手指屏幕划一划 写出漂亮“毛笔字”
大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线上线下新阵地启用

■盐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参观大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所。
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吴志恒)“嘀!”扫描二维码,大沥所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手机一目了然。7月13日,大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所在广东书法园启用,大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广东书法园线上数字展览云平台及实践所站线上地图同步发布。
打造多功能服务平台
当日上午,在广东书法园首层,大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所正式启用。新所位于盐步公园广东书法园内,占地1万多平方米,包括实践所展厅、广东书法园、文明实践公园三大板块,将打造集理论宣讲、爱国教育、志愿服务、传统文化、文明培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宣传服务平台。
其中,实践所展厅以广东书法园首层东侧的功能室为载体,占地面积335平方米。展厅主要分“精品荟萃”“知行合一”“城市聚力”三大板块,分别展现大沥城市治理特色模式、文明实践特色活动、大沥产业特色品牌内容。另有“我们的节日”“知识大竞猜”“领略佛山非遗之美”等互动功能和空间。既为前来参观的嘉宾展示大沥的特色文明实践,同时也通过互动体验加深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
现场记者留意到,实践所展厅除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介绍外,还有盐步老龙模型、毛笔书法体验区、扫码查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电子地图等互动体验,让市民在学习中增加趣味性。
大沥镇盐步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陈韵晴和同学一起在毛笔书法体验区域屏幕上“写写画画”,根据笔画提示用手指在屏幕上写出漂亮的“毛笔字”。“感觉这里的文化气息很浓厚,有助于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素养。”陈韵晴说。
“大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广东书法园数字展览云平台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线上地图让群众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享受精神文明和文化艺术大餐。”大沥镇党委委员冯惠恩表示,大沥镇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所为圆心,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大城工匠命名同时启动
作为新所启用的“头炮”,2021年南海大城工匠命名系列活动于当日启动,并正式对外发出“举匠令”。凡能工巧匠者、矢志研习者、革旧图新者均可通过他人举荐和自荐参与命名活动。今年的活动最终将有30位大城工匠接受命名,其所在的企业单位或行业协会可申请设立南海区“大城工匠”工作室,并获得政府相应的经费支持。
近几年,南海以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次命名特别强调,将进一步聚焦新发展格局,重点关注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及其他产业领域的具有工匠精神、技艺精湛的优秀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在往届以南海区制造产业为主的基础上,今年的举荐范围进一步拓宽至第一、二、三产业中技术技能岗位,只要是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具有工匠精神、技艺精湛的优秀人才,均有机会被命名。举荐或自荐者均可通过下载“佛山+”APP进入“2021南海大城工匠”专栏下载相关材料,推荐时间从即日起持续至7月30日。
2021年南海大城工匠命名系列活动后,“新时代南海讲堂之匠心课堂”首讲在此开课,2019年南海大城工匠、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中心总经理谢志军现场分享了工匠精神对其工作、生活的影响,并与现场市民、学生互动,鼓励大家传承与弘扬精益求精、改革创新的工匠精神,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