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有了“身份证”扫码即可溯源
南海区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监管,实现“一码可溯,全程可追”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春妹通讯员/刘小祺)记者昨日从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南海区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以下简称集中监管仓)自1月20日正式开仓运行以来,总计对3073批次、约3000吨进口冷链食品进行集中消杀和集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且实现“一码可溯,全程可追”。
集中监管仓毗邻三山港,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设置了独立的入库区、消毒区、暂存区、清洁出库区等4个功能区,并配套了更衣间、废弃物存放间等5个功能间,共设置出库入库口与各类通道总计12个。
自1月20日起,南海要求所有进入南海辖区贮存、销售、加工的进口冷链肉类与水产品,必须首先进入集中监管仓接受相关查验作业。
据介绍,进口冷链食品进入集中监管仓后,该仓相关工作人员会首先审核查验报关单、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核酸检测合格证明等票证。同时,对每件货物6面进行预防性外包装消毒。
其中,对预约提交资料未能提供核酸检测合格报告的,集中监管仓将会联系第三方核酸检测公司到场,对外包装、内包装、肉品进行核酸抽样,并在6小时内出具核酸检测结果。
“如无需另外再开展核酸采样,完成消毒作业后送入暂存区消毒作用30分钟,即可出具出库证明;如需要再开展核酸采样,则待检测结果反馈为阴性后,出具出库证明。货物随同出库证明进入南海区内流转。”集中监管仓现场组组长杨喆介绍,一定要出具证明,进口冷链食品方可在南海辖区内流转,才有可能到达市民的餐桌。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作业效能,集中监管仓现已配备自动传送与消毒设备线2条,同时为实现“全程可溯、闭环管理”,区市场监管局与政数局共同协作,借助“南海通”APP平台,专门开辟线上预约、线上查询通道。货主均通过线上预约,提交相关票证资料、填报货物信息。同时,只需通过扫描出库证明上的二维码,就可查看对应的出库信息,实现南海区进口冷链食品的“一码可溯,全程可追”。
据了解,目前集中监管仓单日平均每柜(25吨标准柜)出入库耗时已缩短至4小时,单日处理能力提升至100吨,达到预期。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集中监管仓进行主动预防性消毒195车次,3073批次共2951吨冷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