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带你寻找南海年“味”

▲鲜花椒焗鱼 ▲脆皮椰奶姜汁糕 生晒面豉汤捞鸡 烧中猪 葱油银丝面伴九节虾 百香果咕噜肉 吉祥鸿运素盆菜

人物介绍 ●佛山市人大代表 ●南海餐饮业协会会长 ●南海餐饮服务业协会会长 ●佛山市饮食同业商会会长 ●佛山市南海旺阁渔村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酥皮马蹄糕。

■笑口枣。

金钱草蒸鸡 金钱草又名大金钱草、对座草、路边黄、遍地黄等,味苦,酸,微寒,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活血化瘀的功效,很适合南方人食用。且价格便宜,很容易就能买到。只要将鸡肉斩块之后,稍微腌制一下,加入一点金钱草蒸熟就可食用。别看烹饪过程简单,却能让品尝者从鸡肉中吃到独特的清香,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要注意把握加入金钱草的量,只需少量即可,过多可能会使鸡肉带有苦涩味。 材料: 金钱草、三黄鸡(可用其它鸡)、姜葱、红枣、枸杞、蚝油、生抽、糖、味精、盐、生粉、酒 做法: 1.金钱草事先泡水,泡好之后放在盘底; 2.将鸡斩块,用以上调味料捞鸡,使其入味; 3.放入蒸炉蒸8分钟即可。

绍菜炒腊味 绍菜俗称“黄芽白”,是过年期间的应季菜,一般会在过年前大丰收。吴荣开解释说:“打霜之后的绍菜会更甜,这个时候吃绍菜刚好。一般在市场看到绍菜大规模上市,就意味着离过年不远了!”这时,把秋天开始晾的腊肉、腊肠拿出来,与绍菜一起炒,简单而美味。绍菜刚好帮腊味解腻,腊味又能增加绍菜的香气,整道菜的口感就这样丰富起来。 材料: 绍菜、腊肉片、蒜、青椒、红椒、盐、糖、味精、酒 做法: 1.绍菜洗干净切好备用; 2.青红椒和腊肉片下油炒香;3.然后放入绍菜炒熟即可。

生菜鲮鱼球 这也是一道几乎每个广东家庭都会做的菜。生菜与“生财”谐音,鲮鱼球也有“年年有余”的象征,是一道“好意头”满满的菜式。鲮鱼球也是每逢佳节必吃的食物之一。早些年,人们会在过节前把鲮鱼肉买回来,自己做成丸子,然后用水煮熟或者炸好,保存时间长些,供未来几天食用。但现在,许多人为了图方便,会到市场买打好的鲮鱼肉,然后再回家用勺子做成丸子的形状。 鲮鱼球有很多种做法,可放进盆菜里,可炒菜,也可以做汤。这道生菜鲮鱼球就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以鱼汤打底,然后加入鲮鱼丸和生菜,做成生菜鲮鱼丸汤,这样既有菜吃又有汤喝,适合天冷时吃;另一种则做法如下。 材料: 生菜、鲮鱼球、蚝油做法: 1.生菜洗干净切好备用; 2.鲮鱼球在白开水里煮熟捞出备用; 3.生菜“飞水”后隔水放进碟里; 4.然后用鲮鱼球勾蚝油芡,即可上碟。

蚝豉焖猪手 粤语中,蚝豉与“好市”谐音,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有很好的寓意。蚝豉加上猪手,寓意“发财就手”。所以,很多广东家庭在过年期间都会做这道菜。但可能大家并不十分了解做好这道菜的奥秘。 首先,最好是整只猪手焖,而不是切成两半或者一块块焖,这样的肉质会更嫩,味道会更好。其次,一定要注意焖火候和时间,焖3小时的猪手,会达到最佳口感,软糯绵密,很容易就能“骨肉分离”。再者,一开始焖猪手时,如果不太会调味,只需加入陈皮、姜片、蒜头和水焖煮就可以。 材料: 蚝豉、猪手、生姜、蒜头、八角、香叶、小茴、盐、糖、味精、生抽、老抽、酒 做法: 1.猪手去毛,“飞水”备用;2.蚝豉过油后备用; 3.起锅爆姜葱猪手,加水和以上材料焖煮。
留在南海过年,吃是头等大事,最不可将就。南海美食,不仅有好味道,还讲究“好意头”。为了让大家了解南海人的美食之道,我们邀请“南海食神”吴荣开讲解南海美味佳肴,以大菜、小食等食物为媒介,挖潜食物背后南海人对于吃的文化。同时推介几道家常菜,让留在南海过年的你,吃出满满的“家味道”。
一起跟随食神的脚步,去寻找南海年“味”吧!
吃出“好意头”带来好运气
“好意头”在粤语中是能带来好运,有好寓意的意思。在广东,无论是过年的小吃还是饭菜,都讲究一个“好意头”。
食啖年糕步步高升
松糕、马蹄糕、萝卜糕、芋丝糕、白糖糕等年糕,寓意“步步高升”。因其种类繁多,口味丰富,男女老少皆可食,所以不仅是春节,在平日里也很受欢迎。
此外,萝卜糕还有另外的寓意。萝卜在粤语里又叫“菜头”,“菜”与“财”谐音,过年吃萝卜糕,寓意着“招财进宝”。在南海,虽然每家的萝卜糕原料都是白萝卜,但款式却有所不同,有人加入腊肠或腊肉,糕体有厚有薄,有蒸着吃的,也有煎着吃的。但是在冰箱还没有普及的时期,萝卜糕很容易变质发霉,所以通常是即做即吃。而“萝卜糕要趁热吃”的习惯也流传至今。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在南海,煎堆是家家必备的过年小吃。粤语里,会用“圆碌碌”来形容球状的物品,所以球形的煎堆有“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的寓意。煎堆皮用很薄的面粉皮制成,外面沾着芝麻,内馅是爆谷板糖浆所制,包好之后,整只放在沸油中炸至金黄色即可。而在九江镇,还有一种特别的煎堆——九江煎堆,成扁圆状,远近驰名。
除了煎堆,过年前,西樵人还会做地豆鸡、芋虾、蛋散仔等五花八门的油炸食品,一年一次,满足家人的口腹。这些食品只需花生、芋头、鸡蛋、面粉等很容易获得的原材料,却给当地人带来过年的仪式感和气氛。
盆满钵满团团圆圆
盆菜基本上是广东地区年夜饭的主角,香滑的鱼腐、鱼皮饺、莲藕、烧肉等食材一层层地码好,加热即可食用。盆菜里的食材种类繁多,一般会堆得比装菜的盆还要高,有“来年赚得盆满钵满”的寓意。又因分量大,要一家人分而食之,所以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说起盆菜,吴荣开建议大家不要在其中加入新鲜的虾、蟹等海鲜,因为这样会使海鲜失去原本的鲜味,再加上盆菜通常要加热30分钟左右才能食用,在此过程中,海鲜的肉质会变老,影响口感。如果想吃海鲜,可用别的方式烹饪好后上桌。同时,他提倡将烧鹅放进盆菜里,因为烧鹅是很有“奉献精神”的食物,会把香味传到其他食材里,但自己并不会失去香气,而且蒸热之后也味美。
笑口枣寓意笑口常开
笑口枣是一款历史悠久的食品,明朝之前就在民间出现,有人叫它“细煎堆”。它表面裹的那一层白芝麻更是点睛之笔,吃起来口感香酥,一口一个,很容易上瘾。之所以叫笑口枣,是因为面粉在高温油炸过程中,表面出现爆裂,样子就像人开口大笑一样,象征全家人开开心心,笑口常开,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金鸡报喜餐桌必备
逢年过节,鸡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过年吃鸡,有“金鸡报喜”的“好意头”。白切鸡、酱油鸡、手撕鸡、盐焗鸡、珍珠鸡……广东人吃鸡,可以说是吃出了花样。以至于之前曾在网络上出现“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广东”的说法。吃鸡也很有讲究,肉质要嫩滑、紧实,脂肪要适中,皮要薄。省内不同地区的调味料也不一样,以白切鸡为例,粤西地区用沙姜酱油作为蘸料,广州及佛山地区则以姜葱油作为蘸料。
而吴荣开推荐的是生晒面豉汤捞鸡。这道菜的“灵魂”就在于旺阁自家制面豉,做法十分简单:先用面豉调配锅底,然后将鸡肉斩件放置锅中,鸡肉熟后即可食用。大家可在吃完鸡肉后再放入配套的河粉,河粉会吸收汤汁,这样的面豉味非常浓香。
烧猪“红皮赤壮”寓意身体健康
外皮酥脆金黄的烧猪,又被称为“红皮赤壮”,寓意是身体健康。一般是取其中的腩肉,即俗称的烧肉,放于盆菜内或炒菜,又或是单独加热食用。烧肉的皮酥脆,吃起来“咔哧咔哧”响,而且肥瘦均匀,肥而不腻,很受欢迎。
过年吃鱼年年有余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过年吃鱼,年年有余”的说法。无论你吃的是什么种类的鱼,哪种方式烹饪的鱼,都有这样的寓意。吴荣开推荐了一个他学习改良后的菜品——鲜花椒焗鱼。他说:“这道菜应该能颠覆大家对广东人不吃花椒的想象,花椒在其中发挥了提鲜的作用。”做法也不难,只需烧热平底锅,加小许生抽,把姜片、葱段、蒜头、鲜花椒、干花枝、辣椒干煸香,将调味好的鱼块放进锅内铺开,加盖焗几分钟即可。
几道家常菜吃出“家味道”
今年春节,不少人会留在南海过年,如何吃出“家的味道”呢?借此机会,吴荣开向大家介绍了几款家常菜,为大家的餐桌增添一点新花样。
旧时味
街坊磨米蒸糕磨出邻里温情
上世纪70年代,吴荣开出生在西樵镇官山城区,家住官山涌旁。在他儿时的记忆里,大街小巷飘着炸煎堆、油角的香气,是最亲切的年“味”。“临近过年,街坊们纷纷开始泡米,准备磨米蒸糕。但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石磨,所以通常是一个石磨几个家庭轮流用,今天我借给你,明天你借给我。”他说。
那时,除了磨米蒸糕,每家每户还会做煎堆、油角、地豆鸡等五花八门的过年小吃。由于工序很多,通常一家人都应付不过来,所以经常会叫邻居家的孩子来帮忙。当邻居家做这些小吃的时候,自家的孩子也会到他们家帮忙。小吃做好后,左邻右里之间总会互相分享,还会作为年货,拿去拜年。吴荣开感慨地说:“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是很温暖的画面。”
文/珠江时报记者
钟泽诗图片由旺阁渔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