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卖小哥大年三十的送餐路

■外卖小哥们的年夜饭。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有那么一群人,选择留守异乡,坚守岗位,外卖小哥们便是其中一员。2月11日是大年三十,珠江时报记者跟随外卖小哥一起送外卖,看在外打拼的他们如何就地过年?
今年26岁的外卖小哥刘志钢家在湖南常德,今年春节,他选择留在南海过年。问起坚守岗位的初衷,刘志钢的答案很简单:“一方面是响应‘留在本地过年’的号召,另一方面也希望多赚点钱,能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背井离乡的背后,总有些迫不得已的辛酸。刘志钢说,当时选择入行美团骑手,同样因为生计,“一个春节假期跑下来,加上平台补贴和值班费,能比平时多挣2000多元。”
大年三十当天,点外卖的人没有特别多。“平时一天下来要跑五六十单,这天只有十几单。”
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多,刘志钢接到不超过五个单子,都是生鲜食品,刘志钢琢磨着,这应该是这些家庭的年夜饭食材。早上给顾客送外卖的时候,听见顾客笑着喊“做年夜饭的菜来啦”,家中过年的氛围让他打心眼里羡慕。
“祝您用餐愉快!”刘志钢说完后,默默地关上房门,拿起手机想给家人打电话,但还没等拨通就赶紧挂了,他怕接通电话后,家人会问他什么时候回家。面对家人的思念,刘志钢说:“节后有时间,我一定再回去看望家人,希望他们能理解我。”
下午5点多,刘志钢又接到新的订单。此时天色已晚,路上车辆稀松,街边彩灯早已亮起,他匆忙地在道路间穿梭。
“你好,你的订单到了。”“谢谢。”
刘志钢将手里的餐盒安全送到顾客手上,正准备转身离开时忽然听到:“新年快乐!”他说,在春节期间值班,最开心的事,就是顾客收到外卖之后,会说一句“新年快乐”。
和刘志钢同时留在南海值守的外卖小哥还有来自贵州、陕西、江西等地。因为都留在南海就地过年,他们的“年夜饭”也非常特别。晚上6点,珠江时报记者也参与了这顿特别的“年夜饭”。记者看到,饭桌上,除了可口的饭菜,还有那道不完的思念。
“喂,爸妈、老婆,我在吃’年夜饭’了,菜可好了,我给你们看一下……”饭桌上,不少外卖小哥都拿出手机,给家人打去视频电话。
“你安心工作,注意身体,不要感冒了。”电话里,大家和家人你一句我一句,彼此都是关心与想念。餐桌上,大家有的说当天的见闻,有的在说自己的家人,这是属于他们的“小团圆”。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