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1月1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火车票预售期调整为 15天 开车前8天及以上退票免费
    • 5年投入 50亿 驱动“鲲鹏”南海展翅
    • 鲲鹏齐展翅 南海赢未来
    • 买花的人多了 销售妙计也来了
    • 为家国尽所能 让岁月镌美好

    第A02版:要闻

    • 引鲲鹏南飞 聚天下英才
    • 鲲鹏齐展翅 南海赢未来

    第A03版:图解

    • p4

    第A04版:要闻

    • 产业与生态和谐共生 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

    第A05版:南海影响力

    • 大沥:拓空间提品质 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

    第A06版:要闻

    • 狮山沙水7万株桃花“待字田中”

    第A07版:镇街

    • 牵线搭桥引人才 校企合作促就业
    • 大沥记忆十大正能量事件投票结束
    • 里水推进安全生产 做好分类分级管理
    • 狮山联和社区完成 4个乡村振兴项目
    • p48

    第A08版:教育

    • 践行博爱教育 引领学子逐梦
  • 数字报首页

A06:要闻

狮山沙水7万株桃花“待字田中”

花市不开、物流受阻……当地桃花销售陷入困境,盼市民前来选购

2021年01月14日

■花农在捆扎桃花。

■狮山镇沙水村7万株桃花“待字田中”,静待市民前来选购。

扫码查看“买花助农馨香满城”系列报道

“花市不开咯!小老哥去路边摆卖桃花嘛?”“你们都来田里买就最好啦!”1月13日中午,记者准备离开狮山镇沙水村桃花田时,听到一位看花人和沙水村永锋经济社村民何伟江的对话。这是从早上采访到中午,记者见到的唯一一位看花人。这段对话,将村民的心声表露无遗。

350亩桃花田,约7万株桃花,安静地“待字田中”。往年此时已卖出大半,而今年受疫情影响,广佛花市不开,港澳台以及新加坡等地物流受阻,这里的桃花至今仍难觅“良缘”。

困境 桃花销售受阻花农一筹莫展

“好一朵迎春花/人人都爱它/好一朵迎春花/迎来大地放光华”……13日清晨,伴着知名粤曲《迎春花》,狮山镇沙水村沙水经济社村民区锦志正在不紧不慢地绑花。抱拢、收紧、抽绳、上捆,娴熟的动作本应有熙熙攘攘的买花人来欣赏,此时却只有记者独赏,竟感觉有些心酸,不知是《迎春花》曲子太热闹,还是区锦志的背影太冷清。

“我是锦上添花的锦!”连介绍个名字,区锦志都能与桃花联系在一起。从1982年开始种桃花,39年的朝夕相处,桃花情缘已刻在这位70岁老人的名字里。没错,《松岗沙水村志》记载,沙水村1980年开始种植桃花,曾有“千亩桃花基地”的美誉。

当时,每年春节前夕,来自广佛乃至珠三角、港澳、新加坡等地的俊男靓女,都会云集沙水及周边乡间的田头地尾。手举桃花的、实地端详桃花的、把桃花装上车的、购花后付款的……如此情景,不逊于《清明上河图》的繁忙场面。

2000年,当时的松岗镇举办了“千禧年松岗镇桃花节”,大大提高了周边乡村种植和盛产桃花的知名度。之后,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沙水、石泉、龙头的桃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广东省最大的连片种植桃花基地。

2002年12月,当时的南海市政府为沙水村颁发了“桃花品牌村”牌匾,这块牌匾至今还在《松岗沙水村志》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当年,种植桃花最多的一户达1700多株,年销售收入10万元,一般的桃花种植户年均收入也达8000元以上。

然而,刚刚过去的2020年,沙水村108户全部种植桃花,年均收入仍然只有约8000元,再加上每股1500元的分红所得,每一户的年均总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而种植桃花是绝大部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2019年,区锦志的桃花因开得太早,根本卖不出去,全年劳动只赚了几千元。没卖出去的桃花,只能从分叉处锯断,扔掉开花部分,让花根重新长,待来年“再战”。2020年,区锦志通过“打叶”或“摘叶”严格控制花期,一棵不剩全卖光了,赚了1.5万元左右。

探索 积极走销售新路尝试推出手捧花

或许有人会问,2021年疫情影响花市不开早已吹风,沙水桃花为何不早日寻找商机,走包销之路?“何尝没想过?可桃花底价难统一,同样尺寸都很难定价,最主要是看应不应节。”沙水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冯伯全回应道,桃花“应节”指大年二十三至大年三十期间刚好含苞待放,大年初一至初十恰巧开得最灿烂,这样就能卖出好价钱,不然就可能满“田”皆输。

为了让自家桃花都顺利“出嫁”,沙水村民通过40年的探索,掌握了一套“摘叶控制花期法”,一般会在春节前40~50天为桃枝摘叶,为桃花积蓄更多养分,确保桃花在春节适时开放。此外,沙水村选种的台湾双托大红桃、大鸡这两个主要品种,花蕾大而多、花色鲜艳,往年都受到远近市民争相采购。珠三角、港澳乃至新加坡的客商,都直接到田头采购桃花,8成以上都在田头成交,直接卖出,到大年三十前刚好销售一空。

那么,是否可以培育鲜切花?狮山镇沙水村“两委”干部区宇声告诉记者,当前108户村民共160位花农,平均年龄都有60岁,搭建温室大棚和重新培育鲜切花品种,对老花农们而言是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一年四季只能“看天吃饭”,勤勤恳恳伺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全靠春节前一次丰收。

而沙水村“两委”班子也在想办法对接相关的市场和资源,希望得到上级关于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带领村民尝试鲜切花之路。同样受限于花农普遍年龄偏大,沙水村目前连一家网上花店也没开过,更甭提直播带货,像区宇声这样在工作之余通过微信帮父母卖桃花,已经是年轻一代所能做到的较好“触网”尝试。

区宇声这些年在微信上接触的港澳、湖南等地的花客较多,迫于线上购花的运输难题,加之很多年轻花客追求时尚,最早开辟了手捧花销售新路。

75岁的沙水村沙水经济社社长区庆祥对此竖起了大拇指,“只要花客有需要,我们就要跟着市场走,1米以下的小株桃树我都愿意做手捧花,30至50元一束就能卖。”

行动 直联团队链接资源帮助花农销售桃花

7万株桃花,不是个小数目,如果大年三十前无法齐齐“出嫁”,沙水桃花田可能会上演很悲壮的一幕:160个年均60岁的老花农,冒着寒风,挥动锄头,逐一从分叉处砍断桃树,将满树繁花扔进垃圾桶。

这里没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一地浪漫,也没有“黛玉葬花”的闺阁愁绪,有的只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朴实,最多加上一句关于“冷冬”的叹息。

在沙水村承包7亩地种了约1400株桃花的林金水看得透彻,“要是能有散客来花田买,小的三五十块,大的一百多块,够本我都卖!”林金水今年60岁了,在沙水村种了8年桃花,看多了繁花挂枝头、俊男靓女田间走的热闹景象,面对今年的冷清,别有一番感慨。

沙水村沙水经济社村民杜婉仪则提出,希望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带头来沙水村田间买桃花,这样既满足了员工买年花的需求,还通过统一选购配送节约了运输成本,同时也帮助绝大多数花农保住了全年主要经济来源,一举多得。在顺德红星美凯龙物业的工作人员关小姐已经连续5年光顾杜婉仪的花田,这类大型商场、企业若有需求,沙水村同样十分欢迎。

“我这两天会跟企业家、商会、社会团体等都聊一下,帮助沙水花农销售桃花。”狮山镇委委员、沙水村直联团队驻点领导潘景昌表示,沙水的花农一年到头才种出一季桃花,若销售受阻,会打击沙水村民的种养积极性,而且影响收入和生活基本保障。同时,沙水是桃花品牌村,希望社会各界支持沙水今年年花销售,为继续打造沙水桃花品牌贡献力量。

区锦志仿佛看到了希望,此前他说过:“今年若全都卖不出去,明年就不想‘俾心机’种啦。”区庆祥则每天在田间地头四处奔走,近期非常积极地配合各家媒体采访,跑到各家农户的田里去做宣传,想为大家的桃花都找到“好人家”。

“你看,我们这里有宽阔平坦的大马路,往年卡车都是在这里装车。你来买桃花,就算一株我们都会捆得整整齐齐,帮你搬到车上装好。”区庆祥带着记者穿梭在通往花田的各条大路间,边走边说。

“没错,我们的服务很好的!”“最近上级和媒体都来村里关心桃花,谢谢你们啊!”……虽身处困境,但一路上,擦肩而过的村民露出淳朴的笑容,朴实的话语让人如沐春风。

献策 非遗赋能桃花文化拟走文旅品牌新路

受疫情影响,花市不开、港澳和新加坡等地运输受阻,这还只是桃花销售难的客观原因。在采访中,区锦志还道出了桃花之命运变迁的主观原因。

“现在有些人怕落花会弄脏地板,而且体积大,不好插花。”区锦志表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将桃花作为正宗“年花”普遍插摆,很大程度上基于当时农村自建房多,房顶高、屋宽敞,一大株桃花摆在正厅气派十足,兼具宏“桃”大展、桃木辟邪、全家和美等多种寓意。

近年来,很多人“上楼”居住,商品房层高有限、瓷砖整洁怕脏、楼梯或电梯不便搬运,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便不太在意桃花这种最初的、真正意义上的“年花”,而是因地制宜选择小棵易摆的年花年桔。

佛山市南海区华舍花店老板刘延凯早在2018年12月便于狮山罗村开了这家花店,两年来很少听到街坊到店里咨询购买桃花的事宜。“一般到过年的时候,我会在广州批发市场看见桃花,再有就是百花广场这类商场会插桃花。”刘延凯一边说,一边迅速帮忙问了在顺德经营花店达20年之久的安琪老师,安琪老师果然有销售桃花的需求,目前已开始对接沙水村。刘延凯还建议沙水村链接广州岭南花卉市场、广州花博园这两个年宵花集散地的资源,尝试寻找销路。

1月5日,狮山镇党建工作办公室还委托珠江时报携手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副院长,文学博士、教授方孝坤,将“狮山党建调研村居行”首站放在了沙水村。方孝坤献策,现在的销售困境敲响了单纯走年花销售之路的警钟,要探索桃花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经济价值,将规划和目光放到长期的桃花文旅产业发展上。

珠江时报社则与沙水村一同探索出“仁和沙水桃花之源”党建品牌,拟举办狮山镇沙水村“仁和沙水桃花之源”党建品牌发布暨第三届桃花节游园活动,邀请各界人士走进350亩“桃花源”,为销售7万株桃花贡献力量的同时,为桃花文旅品牌的长远发展探路。

“好的,我支持桃花花农。”1月12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剪纸)代表传承人饶宝莲一句铿锵有力的回复,让沙水村坚定了举办本次活动的信心。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锻造技艺佛山市级传承人吴炜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海画家李紫玉等各界名家纷纷云起响应,期望用非遗剪纸、金箔还有工笔画为桃花文化赋能。

南海区机械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欧阳满云得知珠江时报社正积极开展“公益助农”项目,有望链接区工商联等部门发出“助农卖花”的倡议时,立即称赞这是挺好的活动,如果可行将积极向协会转发这份倡议,为南海企业点亮帮助花农的这份大爱。

2021年沙水村

桃花销售大致价格表

一年花

1米左右手扎手捧花:30~50元1.5~1.8米:80~200元

两年花

2~2.5米:200~600元2.5~3米:600~2000元3~3.5米:2000元以上

三年或三年以上花

3.5~4米以上:2500元以上

珠江时报联系人:记者梁心18923134567

自驾车买花可搜索: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沙水村沙水文化室

文/珠江时报记者孙茜实习生刘文迪

通讯员区宇声李淑婷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