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有纠纷 “熟人”来调解
桂城尖东、文翰社区以“熟人社区”为抓手,探索居民参与协商共治模式

■市考察组到尖东社区考察交流“创熟”经验。

■文翰社区创熟团队到居民家中调解矛盾。

5月26日,南海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推进会,部署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在社会治理这一课题上,早在9年前,桂城已先试先行在全国首先提出创建“熟人社区”(下称“创熟”)。
作为桂城街道第一批推行“楼长制”的试点单位,尖东社区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桂城特色的居民参与协商共治模式。而刚成立一年多的文翰社区也在“创熟”的模式下,凝聚更多居民力量,推动社区更和谐有爱。
“创熟”手法让邻里更和睦
“熟人社区”通过专业手法、楼长制度,在高楼中传递了邻里温情。
楼上发出噪声,楼下没法休息;业主杂物堵塞楼道,引起邻居不满……这些邻里矛盾,常见于城市住宅小区。及时化解这些矛盾,是建立和谐社区的基础工作。
作为典型的城市社区,桂城街道尖东社区和文翰社区,不仅想办法化解这些矛盾,还努力打破居民互相陌生、交流少,关系冷漠甚至紧张的局面,致力创建新型温情社区。
2011年,桂城街道率先提出创建“熟人社区”的概念,近十年磨一剑,“熟人社区”通过专业手法、楼长制度,让两社区居民在高楼中传递了邻里温情。
“你好,我们是社区居委的,这是送给孩子的气球……”5月27日,文翰社区创熟团队带着小礼物,来到中海万锦熙岸小区某栋26楼一居民家中,为前段时间他们与楼下25楼住户的纠纷进行调解。
由于疫情影响学校未开学,孩子在家玩耍总是发出声响影响了楼下的休息,而楼下住户带着情绪上门理论让孩子受惊,便引发了连物管都无法调和的邻里矛盾。
收到求助信息后,文翰社区创熟团队利用“创熟”手法,带着小礼物打开调解对话,先肯定了双方的难处,同时提出建议,希望彼此换位思考,最终让这场矛盾得到了完满化解。
而在同一天,尖东社区又迎来了市考察组的考察交流。作为桂城街道第一批推行“楼长制”试点单位,尖东社区向考察组分享了创熟经验和楼长感受。
在尖东社区楼长群体中,不少人既是楼长,又是志愿者。作为尖东第一批5名楼长之一的许北娣,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剪志愿服务,定期上门为社区有需要的长者剪头发,以义剪为由为长者送去关爱和陪伴。
如今,社区定期组织上门义剪,已成为了不少社区长者既快乐又期待的每月之约。这样的“创熟”方式,不仅拉近了居民与社区的距离,更让居民老有所乐、老有所伴,社区氛围更和谐有爱。
培育楼长参与社区治理
每一个问题,楼长们一一记录下来向物管反馈。居民纷纷表示,有楼长帮反映情况,心里就踏实了。
“其实创熟手法,社区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可以用得上。”文翰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温越说,以安监工作为例,社区里偶尔会出现业主堆放杂物阻塞走火通道的情况,按照执法角度来讲,社区完全可以直接清理。但这样的做法,有可能会增加业主对社区居委的敌对心理,不利于社区治理。而通过创熟团队上门做思想工作,不少业主都愿意自动清理,通过这种以情入手、以情感人的方式,既解决了走火通道堵塞的问题,又拉近了业主与居委之间的距离。
“创熟”在桂城近10年的探索之路,少不了楼长的推动。2013年,尖东社区试点推行“楼长制”。在短短数年间,拥有2个小区120栋楼的尖东社区,培育出了108名楼长。而仅仅成立一年多的文翰社区,也培育出了12名楼长和3名候选人。
如今在尖东和文翰社区,已形成了楼长每月巡查和召开例会的机制,参与社区治理。楼长一方面劝阻居民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监督物管做好服务。“前段时间有居民在群里咨询居住证如何办理,楼长便向我们居委咨询,得到答复后楼长又详细地给群里的所有新市民业主进行普及。”温越说,楼长在各自楼道微信群里,充当居委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而在疫情期间,尖东社区楼长为了方便居民,更是将每月一次的尖东楼长接待日设摊宣传,改成了流动服务形式。在巡查过程中开展流动接待服务,一对一与居民交谈,收集小区建议。制定公共晾晒区使用规则、监督物管定期做好蚊虫消杀工作、闲置电动车长期阻碍通道……每一个问题,楼长们一一记录下来向物管反馈。居民纷纷表示:“有楼长帮反映情况,我们就踏实了!”
“街坊会、楼长团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柔性的方式,更能在居民之间营造良好的、亲近的氛围,特别是在邻里纠纷的调解中,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处理方式更容易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尖东社区党支部书记吴镇华说。
试点推广创熟版本升级
选定夏东、平东、夏南一等农村社区作为试点,创建创熟社区,开启创熟工作2.0版本。
面对新时期的社区治理要求,桂城街道社区党工委提出“党建引领创新服务,创熟推动小区善治”的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思路,由社区党委实施,通过党建为引领,创建‘熟人社区’为抓手,以发展楼栋关爱文化为切入点,让党员主动参与带动居民的形式,培育公共意识和志愿服务精神。
桂城街道总工会主席、社区党工委书记张雪琴介绍,随着近10年创熟工作的探索和发展,桂城23个城市社区实现了“创熟”工作全覆盖,并形成了街道层面的“创熟课题组”——社区层面的创熟专干、创熟助理——居民层面的街坊会、楼长的三级治理体系。
在5月27日尖东社区视察交流座谈会现场,张雪琴表示,桂城现有楼长1500多名,其中党员楼长占比三分之一。目前,桂城已选定夏东、平东、夏南一等农村社区作为试点,尝试将创熟工作复制和推广,开启创熟工作2.0版本。
未来,桂城将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契机,做好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这篇文章,把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为居民提供精细化、精准化服务,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扛起新时代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实践担当,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美好愿景。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黄佩雯通讯员黄婉雅谭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