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方面6大典型,南海6名党员干部代表向全区分享工作经验
汲取前行力量 锻造硬朗作风

■ ◎大沥镇奇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黎灿垣 ◎大沥镇党委副书记李柏添 ◎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政工室教培办主任胡汪洋 ◎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护理部副主任梅婷 ◎南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易坤 ◎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卢启良
在6月5日召开的南海区党员干部“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作风建设推进会上,梅婷、李柏添、易坤、卢启良、黎灿垣、胡汪洋等6名党员干部代表结合工作经历,分别从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服从大局、示范引领、提速增效、乐于奉献6个方面,谈认识、谈感受、谈体会。
这6名代表,是上述6个方面的典型代表,更是全区党员干部担当精神、高效作风的缩影。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区4792个党组织、75000多名党员挺在前面,全区各部门、各镇街、各村居坚持两手抓、两不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这6名代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底线、强担当、提效能”的内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汲取前行力量。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表示,全区党员干部要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感受党员的情怀,进一步磨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弘扬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担当精神,锻造冲锋在前、不畏艰难的硬朗作风。
“旧改书记”黎灿垣
攻坚村改让奇槎社区“脱胎换骨”
在大沥镇奇槎社区,有一位人人称赞的“旧改书记”——奇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黎灿垣。在他的带领下,社区环境更美了。
由于早期发展的历史原因,奇槎社区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比较迫切。对此,黎灿垣团结带领两委班子同事以“两个一”为抓手,全面推进社区环境改造及村改工作。
一套好的制度方案,对平衡社区村组两级利益起到积极作用。奇槎社区统一制定了村组土地出租出让收益分成方案,这为该社区工业区连片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坚持以发展的观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创造性实施‘福利统筹’土地开发模式,通过卖一些、分一些、留一些,实现集体的长期收益。”黎灿垣介绍。
一个得力的团队,是推进奇槎社区村级工业园改造工作的攻坚力量。黎灿垣全面加强社区班子、经济社社长等的廉政教育,确保工业园改造开发在阳光下进行。同时,黎灿垣和团队走街入户,和村民算经济账、环境账、长远账,推动村改工作改出“加速度”。
截至目前,奇槎社区正在推进的村改面积达1600多亩,立项改造率达88%,16个经济社实现“村村有提升,社社有项目”。
“硬核”干部李柏添
扎根基层30年敢啃善啃硬骨头
在当日的大会上,大沥镇党委副书记李柏添围绕“攻坚克难”主题发言,讲述了他从事基层工作30年的心得体会。
在大沥镇,李柏添主要分管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工作等。扎根基层30年,他把群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敢啃硬骨头、善啃硬骨头。
在担任大沥镇东部片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期间,李柏添1人挑起13项重大建设工程重担,积极化解因工程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信访维稳事件,有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李柏添实干担当的作风,折射出大沥党员干部队伍的责任担当精神。近年来,大沥镇大力推进党员先锋工程,织密服务群众“一张网”;坚持党建引领,下活基层治理“一盘棋”,大沥城市面貌不断提升,一幅城乡并肩前行的新画卷不断铺开。
2019年底,某小区业主给他们送来一封感谢信,其中一句感言令人印象深刻:“在南海区领导下的大沥干部,能忍常人不能‘忍’、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能受常人不能受的‘黑’,有决心迎难而上。”大沥镇党群干群的“鱼水之情”可窥一斑。
“群众的赞誉让我们团队备受鼓舞,我们将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用实际行动践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南海基层干部精神。”李柏添表示。
“幕后英雄”胡汪洋
默默奉献甘当平安南海建设一块“砖”
点菜式培训、上门式培训、云培训……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政工室教培办主任胡汪洋返回原工作岗位,继续当警队的“幕后英雄”。
在南海公安分局,胡汪洋主要负责教育训练、表彰奖励、警营文化等方面工作。疫情当前,警察不退。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与南海公安8000余名警辅人员携手奋战,“硬核”上阵,筑牢疫情防控的“钢铁防线”。
联合检疫检查站撤销前,南海公安日均派出1500多人次警力进驻各检查站点卡哨。随着复工复产步伐加速,公安机关的警力又下沉至村居,推动疫情防控、维护稳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三战三赢”。
在战疫期间,胡汪洋也曾害怕彷徨,但每当看到战友们向前的身姿,他便力量倍增。“在面对大灾大疫时,我们只有一个姿态,那就是——冲锋。我们要站在人民前面,把安全的背影留给他们。”胡汪洋表示。
如今,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胡汪洋重新回到了教培办岗位。在多数时候,他所做的工作属于幕后工作,鲜为人知,但他依旧乐此不疲:挖掘抗疫先进人物事迹;做好战时表彰嘉奖工作,激励警心鼓舞士气;继续开展警队培训工作,提升警队整体素质……
胡汪洋说,他愿继续做好平安南海建设中的一块“砖石”,与全区所有警辅人员共同撑起责任,承载担当,为平安南海建设添砖加瓦。
“逆行医者”梅婷
不畏前路不问归期战疫前线彰显担当
什么是医者担当?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护理部副主任梅婷的答案是: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为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她以甘于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专业的护理能力践行扶危度厄的誓言,奋斗在战“疫”一线。
梅婷出生于医学世家,曾在南海区人民医院从事呼吸专科护理工作22年,是广东省培养的赴港受训老年专科护士。疫情之下,她主动请战驰援前线。同为医护工作者的丈夫理解她的选择,鼓励她:“去吧,家里交给我”。
2月13日凌晨,梅婷接受组织召唤奔赴武汉,担任广东省第十四批援鄂医疗队佛山二队副总护长、护理专家组成员,肩负起武汉第一医院感染十七病区重症病人的护理工作。
2月15日,梅婷所在的护理管理团队首批入舱交接。坚持把院感防控放在首位,按照病情轻重进行分区管理,以最快速度完成消毒制度和指引,通过清洁病区以解决病区环境和交叉感染问题……梅婷带领来自8家医院的68名护士积极开展医疗护理救治工作,提出老年重症患者提前干预、改变常规的气管插管同时留置胃管的做法,尽最大努力提高患者免疫力,交出所负责管理的40名重症患者治愈率达92.4%、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成绩单。
万众一心推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梅婷看到武汉长江大桥展映的“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灯光时,对“担当”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武汉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所以我们来了,不畏前路,不问归期。
扶贫干部易坤
以绣花功夫书写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你去四川扶贫好啊,要干就好好干,干出成绩来。”南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易坤自2016年8月底起加入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爷爷对他的选择表示了全力支持,简单的叮嘱给了他面对艰难困苦仍咬牙坚持的力量。
尽管临行前对凉山的贫困程度早有心理准备,刚到当地的易坤还是对眼前看到的一切“惊呆了”。人畜混居的土坯房缺乏功能分区,室内只有简单的床铺和随意堆放的土豆,而这往往就是一家人的全部家当。
个别群众仍存在“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干部送小康”的落后思想,要打赢凉山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压力和难度极大。易坤所在的工作组承担着前方指挥部的职责,从帮扶规划的制定到每年工作任务的分解下达、项目跟进、年末考核都需兼顾。而他本人负责的是材料总结和数据统计工作。
“多少人辛勤的付出换来的工作成效不能因为疏忽大意而付诸东流。”易坤以细之又细的态度对待每项工作,看到一个数据就能说出对应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在国家考核材料查验中,他连续三年作为工作组代表接受考核组的提问,每次回答都非常清楚,为考核组全面了解扶贫工作的整体情况奠定良好的第一印象。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易坤所在的工作组在2017到2019年连续三年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名列前茅,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他本人亦荣获广东省2016至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善为书记”卢启良
推进三个职位“一肩挑”改革夯实基层党建
农村集体经济体量大、利益多元,多个“三旧”改造项目已到关键阶段,短期内对基层稳定和改革发展造成影响,基层干部存在畏难思想——三个职位“一肩挑”改革怎么做?四大挑战摆在了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卢启良面前。
作为负责推动重点难点社区改革的干部,卢启良意识到:基层改革必须用担当精神激发创业精神、用大局意识打破利益意识、用新的工作格局开拓更广阔的发展格局。
在推动驻点社区改革中,卢启良与工作团队抽调骨干成立工作组,联合驻点团队逐一到各社区走访调研,对股东代表一家一户讲政策、听意见,一个社区一个社区突破。耐心、细心分析每一个问题,解开每一个误会,营造推动三个职位“一肩挑”改革的浓厚氛围。
在形成普遍共识后,卢启良将引导基层干部提升大局服务意识作为改革的另一个关键突破口,精心指导各社区严格考察物色敢引领、善作为、肯担当的干部作为“一肩挑”书记人选。同时,做好退出干部的思想动员和安置工作。
就在一周前,桂城叠南社区顺利通过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和经联社社长三个职位“一肩挑”工作的表决。至此,桂城22个农村社区全部实现三个职位“一肩挑”改革,完成了调整布局的工作任务,为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对农村基层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杨慧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见习记者吴美璇通讯员基石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