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当“主播” 学老师讲课
灯湖三小引导学生将学习心得拍成视频上传交流平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关熙雯在家中当“小老师”,讲解古诗词。 (受访者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罗炽娴通讯员/林莉莉)“大家好,我是401班的邝咏霖,今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前一天学习的智算365,先读一下题目。”一块小白板、一支黑笔,灯湖三小学生邝咏霖的宅家“主播”生涯开始了。该学校还有不少学生像她一样,上线给同学们讲课。
这正得益于灯湖三小推行的“线下先学,线上引导,学后反思,教学共赢”的网络学习策略。老师引导学生将学习心得、成果以小视频或截图的方式上传交流平台,与同学共享,极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月2日起,南海中小学开始新课线上教学,熊孩子们上网课打瞌睡、老师用晾衣架当直播工具的段子在网上走红,令人捧腹之余也产生了思考:怎样上网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现在大家对于线上教学有各种评价,我们学校也研究如何让孩子参与其中,而不只是看老师讲课的视频和完成作业。”灯湖三小教导处主任孙明洁说。
基于这种想法,灯湖三小开始尝试让学生也加入“主播”行列。低年级学生以模仿老师上课为主,学完课程后对内容进行“复盘”,主要作用是检查掌握程度;中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可在课前预习时先说出自己的看法。目前,这样的方式主要在语数英三科目中推广。
“以前在课堂中,老师更多是进行齐步走的教学,学生预习后的反馈也不够明确。现在老师通过学生讲课的小视频,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点的困惑和盲区,上课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解答。”孙明洁介绍,自打学生当“主播”,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家长也点赞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
灯湖三小401班学生关熙雯就是一个例子。刚开学时,她面对摄像头,还有些羞涩和不适应,“讲课”也断断续续。经过几天训练,这位“小老师”发挥得游刃有余,还能在讲解古诗词时加入自己的理解。
“一开始听到要上网课的消息,我们内心也比较担忧,担心网络卡顿、孩子不会操作,也会想一节网课这么短,孩子能学到的东西有多少呢?”关熙雯的爸爸关开成说。因此,当老师布置了让孩子讲课的任务后,他觉得既新颖又可以让孩子巩固所学知识,在疫情期间培养自律、独立意识。
“危机即是契机,生活即是教育。网络学习只是一个载体,通过线上教育工具,将教育回归到真实生活中去实践,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孙明洁说,接下来,学校还将探索更多的方式,如加入体育、美术等科目的互动、利用更丰富的形式,将线上教学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