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要继续严控 企业也要尽快复工

◎钟声
抗疫工作日日向前推进,在不同的阶段展现出不同的形势特点,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当前摆在各级抗疫工作指挥者、实施者面前的是这样一个任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
这样的指导思想和总体任务是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都要硬,也是像广东、佛山、南海这样把制造业作为立身之本的地区的现实需要。疫情防控做不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当然不行;复工复产没做好,群众的生计和地区的长远发展受到影响,也不行。南海区对此认识比较清晰,2月13日,区企业复工复产领导小组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强调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并对复工复产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帮助企业复工复产,需要部门、镇街、村居做些什么?两句话:多加助力,少设障碍。
多加助力。各部门、各镇街、各村居要研究企业复工所面临的用工紧张、资金不足、原材料短缺等具体问题,从自身的业务、资源、区域实际出发,积极为企业提供具体帮助,助力企业尽快回到正常的生产轨道。
少设障碍。要少给企业复工设置人为的障碍,尤其是要注意避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实施超出防控工作实际需要的“土政策”“硬政策”,对企业的复工复产和企业员工的返岗、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困扰。比如,有的村居在路口随意设卡,甚至堵路、封路,不允许所有的外来人员进入,导致一些本来租住在其中的企业员工无法返回。比如,有的随意增加检查项目、设置条件,将企业员工限制在固定场所,阻止企业员工有序流动。有的村居要求包括非疫情重点地区在内的所有返回佛山的企业员工,都居家隔离14天;有的则对重点疫情地区返回佛山的人员采取粗暴、歧视、推诿等不当行为。这些偏颇和极端做法,严重影响了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防控是大局,复工复产也是大局。如何准确理解他们的辩证关系,并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好“度”,需要各级防控工作指挥员、工作者细心体会并妥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