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深入村(居)第一线开展乡村振兴宣传发动
全民攻坚 再创乡村振兴新里程

■2020年狮山镇将进行“连片乡村振兴”,重点打造“两线四区”的狮山镇特色示范区域。图为狮山镇博爱新城。(通讯员供图)

■狮山镇乡村振兴系列宣传活动启动,干部群众共同发出乡村振兴最强音。 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摄

■狮山镇璜溪古村水清岸绿。 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摄
2020年1月10日晚,狮山镇乡村振兴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狮山市民广场举行,狮山镇4个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12个示范项目所在村(居)的共计15位村居书记代表上台,连同台下数百名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发出乡村振兴最强音。
2020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年。连片打造“两线四区”特色示范区域、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在2019年狮山乡村振兴的工作基础上,狮山将持续发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乡村振兴,再创乡村振兴新里程。
狮山镇委书记林健表示,2020年狮山镇要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事接着一事做,将狮山建设得更加美丽,实现80多万狮山人民的梦想。
党建引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人居环境整治,这项工作是为了什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1月10日晚,在狮山镇乡村振兴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狮山镇镇长黄伟明通过40年前后乡村景观的鲜明对比,回答了这个问题。
小桥流水、锦鲤嬉戏、古建成群……走进狮山高边社区璜溪经济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干净整洁的大道,一边是成群的古建筑,一边是小桥流水,让人赏心悦目,这是璜溪经济社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带来的喜人变化。
在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狮山镇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着重打造乡村振兴建设样板,分三年安排不少于5亿元的财政资金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对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创建项目进行扶持,打造特色,树立标杆。2019年,狮山镇通过点面结合,连线成片,分类提升,乡村振兴工作已经全域覆盖辖区内63个农村社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建引领是核心。“基层党建工作要思考村(居)、经济社的党组织怎么建设好、党员作用怎么发挥的问题。”林健表示,未来将用先进带后进的方式,带动村(居)党组织发展,同时,在2020年,狮山镇委还为经济社党组织专门安排了经费,做到每一个经济社的党支部都有活动的场所、阵地,使经济社党支部能在集体经济的重大事件中发挥作用。
重点打造“两线四区”
除了美化村容村貌,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厕所革命、田头棚的整治等也是狮山在2019年大力推进的乡村振兴工作,每一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狮山人攻坚克难,不断创出新绩。招大社区以“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践行党建引领,独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誓词”,妙招整治“僵尸车”;洞边社区创出“减法法则”,带领全体村民打好“三清理”硬仗;华涌社区大胆探索闲置地管理新模式,修起围廊十五里,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今日碧绿美观蔬果园。
2020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年。黄伟明认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善于总结他人经验,从中找出规律。他表示,一要做好规划,严控开发强度;二要因地制宜,善用不同村居特有的自然禀赋做基础;三要全民参与,借乡村振兴系列宣传活动的机会,发动全员共同打造美丽家园。
“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事接着一事做。”林健表示,2020年狮山镇将进行“连片乡村振兴”,重点打造“两线四区”的狮山镇特色示范区域,包括南海区十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中两个重点片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片区、南国桃园片区,以及狮山镇红色旅游线路、官窑南粤古驿道两条线路。
产业振兴
六大重点村级工业园改造成效显著
1月6日,在南海区提速加力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推进大会上,南海区七个镇街签订了责任书,承诺将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攻坚战进行到底。作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二的狮山镇将坚持党建引领,以点带面,以制造业大镇的大担当、大作为不断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以提升整治村级工业园为突破口,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努力实现从“产业狮山”到“城市狮山”的跨越。
目前,狮山镇共有31个“三旧”改造项目,面积达1.3万亩,包括罗村务庄新光源基地二期(荣星松岗地块)、大圃兴贤“黄牛牯”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罗村朗沙上沙里围工业区改造项目、大圃兴贤“风梅岭”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罗村朗沙上朗工业区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官窑南国桃园龙头片区工业园等狮山镇6大重点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
其中,大圃兴贤“风梅岭”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已经办理所有权证的合并工作,狮山镇明确将其目标定位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园,确定了工业为主、商业为辅的产业模式。黄伟明表示,狮山镇将重点在“推进两个连片”方面进行探索,正在推进的第一个连片工业园区改造正是大圃兴贤“风梅岭”片区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
大圃兴贤“黄牛牯”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已完成土地使用权证及并证工作,地上建筑物已全部拆除,正在进行招商引资工作;罗村朗沙上沙里围工业区改造项目的首期4万多平方米厂房已基本完工;南国桃园龙头片区工业园规划研究已经完成研究成果……2019年,狮山镇的6大重点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推进成效显著。
此外,狮山镇在2019年共完成村级工业园清理拆除39个,拆除总面积3650.196亩,超额完成了南海区分配的3404亩的拆除任务,完成率超107%。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企结对帮扶方面,狮山镇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已促成30家企业与村(居)结对共建,4组村企代表签订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企结对帮扶意向书》。
2020年,狮山要确保拆除7000亩村级工业园,力争拆除1万亩,“这是狮山的一号工程、头等大事,我们会安排专门的队伍,制定并创新一些新的政策去推动这项工作。”林健说。
2020年,狮山镇将坚定地把工改工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用优势的现代产业替代村级工业园的低端产业,用现代的工业园区替代脏乱差的旧园区,从成立精干队伍、发挥干部作用、制定奖励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等方面为村级工业园改造注入强大动力。
生态振兴
加强生态建设“三清理”工作久久为功
1月10日,在“我的乡村我的家”狮山镇乡村振兴宣传活动现场,黄伟明说:“我们在浙江看到《富春山居图》一样的美景,觉得我们的生活图景就应该是这样的。但为何这样的美景会失去了呢?
1月12日,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上,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片区、南国桃园片区被列入2020年南海区十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在狮山代表团分组讨论上,林健表示,狮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单单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还要加强生态建设。其中,南国桃园片区拟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去打造好,将水环境整治摆在重要位置去推进。
狮中村陈洞经济社既是狮山镇美丽文明村居,也是狮山镇红色旅游线路重要节点。在美丽文明村居创建过程中,狮中村委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将燕溪古庙打造成村史馆,馆内划分为义民烈士纪念区、农耕文化区、乡约室、舒适庭院和燕溪微书屋等九大区域,将狮中村的发展历程、村规民约、乡贤典范、各经济社的风貌一一展现。
在环境整治的过程中,狮山涌现出了很多温情片段。2019年4月19日下午,狮北村治安队员冒雨在狮北外工村对面的垃圾池边立告示牌。告示牌上的文字洋溢着温情:“请体谅保洁员的艰辛,自觉将垃圾倒入桶中”。
“这句话是我写的,之前老是看到垃圾桶没满,但旁边堆放着很多垃圾。”狮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郭广清说,“告示牌立了几天,垃圾桶外围基本没出现垃圾乱堆放现象。”
统计显示,2019年狮山镇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中,共开展集中清理行动6013次,发动党员群众参与60124人次,清理卫生黑点35617处,清理各类垃圾98002吨,清理村庄塘沟1661处,村容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同时,为巩固“三清理”成效,狮山镇还以奖补形式鼓励各村(居)对清理出来的闲置地进行绿化美化,已完成绿化美化建设900多块闲置地,2019年共计奖补1800多万元,增加绿化美化面积10万多平方米。
林健表示,希望各村(居)在三清三拆基础上,进一步推好三清理工作,久久为功,将狮山建设得更加美丽。
文化振兴
挖掘文化资源引导群众主动参与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在文化振兴方面,狮山镇着力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注重传承红色基因,围绕红色革命旧址,制定“红色”旅游线路,加快形成淳朴的乡风、民风。
在推行文化振兴过程中,狮山镇积极调动村居每个群体的积极性,引导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其中。
社区幸福院是老人颐养天年的好地方,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狮山镇将社区幸福院作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载体之一,通过举办文娱、群体活动的方式,凝聚和团结老人,让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当中。
“我们此前组织幸福院老人参加‘三清三拆三整治’,如今维护社区卫生已成为老人们的习惯。”狮山镇永和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蔡海安表示,社区老人如今每天都会自发聚集打扫,维护社区环境卫生,还自编自谱了一首“三清”之歌《歌唱家乡永和村》,带动社区的其他居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定点堆放垃圾,推动形成居民热心参与社区事务的良好氛围。
在文化振兴工作中,除了老人,孩童也积极参与。在2019年狮山导赏员大赛中,首设少儿组,并提供专业培训。小小导赏员们经过比赛的历练,加深了对狮山历史文化的理解,为未来担任小小导赏员做好了准备。狮山镇委委员、团镇委书记关钧宜表示,导赏员大赛创新设置少儿组比赛,亦是希望将青少年培养为狮山文化的代言人,将狮山的特色文化、特色景点等宣传出去。
比赛后,小小导赏员也很快“上岗”,成了狮山文化的传播者。2019年11月23日,在狮山镇党建引领——“读万卷书·游万里路”红色文化路线活动启动仪式上,2019年狮山导赏员大赛少儿组第一名获得者周梓晞就充当小小导赏员,为游客讲解村居红色文化故事。周梓晞表示,希望自己可以讲好狮山红色故事,传播狮山红色文化。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林一峰文/珠江时报记者彭燕燕陶淑君金晓青通讯员杨黛梅潘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