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午餐解决了长者“一餐之急”
樵园社区爱心午餐服务项目已开展5年,累计6978人次受惠

■志愿者为长者送上爱心午餐。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肖玲通讯员/潘定桥摄影报道)“婆婆,这是今天的午餐,小心烫手哦。”8月3日中午11时,身穿红马甲、头戴红帽子、背着红色送餐背包的志愿者变身“外卖小哥”,从樵园社区幸福院出发,穿街过巷,为樵园社区内的独居长者送上爱心午餐。
这样暖心的一幕每天都在樵园社区内上演,自2017年起每天风雨不改,成为乡村小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悉,这些志愿者是来自樵园社区的党员和康园中心的残障学员。
长者点赞爱心午餐服务
“棠叔,您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及时吃饭和休息,有什么困难记得第一时间找我们。”志愿者将饭盒送到退役军人潘会棠手中后,不忘细心叮嘱。潘会棠笑呵呵地接过饭盒,连忙感谢志愿者的关怀。“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都很关心我们,社区的爱心午餐服务让我们每天中午都能吃上热饭。现在我们是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潘会棠点赞道。
告别棠叔,志愿者再次背上送餐包赶赴下一户。尽管途中下起大雨,但志愿者们的脚步不停,迅速穿过街巷,踏上山坡路,准时来到长者李旺彩家中,为她及其丈夫送上热乎乎的饭餐。
“我们年纪大了,很难再出去买菜煮饭。”李旺彩说,社区的爱心送餐服务解决了她和丈夫的“一餐之急”,“感谢社区志愿者,风雨不改坚持给我们送餐。”
累计有6978人次受惠
樵园社区爱心午餐服务项目从2017年开始实施,是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社区行动不便独居长者的社区照顾需求和“一餐之急”问题,樵园社区党委积极链接资源,引入西樵镇康园中心残障人士,以志愿服务方式为樵园社区独居长者进行午餐配送服务。由至少12名残障康复者和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成的爱心送餐志愿服务队,多年来为社区行动不便的长者提供午餐配送服务,如今累计送餐达6978人次。
樵园社区党委书记潘樵坤介绍,爱心午餐服务是樵园社区“一核引领·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不断探索完善,围绕解决长者用餐困难问题,实现“党委牵头、幸福院运营、热心商家赞助、多元力量参与”的运行模式,并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参与,将爱心午餐服务扩展成养老服务平台、志愿服务平台、社区参与平台。
此外,樵园社区还在2022年1月探索推出“爱心午餐公益认领项目”,以解决运营资金问题。通过筹集爱心午餐运营资金,为社区养老服务注入公益力量,让多元社会力量成为基层善治的主力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