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7月2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8月5日看狮山“女飞人”奥运会首秀
    • 新闻速览
    • 全镇上下齐“动笔” 描绘乡村新画卷
    • “三送”服务进企业双提质助力新发展
    • “野泳黑点”要远离“七彩课堂”等你来
    • 污水变清流龙舟来戏水

    第02版:深度

    • “三送”服务进企业 双提质助力新发展

    第03版:城事

    • “野泳黑点”要认清 “七彩课堂”等你来

    第04版:城事

    • 污水变清流 龙舟来戏水
    • 安装反诈APP守护自己“钱袋子”
    • 超出许可证范围经营经营者被罚款
    • 城管温情教育 小贩配合执法
    • 四大板块 20多类服务 提升产业工人生活质量
  • 数字报首页

02:深度

“三送”服务进企业 双提质助力新发展

狮山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送政策、送服务、送活动,推动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07月23日

■西站产业园区毗邻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其作为佛山最大的流量入口,正不断引入高端产业进驻。图为佛山西站。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受访者供图

“家门口就是地铁站,仅100米,离狮山中心城区也只有3公里,交通的便利,让企业发展前景可观。”7月16日,位于西站产业园区内的誉采科创园企划部部长李敏向记者介绍,企业于去年12月申请“工改工”,投入1.7亿元进行转型升级,建成高起点、高规模、配套完善的12层科创型厂房。

西站产业园区毗邻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其作为佛山最大的流量入口,正不断引入高端产业进驻。“园区企业普遍建于2000年左右,厂房比较低端,我们倡导企业‘工改工’,把握机遇转型升级,借助西站枢纽新城的东风助力企业发展加速度。”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主任黄沃林说。

为此,自2020年6月底揭牌成立以来,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以助推“工业上楼”为切入点,通过“企业服务员”靠前服务不打烊,致力建设优质服务阵地,做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党群服务等,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借助佛山西站磁聚示范效应,助推产业高端跃升,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让企业在狮山焕发活力生机。

政策“鲜料”送上门服务更贴近企业需求

连日来的高温“烤验”,让狮山置身“火炉”。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企业服务员”仍奔走在一线,走访园区内的企业,了解企业希望得到的服务和扶持。

“我们打算改善发展方向,提升企业质量,希望了解近期政府对这方面的扶持政策,但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广东永华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到该情况后,立即联合镇经发办上门进行政策宣讲。“有些政策很复杂,根本看不懂。他们上门解读,还指导我们制定相应的计划,为高新企业认定做好准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制造业是狮山立镇之本和核心竞争力所在,随着多年的发展,产业空间不足已成为影响城市营商环境、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土地必须高效集约利用的倒逼压力日益明显。为此,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倡导企业“工改工”,建设高层厂房。

但政策摆在那里,很多企业却找不着、看不懂、用不上,导致“信息不落地”。“把好政策送到最基层,为企业及时输送政策‘鲜料’,将服务移到企业‘家门口’,这是我们走访调研企业后,形成的初步构想。”黄沃林介绍,西站产业园区已经没有可以发展的工业用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引导企业拆旧建新,问天要空间,向上要效益。为此,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以助推“工业上楼”为核心,将“工改工”的相关政策、优惠福利送到企业。

》特写

7月16日,黄沃林与同事一起来到誉采科创园,了解项目建设进展,并详细询问向政府申请“三旧改造”等方面补贴的情况,得知已经在走流程,黄沃林放心了。

“感谢政府和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去年12月申请,今年2月就开始陆续动工,目前第一期开始施工,预计年底可以投入使用。”李敏表示,企业原来是从事五金生产的传统制造业,投入1.7亿元进行“工改工”,将面积5.3万平方米的厂区打造成现代化高端园区,为未来高科技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良环境。

据悉,在狮山政府及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的助推下,该园区已经有10多家企业申请“工改工”,还有企业实现增资扩产,其中包括佛山市欧比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生产婴幼儿用品,正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决定增设成人及老人生活用品,并投资1.5亿元扩张,购买2万平方米土地新建3栋高层厂房,用于办公、生产、储存。”佛山市欧比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水坤表示,未来西站产业园区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企业应抢抓机遇加速发展,而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的政策输送、沟通协调、优质服务到位,让进展顺利不少。

纾难解困送服务企业难题及时帮

“这里由于地铁三号线建设,排水较慢且低洼,雨天经常出现水浸”“一环辅路施工,经常导致塞车”“一些主干道没有人行道,安全隐患较大”……7月15日,黄沃林在办公室,与同事们看着园区的地图,指出各个道路存在的问题,并商讨解决方案。

事实上,如何改善道路安全问题,是一直困扰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众人的难题。佛山西站周边、地铁三号线、佛山一环辅路不少工程在施工,给出行造成了影响。“解决办法就是提前与施工单位、政府部门多沟通,每天到路上巡查,做好预防措施。”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杰成说,他们24小时服务不打烊,随时接听电话了解企业诉求。

久而久之,“把企业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企业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成为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宗旨。近日,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接到佛山市南海康健卫浴有限公司反映,门前的科学路和科园路交汇处,由于地势低洼,逢雨必浸,下水道存在严重堵塞现象,对周边的企业车辆、员工出行造成影响。

该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响应,联合中铁十四局、市政等部门单位,对该路段的沙井盖进行检查,并进行清淤泥、清垃圾等处理。不到一天时间,就将堵塞问题解决,保障周边企业安全出行。

“企业有什么问题,园区服务中心基本能帮忙解决,省心、省时、省气。”佛山市南海康健卫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特写

佛山市南海华鹰服饰有限公司近期因客户在公司门口停车登记时,被电子监控抓拍违停处罚而烦扰。“没想到一个电话过去,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处理,协助在入厂处增设停车格,解决车辆被抓拍违停处罚现象,让企业省心不少。”

企业安全生产也是该园区重要工作。西站产业园区按照三级安全生产监管网格制度,共分为4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两名专职网格员,实行“行业包线、区域包干”责任制,每天对企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最大限度减少园区内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网格员,政府部门及园区服务中心也经常过来检查,施工中存在哪些问题都一一指导整改,为我们工程建设上了一把‘安全锁’。”誉采科创园工程部经理李学军说。

园区道路车辆乱停乱放、企业门前长期堆放大量垃圾,接种疫苗难预约、交通不便……经过1年的初步探索,该园区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解决了大大小小100多件急事、愁事、难事。

党群联合送活动提升工人生活质量

西站产业园区3.9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350家企业及经营场所,聚集有超1.5万名产业工人。如何提升这一群体业余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园区产业服务中心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最终走出了“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路子。

“我们希望能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整合工青妇组织和社会组织资源,针对产业工人的实际需求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凝聚力。”狮山镇园区产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确定了这一方向后,工作人员到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广东峰华卓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并授牌,向企业党员派发党建读物。

“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工人去书写和创造,因此我们既要服务好企业,又要提升产业工人的生活质量,为企业留住人才。”黄沃林说,提升产业工人的生活质量,还需联合企业,以及园区的13个“两新”党支部和142名党员,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各类便民活动。

此外,还借鉴“户联系”的做法,组织党员定期到企业开展联系活动,包括向企业宣传法律法规、了解企业现状、关心企业困难职工等。同时,通过党员联系户“1+10”工作法,党员与产业工人结对,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和产业职工拉家常,实现服务产业工人“零距离”。

“我们会根据党员的专长,与产业职工结对,如技能与知识传授、文化教育等,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的素质、业务水平。”黄沃林说,园区以人为本服务企业,以党建引领为园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促进党建文化、企业文化、群团活动的深入融合,服务对象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得到极大满足,也慢慢转变为服务力量。

企业群团建设意愿也在提升。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工会联合会副主席李森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去劝企业加入工会,他们都觉得没必要,现在很多企业都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加入,因为他们看到有党组织带着一起建设工会,心理上有了依靠。目前已成立工会的企业有36家。”

记者手记

激发“乘数效应”破解企业发展痛点

近年来,狮山与深圳正发生强联系。这种联系,频频建立在一个高铁站上——佛山西站。

作为佛山最大的流量入口,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的人坐高铁到佛山,先到达的往往就是西站。而佛山人到深圳、香港,从佛山西站走是最快捷的。从西站出发,实现一小时内直达广州、深圳、香港。这一小时生活圈内覆盖了近亿人口,这为狮山,尤其是西站产业园区企业的发展提供极大的便利和潜在市场。

产业发展,载体先行。有机遇没产业空间怎么办?为破解这一难题,西站产业社区服务中心倡导企业通过“工业上楼”助推产业升级,从而打造高端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狮山镇园区产业服务中心主任邓江林认为,通过“工业上楼”可以解决产业发展的三大痛点:一是解决企业无处扩产,被迫外迁的问题;二是解决产业集聚度低,不易形成专业化园区的问题;三是解决企业总部办公与制造场地分离,增加成本和管理难度的问题。

位于园区的誉采科创园项目,是该园区“工业上楼引领者”,整个产业园布局预计未来可容纳企业约20多家左右,实现乘数效应。

未来,“工业上楼”以产业空间要素的聚集实现高效供给、提质增效,有力助推狮山对新动能的核心吸引力和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激发“乘数效应”助力狮山高质量发展。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福云

通讯员李雪筠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