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两个样本” 争当新的经济增长极
里水镇将全力做好环境大保护、区域大开放和产业大提升三篇文章,谋求更高质量发展

■在第八代表团(里水)讨论现场,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里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伟明认真记录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
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摄


日前,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水产、花卉等优势农产品生产与旅游、文创、食品加工结合起来,推动乡村振兴,打造一批连片规模化的生态农业园区。加快里湖新城建设步伐,打造里水镇乡村振兴新样本……一项项重点工作部署,为里水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五年,里水将上下一心,全力打造“两个样本”——乡村振兴的样本、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镇域样本,力争成为南海新的经济增长极。
“两个样本”指明发展方向
11月12日上午,参加南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区人大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八代表团(里水)讨论现场,代表们紧扣发展实际,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并围绕人才引进、医疗教育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在讨论现场,对于代表们提出的建议,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里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伟明认真记录,并且进行了回应。
谭艳玲表示,里水将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令人向往的“梦里水乡、湾区名镇”,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镇域样本。接下来将围绕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八大转型”来谋划工作,致力把里水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样本、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镇域样本。
谭艳玲表示,在产业转型方面将做好三篇文章,分别是提升平台能级、为产业发展创造空间、为产业发展培养企业人才和产业人才。在城市转型方面,通过打造里湖新城,优化城市功能,为吸引人才、汇聚人才营造生活新空间;通过点-线-面全方位实施乡村振兴,以一村(社区)一品牌思路来提升每个村居的建设水平,探索乡村振兴“里水样本”;围绕环境共美、产业共融、家园共管、服务共享四个方面做好城乡融合文章,以此来让城市更有城市味,让乡村更有田园味。
此外,在生态环境转型方面,里水将做好三个坚持,即以打造梦里水乡为目标,以坚持水环境治理为重点,打造全国治水样本;坚持公园化战略,持续提升里水人的幸福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市民提供绿色的生态空间。在社会治理转型方面,将社会治理网格化做到常态化,做深做实。在民生服务转型方面,着重擦亮教育、健康两个品牌。在行政服务转型方面,里水要率先走一步,提升整个队伍的战斗力、执行力。
从“三个维度”入手加快转型
11月12日下午,黄伟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里水下阶段的工作给出了详细的发展蓝图。
南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里水镇要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令人向往的“梦里水乡、湾区名镇”,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镇域样本。结合党代会报告和区政府工作报告,黄伟明认为,里水要从产业、城市、社会三个维度思考,加快转型,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镇域样本。
“里水传统产业占比重,发展动力相对不足,尤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企业产品附加值欠缺。”黄伟明谈到,未来里水要大力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加大政策扶持,通过集体土地转国有土地,推动更多产业用地从资产转成资本。未来里水还要淘汰一批低端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优势制造业继续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
谈到里水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黄伟明认为,要以医药、半导体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里水镇医药产业具有一定基础,其中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是典型企业。然而,里水镇西药产业相对薄弱,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如果里水镇西药产业有突破,里水医药产业将具有更大发展空间。此外,里水镇大力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引进飞荣达等一批半导体企业助力该产业园发展。接下来,围绕着电子信息产业园发展,里水镇将进一步提升城市配套、生活配套和产业配套。
过去五年里,里水在交通、环境等领域先行一步、加速融入,坚持实施“一轨两桥三路四纵五横”发展战略,全面打响交通大会战,大力推进广佛同城路网建设,南海区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环镇北路正式动工,“四纵五横”主干路网建设渐次铺开,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未来,里水将在城市功能提升方面进一步转型。黄伟明谈到,未来里水将抓住沉香大桥等交通建设项目启动、沥桂里一体发展、企业参与城市更新(旧改)热度高等三大机遇,推动里水城市转型。
“还要推动社会转型,通过社会治理,让里水更加和谐、幸福、安全、有序,让大家能够在里水很轻松、很舒服。”黄伟明谈到,要提升里水的社会治理效能,除了在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上做文章外,还要在内部培养方面花更大功夫。
当前,里水提出“南海学谷”的概念,把南海党校落户里水,把里水的乡村振兴学院、社区学院调动起来,把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素养培训起来。黄伟明认为,只有人口素养得到提升,环境质量才有保证,城市的秩序才有保证。要通过一系列的谋划措施,让里水在“十四五”结束时成为南海一个新的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
着力做好“三篇文章”
11月13日上午,南海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勇参加里水团分组讨论时表示,里水要做好环境大保护、区域大开放和产业大提升三篇文章。
一是环境大保护。里水是以水兴城的地方,也是以水来引领未来走向的地方,对于河、湖、涌要做好保护,河要保护,湖要美化,涌要治理。里水不要丢弃了最鲜明的特色和最宝贵的资源。
二是区域大开放。里水要向东、西、南开放,向东要跟广州实现无缝的连接,向西要与狮山制造业集聚区紧密结合,形成互动联动关系,向南要与南海中心城区实现人才和创新要素的共享。
三是产业大提升。首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实现提升,要依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来提升竞争力。其次是实现土地集约,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让企业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发展,而不是靠土地要素来扩张。
“里水的农业占比在全区镇街中较大,要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加上创意和市场营销的元素,从而实现更大的发展。”王勇说,里水展现出非常好的精神面貌,相信里水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下一步,里水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赋予的发展定位和目标,紧紧围绕抓改革促转型,特别是围绕产业转型来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的转型,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镇域样本和乡村振兴的新样本。”谭艳玲表示。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黄婷 通讯员陈淑仪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