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李汉荣:
扎根基层听民意 俯下身子解难题


■李汉荣(右一)参与宏岗三清理工作。
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摄

■李汉荣荣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受访者供图
职务:里水镇宏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
党龄:18年
工作特色:李汉荣是出了名的“四多”书记——入户多、管得多、点子多、实绩多,受到党员、群众的广泛赞誉,2019年获评广东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感言:作为一名优秀党员,首先要政治立场坚定,党委书记要带领好班子,做到表率作用。其次是思想要解放,面对如今疫情常态化的现状,更要大胆创新发展,继续密切联系群众,多听大家对村务管理发展的意见建议。

■里水镇党群活动体验基地。
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摄

■李汉荣(中)与村民沟通。
佛山日报记者/崔艺文摄
6月25日下午,暴雨与高温轮番“来袭”,地面热气蒸腾。里水镇宏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李汉荣骑着摩托车,又来到了沥口经济社的沥口西小公园现场查看施工进度。这里已经完工超八成,不久后就可以投用,成为村民茶余饭后又一个休闲的好地方。
早在2019年,李汉荣荣获了广东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成为南海唯一获此殊荣的村(社区)书记。如今,建党百年之际,他荣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入党18年,李汉荣从一名村委会后备干部,到如今因为“入户多、管得多、点子多、成效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四多”书记。在推动宏岗村建强村党组织的基础上,他牵头向下延伸构建三级党建网格,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
宏岗村有两个经济社,在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中,总能看到李汉荣的身影。他带着20多名党员干部,兵分几路,拿着铁铲,推着垃圾车,挥着扫帚,进行“脏乱差”黑点消除的“扫村”行动。
“我们做到哪里,那一户的村民会出来,自觉跟着我们干,一直打扫到上午11时多。”李汉荣欣慰地说,在农村熟人社会里,党员干部带头干,确实能带动一部分村民,“从10%,到50%,再到更多,水滴石穿。”
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这是李汉荣在宏岗村坚持的“先干部到组长到党员再到群众”的工作方法。这种工作方法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成效尤其明显,“我们的党员既入户派发宣传单张,又落手落脚带头清理整治,群众见到党员如此卖力搞靓村容村貌,也就不好意思拖后腿。”
于是,有的党员带头拆除自家违章建筑,有的股东舍弃仓库出租收入腾出地方进行古村升级工程,有两户人家甚至把祖屋交给集体用来改建成宏岗展馆……村民舍小我成大我,宏岗村正旧貌换新颜。
这背后,是李汉荣将党中央关于建强组织体系的要求与宏岗村实际相结合,率先探索村党委-经济社党支部-户联系党小组三级党建网格的成果,让党的触角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有效提升党组织组织力。这一做法被纳入全国首批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李汉荣担任宏岗村党委书记的最初几年,正是里水不断深化党建引领,践行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创新时期。这个时期,也是里水探索实施最后推开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的历史阶段。作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李汉荣,敏锐地把握住户联系和网格化的工作机遇,产生了把党员户联系与社会治理网格化结合的想法。
当时,李汉荣心里算了一个数:宏岗村有102名党员,假如一个党员联系2人,就有可能让204人支持党委工作,再加上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股东,如果都纳入党员户联系网,那么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村民支持党委工作。算好了数,李汉荣很快行动起来,在他带领下,宏岗村党委将全村102名党员分配到12个党建网格中,党员参与政策宣传、民意搜集、问题解决等具体工作中。这种户联系+网格的做法,很快在实际工作中见到了实效。
针对村里农田零散开发、村民收益偏低实情,李汉荣不惧流言,牵头谋划力推整合开发,利用三级党建网格破解群众疑虑统一思想,推动项目以99.69%的高得票率通过,每年租金收益提升32%、每名村民分红增加700元/年,乡村振兴的成果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
奔着问题去迎着难题改
炎炎夏日,虽是早上10时,但白晃晃的阳光已经把地面烤得热浪滚滚。与室外的炙热相比,宏岗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显得十分凉快,汩汩凉意从中央空调送出,安抚着等待就医的老幼妇孺。这是崭新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过近2年的重建,于去年6月正式启用。
“以前大厅里没空调,夏天排队看病就是受罪,汗水流不停,衣服全湿透,小孩子又哭又闹。”提及过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多岁居民的光叔直摇头。光叔是土生土长的宏岗人,在他的记忆中,旧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设施简陋,并且由于年久失修,近年来更是出现墙灰剥落、雨棚漏水的现象。
李汉荣四处奔走向上级反映问题、递交立项申请。终于,经过多个部门实地走访和协调沟通,有着40多年历史的宏岗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走上了重建“快车道”。如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布局合理,其中一层是停车场,二层设有全科、中医、康复理疗、B超、心电图等诊疗科室以及2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居民对新建的服务站纷纷赞不绝口。
“奔着问题去、迎着难题改。”李汉荣以扎实细致的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不仅是卫生站,还有针对停车难问题,他通过“立规”+“开源”,合理引导居民停车。制定了宏岗停车管理方案,对符合停放条件的车辆进行登记并发放免费停车证,对原村内地堂(晒谷的地方)改造的停车场,优先该党建网格的车辆停放,非户籍车辆可在非限停时段免费停放。同时,在工业区的空闲地方指定一个位置划车位(大约100个),引导非户籍车辆免费停放,车位先到先得,此举有效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而去年提上议事日程的新建幼儿园工程也进入了“快车道”,现已在土地整理中。“经村班子联席会议商议,我们希望把村中到期的旧厂房拆除,建设一间普惠性幼儿园。”李汉荣说,宏岗村有2000多名本地村民,7000多名非户籍人口,但却没有一所幼儿园,教育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民生大事,必须优先推进。
动员新市民融入三级党建网格
荣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李汉荣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优秀党员,首先要政治立场坚定,党委书记要带领好班子,做到表率作用;其次是思想要解放,面对如今疫情常态化的现状,更要大胆创新发展,继续密切联系群众,多听大家对村务管理发展的意见建议。”李汉荣说。
在进一步丰富三级党建网格内涵的工作上,李汉荣一直思考如何让新市民融入的问题。宏岗村现有新市民7000多人,为户籍人口的2.5倍。新市民群体在村内的企业工作,租住本地村民房屋,与村民共享生活资源。公共卫生、人居环境治理、停车、治安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将新市民群体组织起来积极融入本地生活,将其纳入三级党建网格参与社会治理,是李汉荣正在探索的模式。
李汉荣计划成立宏岗村新市民融入促进会。由厂企负责人、中层干部、党员和业务骨干组成。作为桥梁串联起村党委、经济社与广大新市民,充分发挥新市民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同时成立宏岗村新市民融入促进会党支部。以新市民融入促进会为基础,将村内所有厂企和租户中的党员纳入管理,成立党支部,既解决流动党员组织生活问题,又推动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新市民融入机制。该促进会预计今年7月将会挂牌成立。
李汉荣说,具体而言,将会在原有12个党建网格基础上再新设置针对新市民的党建网格,由村党委中有经验的党员带领新市民党员组建三级党建网格,还会邀请新市民融入促进会成员参加村党委组织的联席会议,打造新市民管理服务清单,参与人居环境、安全生产整治等工作。
此外,如何把三级党建网格做细做实,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也是李汉荣思考的问题。目前宏岗村共有12个三级党建网格,党群服务阵地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主,还没有以网格为单位的户联系党小组服务阵地,在服务村民群众方面还不够便利,如何将阵地建设下沉到最基层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汉荣计划将村中12个党建网格全面提升,在榕树头、宗祠、家塾、公园等地建设户联系党小组服务阵地,通过小微党群服务阵地的打造,使户联系党小组有固定的活动阵地,同时也可以将党建工作知识等内容进行覆盖宣传,方便户联系党小组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党群服务阵地兼具群众休闲功能,为村民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也能够使更多村民群众聆听党的声音。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通讯员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