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养生有讲究 牢记“三防五忌”
5月21日是夏季第二个重要节气——小满,这标志着闷热、潮湿的酷夏即将来临。从中医角度看,小满后自然界中阳气充足,养生要做好“三防”、注意“五忌”以及记住“三个三”。下面一起来了解。
养生要做好“三防”
●防湿邪
小满时节由于雨量的增加,空气潮湿,体内容易生湿,因此要提防湿热困脾。有句话叫“暑多挟湿”,也就是说暑热之气最易与湿邪一起侵犯人体。
小满前后,湿邪往往容易打入人体内部潜伏起来,等到大暑时节,湿邪主气的时候,暑、湿就会内外呼应,使人们陷入湿气的困扰,从而引发很多问题,比如风湿病、痤疮、妇科炎症、水肿、肥胖等;也是皮肤病高发时期,如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所以进入夏季,早期防湿、祛湿,对于之后能够健康度过夏天有很大的帮助。
●防心火
中医认为,夏主火,内应于心。夏季炎热,容易心火上炎,使人出现心情烦躁、口干舌燥、失眠等症状。原本体质偏热,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就更容易在夏季出现心火上炎的症状。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防心火。
●防暑气
天气越来越炎热,外出、高温作业等都容易发生中暑,引发头晕头昏、胸闷气短、疲惫乏力等症状。所以太阳暴晒的时候,最好减少户外活动,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
日常养生有“五忌”
●忌乱穿衣
小满时节忽冷忽热,故穿衣不能只顾美丽不顾健康,应随着气温的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使人体的抵抗力不被削弱。
●忌贪冷饮
夏季高温,但是不能贪凉,否则容易出现腹胀、嗳气诸症,甚至导致胃脘抽紧或疼痛。
●忌淋雨
不要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忌熬夜
夏天昼长夜短,对很多人来说,按点睡觉是个难事儿,但休息不好,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应从小满开始,及时调整作息,保证晚上10时到11时就寝,早上5时30分到6时30分起床,午饭后午睡半小时。这样,等酷夏真正到来,我们就能养成合理的作息。
●忌不运动
夏天,很多人怕出汗,不爱锻炼。适当地锻炼,有利体内汗液排出,帮助祛体内湿气。但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夏天应该少做强度太大的运动。可早起或晚上太阳下山后,到公园或绿地散步、打拳、做操、跳舞等。
夏季养生记住“4个三”
●吃“三瓜”
1苦瓜:清热解毒
小满节气推荐吃苦瓜。苦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
2冬瓜:利尿消肿
中医认为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入肺、大小肠、膀胱经。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
3丝瓜:清热泻火
丝瓜是夏日里有名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此外,还含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如出现痰喘咳嗽、乳汁不通、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食用丝瓜来辅助治疗。
●食“三果”
1西瓜:解暑解渴
西瓜别名夏瓜、寒瓜、水瓜,由此可见西瓜的三个特点:生在夏季、性寒、多汁,有“天然白虎汤”的美称。
西瓜解暑解渴、多汁的特点,可以在炎热的夏天补充人体丢失的水分。另外由于夏季天气炎热,人们会大量出汗,活动耗损能量大,吃西瓜还可以补充糖分。
2杨梅:生津敛汗
夏季出汗多,可吃点杨梅,能起到生津敛汗的作用。但一次别吃太多,10~15颗就可以了。
3樱桃:富含维C
红色的食物都是夏季应季专属,如樱桃。樱桃富含维C,同时深红色樱桃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所以,樱桃也被称为“美容果”。
此外,樱桃含有褪黑素,褪黑素是人体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能有效调节人体的睡眠节律。如果睡眠好了,对身体就会有很多益处。
●喝“三茶”
1麦冬茶:清热润燥
取菊花、桑叶、麦冬和鲜芦根各10克,梨2个。将梨去皮切成小块,鲜芦根切成小段,与菊花、桑叶和麦冬一起煎煮取汁代茶饮用。
方中麦冬、鲜芦根和梨,养阴润燥生津,配以菊花和桑叶,加强了本方清热生津作用,尤其适合于夏季暑热口渴、口苦舌燥、五心烦热、小便短赤、大便不畅者。
2银花茶:防暑降温
取金银花30克,山楂20克,陈皮10克。将山楂和陈皮加水煎煮后,沥出药汁,用此药汁冲泡金银花,并调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
金银花对于夏季暑热、头昏头晕、多汗烦闷者尤其适宜。山楂生津消食,陈皮理气健脾,尤其适合于夏季暑热烦渴、头晕目眩、胃纳差、食欲不佳者。
3薄荷茶:祛风散热
取薄荷叶10克,党参5克,菊花10克,冰糖适量。将薄荷叶和党参加水煎煮后,滤取药汁,用此药汁冲泡菊花,代茶饮用。
方中薄荷叶可发散风热,菊花有散风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党参益气补虚。
●按“三穴”
1内庭穴
中医认为,胃火炽盛,症见烦渴多饮,或渴欲冷饮,口臭嘈杂,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这时点按内庭穴可清胃泄火。
此穴在足背二趾三趾的趾缝纹头后凹陷中。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指尖掐、压,力度以能感到酸麻胀为宜,持续1~2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脚,如此反复2~3次。
2关冲穴
在炎热的夏季,老年人睡醒后眼角有眼屎出现,有时眼屎还会把眼皮粘住,这是火热之邪侵袭上焦或体内热毒上冲所致。经常点按关冲穴,有泻热开窍、清利头目的功效。
此穴在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力度以能感到明显酸麻胀为宜,并坚持30秒至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的关冲穴,每日2~3次。
3至阴穴
炎热的夏季,湿热过盛可引起小便黄臊臭、尿频、尿急、尿涩痛,严重时还会引起尿潴留,患前列腺增生或绝经的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要缓解尿黄涩痛的症状,可点按至阴穴,有清热散风、通利下焦的作用。
此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可用大拇指按压此处,并坚持1~2分钟,然后再换另一只脚,每日2次。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刘浩华来源/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