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
全力以赴 真干实干
建设南海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蓝天碧水,美丽九江。

九江生态环境大大提升。

中国医卫用无纺布基地。

南南新新无无纺纺布布生生产产基基地地。。
预计全年GDP增速为7%;实现工业总产值377亿元,同比增长8.4%;儒林一小、二小新建教学楼投入使用……2020年1月21日,,镇长张厚祥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晒出2019年九江的成绩单,并展望2020年工作计划。九江今年GDP增速预期目标不少于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8%。
九江镇党委书记徐永强表示,2020年,九江将围绕区委党代会的工作部署,全力以赴,真干实干,以党建强镇、产业兴镇、生态立镇、文化活镇、民生实镇为发展路径,全力。
会议依法进行投票选举,刘冠勋当选为九江镇副镇长。
关键词 产业
加速村级工业园改造为引进高质量产业腾出空间
2019年4月8日,日本东丽株式会社正式对外公布在佛山新设“东丽膜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东丽水处理膜项目落户临港国际产业社区,这是继2017年的纺粘无纺布项目之后,东丽在南海九江进驻的第二个项目。据悉,东丽水处理膜项目主要生产水处理用RO膜及相关元件,总占地约1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首期第一条生产线投资额约100亿日元。项目投产后,东丽在中国的水处理膜产能将增至两倍。
此外,美国贝里集团南海南新无纺布二期、日本东丽纺粘无纺布一期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必得福双组份无纺布生产线加紧安装,韩国希杰生物科技、允迪薄膜材料、林氏木业4.0等项目正式投产,日本黑田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日本东丽水处理膜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一个个项目在九江落地生根,尤其是新兴产业集聚成型,使得九江经济找到了新增长出发点。这背后是九江始终坚持产业兴镇为发展路径,通过加快土地资源整合,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构筑大平台、引入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从而带动九江产业的大发展。
“在土地整理方面,九江不留余力,2019年,九江集全镇之力推进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土地连片整理项目,完成近1600亩的土地整理;同时,加快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促使村级工业园加紧‘腾笼换鸟’,为引进高质量产业腾出空间,全年拆除村级工业园1351亩。”张厚祥介绍,今年,九江将紧盯全年拆除1500亩村级工业园的目标,加快推进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和中兴新城两个重点项目,腾出产城空间,同时继续完善重点监管企业(场所)综合监管执法机制,运用“4+1+X”综合监管执法队,铁腕实施分类整治,重点完成河清、水南、西桥3个村级工业园共1800亩的综合整治,实现企业的减量提质。
土地连片改造,破解了平台建设瓶颈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下阶段,招商方面,九江将聚焦医卫用下游制品行业、高端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绿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以及优质日本中小企业等重点企业精准发力,同时依托临港国际产业社区等产业平台,致力打造多个特色鲜明、聚合力强、活力四射的主题园区。同时,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全方位优化审批流程,提速东丽水处理膜、黑田汽车零配件等重点项目的动工建设,加快金贤华智能家居、崎林机械等项目的全面投产,力争美国联合矿产耐火材料、日本荣理研汽车零部件等重点意向项目落户九江,全力推动重大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通过引入日本、美国新材料方面的龙头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并加快中下游产业聚集九江速度,形成产品集聚基地。”张厚祥表示,九江升级“中国医卫用非织造产品示范基地”为“中国医卫用产品集聚基地”,加大强链、补链力度,全力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医卫用产品集聚高地。
关键词 环境
优化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九江下西社区,河水清澈碧绿,水中五颜六色的锦鲤与鸭子尽情嬉戏,岸边红艳艳的杜鹃灿烂绽放,路过的村民纷纷放慢脚步,驻足观赏。“我来下西社区三四年了,看着它一点点变美,住在这里很舒适!”社区居民黄小姐笑着说,以前塘边、涌边没有围栏,现在都装上围栏,安全性提高了;河涌定时清理,还养了锦鲤和鸭子,观赏性也提高了。
下西社区作为南海区第一批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居),经过近1年时间的打造,目前已初见成效。与下西社区一样,其他村(居)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人居环境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九江以“九江红·美丽先锋”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开展“四家”行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九江模式”。2019年全镇共梳理乡村振兴建设项目150个,总投资1.22亿元,其中124个项目已启动,52个项目已完工。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方面,全镇累计出动61776人次,清理垃圾超2万吨,拆除违章广告设施289个,拆除、改造水厕49个,清理僵尸车299台,全镇245个经济社100%通过干净整洁村考评验收。
“经过镇、村、社多级联动治理,九江人居环境明显提升了,大街小巷变得越来越干净,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改善。”镇人大代表关正生表示,2019年初,九江全体代表提出要做好九江人居环境议案,并加强了日常监督,现时九江人居环境改善明显。“下阶段,九江要继续深化做好人居环境工作,并形成机制,有效地推进环境更上一台阶。”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九江全面落实“河长制”,罗客涌和十三湾涌黑臭现象基本消除,烟南水系整治提升工程完成过半,完成16公里污水管网建设任务,新增7座小型污水处理装置,试点开展“截污到户、雨污分流”工作。
“将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实施五大‘美丽行动’,大力推进‘一村一主题、一社一特色’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张厚祥表示,2020年,将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以下西精品示范村和烟南、水南等4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为重点,及时总结敦根社区经验,以点带面,为镇内其他村(居)提供可复制样板,推动农村环境旧貌换新颜。
环境变好了,自然聚人气。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九江将主动融入南海区“一轴一核两带”发展格局,串联三大生态岛、江景线、龙舟文化基地等优质生态资源,统筹谋划好一代鸿儒朱九江先生等人文资源,讲好九江故事,增加九江人文的温度和厚度,有效对接环西樵山和西樵镇的文旅资源,加快建设“西部生态文旅示范带”。
徐永强表示,九江还可以结合“南国酒镇”的建设,打造龙舟文化、渔耕文化餐厅等文旅配套,着力构建“文化+产业”模式,培育文旅产业新增长极,探索兼具岭南水乡特色和产业发展活力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关键词 民生
落实各项民生实事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中考上线率勇夺南海“十五连冠”,儒林一小、二小新建教学楼投入使用,南畔华光小学新建教学楼及教育设施扩容工程加紧推进,教育品质不断提升;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医技大楼主体建筑已完成外墙装修,沙口、海寿、沙头等一批社区幸福院投入使用,提供养老保险资格认证预约上门服务,镇内首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九江颐养院投入运营,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水平同步提升;镇内主干道和村(居)主要道路交通隐患专项整治基本完成,有效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2019年,九江各项民生实事得到落实,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张厚祥表示,2020年,九江将聚焦民生福祉,按照“民之所需、政之所向”的要求,不断完善基层治理,切切实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九江将加快南畔华光小学扩建工程收尾工作,提速九江镇初级中学宿舍楼建设,推动上东小学、石江小学周边办学空间资源的整合,提升教育硬件水平。同时,整合各级资源,拟实施7个村(居)42个经济社“截污到户、雨污分流”工作,全面打响消除黑臭水体攻坚战。
徐永强表示,2020年,九江将围绕区委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决策部署,担当使命、抢抓机遇,以产业兴镇、生态立镇、文化活镇、民生实镇为路径,强化党建引领,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久久为功、勤为善成,推动九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力建设“南海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接下来就是‘干’,用心‘干’,努力‘干’,把九江建设得更加美丽,把九江的经济提上去,实现九江经济腾飞目标。”
2019年九江镇经济核心数据
●2019年,九江镇预计GDP增速为7%;
●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7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9亿元,增长8.2%;
●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24亿元,增长11.78%;
●实现工商税收总额18.25亿元,同比增长20.57%;
●落实投资项目共16个,计划投资总额为53.2亿元;
●连续五年挺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行榜。
2020年九江要这样干
1
坚持产业兴镇,聚焦实体经济发展
●聚焦医卫用下游制品行业、高端新材料、汽车零配件、绿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全力打造珠西新材料产业平台;
●升级“中国医卫用非织造产品示范基地”为“中国医卫用产品集聚基地”,全力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医卫用产品集聚高地;
●以建成“中国淡水鱼种业名镇”和“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水产养殖示范区”为目标,深入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创建项目,着力打造“双核六区一带”产业布局;
●紧盯全年拆除1500亩村级工业园的目标,加快推进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和中兴新城两个重点项目,腾出产城空间;
●重点完成河清、水南、西桥3个村级工业园共1800亩的综合整治,实现企业的减量提质。
2
坚持生态立镇,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加快樵桑联围二级戗台(沙招段)、朱九江湿地公园、铜鼓滩和三乡围防汛道路、九江大道辅道、上北大道等项目进度,提速探花公园、北江生态长廊建设,南呼北应塑造九江城市新形象;
●力争特色小镇“南国酒镇”申报获批,致力打造世界级米酒酿造基地和中国米酒文化中心;
●以下西精品示范村和烟南、水南等4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为重点,及时总结敦根社区经验,进一步推进九江镇人居环境的建设;
●提速沙龙路、樵江路等重要交通道路的改造提升,加强九江到中心城区的通达能力;
●力争将佛开高速龙山出入口,以及禅西大道南延至龙高路交通优化纳入市级重点统筹项目,进一步优化九江外通内联的交通体系;
●加快跨界河涌——梅圳大谷涌清淤工程及其他黑臭河涌的整治;
●有序实施烟南水系、南北主涌水质整治提升等项目,完成全镇2200个入河排污口的排查和竖牌。
3
坚持文化活镇,焕发城市发展活力
●大力推进文明实践站、村史馆、龙舟博物馆等文化载体的建设;
●串联三大生态岛、江景线、龙舟文化基地等优质生态资源,统筹谋划好一代鸿儒朱九江先生等人文资源,讲好九江故事;
●做好旅游美食联盟APP载体的运营和宣传,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工程;
●结合“南国酒镇”的建设,打造龙舟文化、渔耕文化餐厅等文旅配套,着力构建“文化+产业”模式。
4
坚持民生实镇,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引导九江颐养院依托本地医疗卫生资源,打造医养结合特色养老院,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水平;
●推动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医技大楼尽快投入使用,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加快南畔华光小学扩建工程收尾工作,提速九江镇初级中学宿舍楼建设,推动上东小学、石江小学周边办学空间资源的整合,提升教育硬件水平;
●整合各级资源,拟实施7个村(居)42个经济社“截污到户、雨污分流”工作,全面打响消除黑臭水体攻坚战;
●实施沙仔岛和海寿岛的生态修复工作,见缝插绿、向水借绿,提升生态涵养;●完成二期渔船停泊点更新改造工程,提高渔业安全水平;
●优化调整现有公交线路,加强对工业园区公交线路的对接;
●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和体系,兜底弱势群体特别是低保和临界低保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
撰文/沈芝强 摄影/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