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出台推动分布式光伏智能化、规模化开发应用实施方案
奋力打造绿色发展的“南海样板”

■维他奶佛山工厂光伏发电项目。
为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近日南海区政府印发《佛山市南海区推动分布式光伏智能化、规模化开发应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促进光伏发电在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奋力打造全省绿色发展的“南海样板”。
/助力“双碳”目标/创造多元化绿色能源应用场景
我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绿色发展与高效发展将成为我国能源体系建设的未来方向。
分布式光伏发电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是重要绿色能源。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
目前,南海年供电量突破300亿千瓦时,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对保障南海区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新能源应用领域的样板示范作用,进一步引导绿色能源消费,减轻能源供应压力。
《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底,各类屋顶可利用面积安装光伏比例均达到国家试点创建要求;在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等领域实现多元化应用;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项目,构建低碳化多能融合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
相应地,《实施方案》规定了八项任务,分别是:开展光伏资源普查、搭建光伏智慧监管平台、推动光伏项目纳入数智管控、实现光伏项目便捷备案和高效审批、建立光伏服务商资源库、强化光伏项目施工管理和安全生产、建设光伏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国家级近零碳排放示范园区。
《实施方案》的重点工作明确,到2022年底,各镇(街道)牵头完成首批7个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到2023年底,区行业主管部门推动建筑、交通、农业领域完成3个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光伏建设新模式。
南海还将围绕“电、氢、碳”三大能源元素,探索开发分布式光伏+储能整区开发项目、全环节电氢综合能源利用项目、新型配电网系统项目及多站融合项目,建立电氢融合碳管理体系,构建电—氢—碳运行管控决策智能化平台,打造首个国家级高比例新能源电氢融合创新示范。
/加大政策支持/鼓励工业厂房加快应用光伏发电
南海此次出台推动分布式光伏智能化、规模化开发应用实施方案,鼓励企业特别是重点用能企业、大型的工业厂房加快应用光伏发电设施。
按照方案要求,现有工业企业屋顶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或年综合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或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以上,在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前提下,原则上要配套建设光伏发电设施。新上节能审查项目原则上也要安装光伏发电设施,进行能耗减量置换。
近年来,南海光伏发电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存量分布式光伏项目已超4000个,并网容量30.49万千瓦,2021年发电量约2.8亿千瓦时。工业企业纷纷加入分布式光伏行列,如一汽大众已安装26兆瓦、群志光电15兆瓦、维他奶4兆瓦、精达里亚4兆瓦,积极落实节能减排主体责任。
“我们的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年发电量为350万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量2943.5吨,每年能为工厂减少标准煤1384吨,节约电费支出近50万元。”维他奶佛山工厂负责人表示,对于企业而言,项目前期投入和运营维护费用很低,在享受各种优惠补贴的同时又能减少碳足迹,践行社会责任,可以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兼得。
“安装光伏发电有很多好处,除了节约用电成本外,还有一些政策扶持。”南海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方案,对建设光伏项目的企业,自发自用电量计入企业节能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相当于企业多了能耗指标;对实际投运光伏发电项目超1兆瓦(含)的企业,在有序用电期间可自主选择轮休或避峰政策。与此同时,引导金融投资机构加大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金融支持,加大绿色信贷的规模。
/成为全省示范/开发首个区域光伏智慧监管平台
早在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政策,极大促进了分布式光伏的发展。
南海此次发布的《实施方案》创新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模式,指定具有光伏投资建设经验的南海区国资企业——佛山市南海富电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南海富电公司)统一完成南海区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国有企业等公共建筑屋顶的开发和运营,实行统一资源摸排、统一开发、统一管控。
《实施方案》还明确了由南海富电公司牵头建设南海区光伏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区内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全过程监控、运行智慧化监测及绿电资源的全景化展示,打造光伏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模式。
目前,南海富电公司已经开始南海区内公共建筑屋顶光伏的投资建设工作。此外,该公司通过和南方电网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建设了全省首个区域光伏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南海光伏资源全域普查、项目建设全过程管控、项目运行智能化监测、绿电减碳全景化展示,现阶段已完成区内大型存量光伏项目的数据接入,不仅降低南海区政府对“双碳”工作落地的管控难度,同时推动南海区智慧光伏建设工作“落地生根”。
南海富电公司负责人透露,目前正配合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开展区内屋顶资源的摸排工作,接下来将按照摸排结果择点进行实地考察,再根据考察结果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分时段、分批次具体推进项目的实施。富电公司将积极把握此次机会,并以此为契机做强、做优、做大新能源产业,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打造全省绿色发展的“南海样板”展现国企担当。
一图读懂方案
总体目标
力争到2025年底——
一、各类屋顶可利用面积安装光伏比例均达到国家试点创建要求:
●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
●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40%
●工商业厂房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30%
●农村居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20%
二、在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等领域实现多元化应用。
三、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项目,构建低碳化多能融合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奋力打造全省绿色发展的“南海样板”。
重点任务
实施领域
绿色工业
现有工业企业屋顶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或年综合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或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以上,在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前提下,原则上要配套建设光伏发电设施。新上节能审查项目原则上要安装光伏发电设施,进行能耗减量置换。
绿色交通
实施车站等公共交通区域的光伏发电系统建设。
绿色建筑
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国有企业等公共建筑屋顶须全部加装光伏发电设施,原则上由区国资企业佛山市南海富电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开发运营。鼓励商业建筑加快建设光伏发电设施。
绿色农业
建成一批光伏应用的“零碳乡村”项目,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重点工作
●开展光伏资源普查。建立南海区光伏开发应用资源库,为智能化、规模化开发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搭建光伏智慧监管平台。富电公司牵头建设南海区光伏智慧监管平台,打造光伏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模式。
●推动光伏项目纳入数智管控。加强存量及增量分布式光伏项目数据采集,优先将存量工商业项目接入光伏智慧监管平台。
●实现光伏项目便捷备案和高效审批。依托光伏智慧监管平台建立光伏事项审批系统,实现个人光伏项目网上申报、办理、查询、结果反馈等“一站式”服务。
●建立光伏服务商资源库。通过服务商资质管理、诚信经营、施工质量等行为实现资源库动态管理。
●强化光伏项目施工管理和安全生产。加快出台《南海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管理规范》和《南海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安全工作管理规范》,光伏项目开发建设须符合上述规范要求。
●建设光伏试点示范项目。到2022年底,各镇(街道)牵头完成首批7个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到2023年底,区行业主管部门推动建筑、交通、农业领域完成3个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光伏建设新模式。
●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园区。围绕“电、氢、碳”三大能源元素,打造首个国家级高比例新能源电氢融合创新示范。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保障
在佛山市南海区电网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南海区推进分布式光伏智能化、规模化开发应用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光伏开发应用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加大政策支持
对建设光伏项目的企业,自发自用电量计入地方政府和企业节能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对实际投运光伏发电项目超1兆瓦(含)的企业,在有序用电期间可自主选择轮休或避峰政策。引导金融投资机构加大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金融支持,加大绿色信贷的规模。
强化责任落实
区发改局牵头组织分布式光伏智能化、规模化开发应用。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要对照目标任务,协同推进光伏开发应用工作。
强化宣传教育
大力宣传光伏开发应用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引导更多企业、群众安装使用光伏发电设施。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通讯员赖碧君(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