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组合拳” 助对口帮扶村“摘帽”
建桥修路、升级学校设施、开展培训……大沥多措并举精准帮扶罗定市4个对口帮扶村,提升村民幸福感
▲新民村新民小学的操场由大沥爱心企业捐资建成。
■康任村新修建的灌溉水渠。
■康任村委会前广场种上鲜花,大大提升村容村貌。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通过产业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村民的收入,实现脱贫摘帽。但扶贫不仅仅是经济提上来,群众还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需要坚持“两手抓”,夺取脱贫攻坚“双胜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其成果一方面能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另一方面会产生无形的积极影响。那么,大沥扶贫工作组是如何给群众带来真切幸福感的?
链接资源
帮村民圆“造桥梦”
入冬后的下午,罗定市附城街道新民村一名村民扛着耕作的农具,悠然地通过一座小桥,神情淡定从容,全程没有低头看一眼脚下。这座小桥横跨了一条宽约七八米的小涌,涌边两旁是紧密生长的竹子,小涌的水不歇地流淌着,一片竹叶落到水面,过了半分钟已被冲向远处,消失不见。
在2019年底以前,这座小桥还是就地取材而建的竹桥,用竹子和木头捆绑起来,简单地连通小涌两岸,村民经过竹桥的时候都如履薄冰,人和桥一起晃动。
竹桥每年要修复、翻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但走竹桥几乎是村民通过该片区域的唯一办法,不少村民从家到耕地的最近路线都要通过该桥所在位置。2018年10月,村民们召开代表会议,讨论研究建设一座钢筋混凝土桥代替竹桥,获得一致通过。随后,受益的村民和热心人士参与捐资,共筹得3万多元,在小涌两边建成了钢筋混凝土桥墩。此时,因资金不足,桥面等主体部分无法开工建设,工程暂停。
大沥对口帮扶罗定工作组联络员、新民村第一书记崔现忠接手驻新民村扶贫工作后,得知新桥尚未完工,也很着急。“桥的建设暂时不能动用扶贫资金,但乡亲们每天过桥都像在刀尖上跳舞,安全风险实在不低,等不得呀!”
“陈老板,我在罗定驻点,目前有个事情,你看能不能……”陈老板是某电子企业的老板,是崔现忠联系到的热心人士,电话里,崔现忠详细向对方讲述村里的情况,还将遇到的困难说出来。电话那头,陈老板爽快地答应捐资3万元,帮助钢筋混凝土桥完工并加装护栏。
2019年底,这座宽1.5米,长12米,名为新屋河步便民桥的“爱心桥”在86人的捐款、筹资下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自此,村民前往田地耕种或从田地回家,都得到了安全保障,不再提心吊胆,这才有了上述村民淡定过桥的一幕。桥建成后,村民们欣喜不已,原来的竹桥也终于完成历史使命被完全拆除。不少村民向崔现忠竖起拇指,点赞扶贫工作组为民着想,帮村民完成造桥梦,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总体完成情况100%。”崔现忠的办公室里,墙上挂着两幅“挂图作战进度表”,分别是202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关于扶贫工作中各种基础性项目详情,有资金来源、时间安排、项目完成进度、金额、责任人等信息。各项基础性工作,小至某公司捐赠口罩50个,大至统一发放鸡苗6000只,均清晰地列在表中。完成水泥桥建造后,崔现忠在作战进度上简单标记,意味着完成该项目。
“除了驻村扶贫工作,我每个星期都会给自己定个目标,比如帮哪位村民解决困难,或是成功推介农产品。如果进展不顺畅,我就趁休息时间回佛山找人帮忙,这样一定能成。”崔现忠笑着说。
结对帮扶
助贫困户顺利脱贫
今年年中,大沥镇连续多日开展2020年机关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工作,大沥镇党员干部到罗定市新民村、康任村、榃兵村、里午村等对口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户的生活情况并慰问。
时任大沥镇人大专职副主席谭杰荣带领的党员干部探访队伍来到康任村,分赴各个贫困户家中,对挂钩贫困户进行探访、慰问,全面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及脱贫后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贫困户反映的情况及时伸出援手或采取解决措施。
谭杰荣与大沥对口帮扶罗定工作组成员、康任村第一书记吴信光来到康任村东升自然村的贫困户王作源家中,了解王作源近期的生活情况。现场可见,王作源的新房和旧房几乎紧贴,旧房仅一层,墙面上的白色灰已大片脱落。屋顶因年久失修,部分瓦片摇摇欲坠。在扶贫资金的帮助下,王作源一家在2017年搬进新建的3层楼房,虽然没有贴外墙砖,但也远比旧房子住得安全、舒适。
“谭主席,谢谢你们又来看我。现在脱贫了,我很开心!”接过谭杰荣带去的米、面、油等慰问品后,王作源十分高兴,握着谭杰荣的手连连道谢。“有什么实际困难,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以后发现新的问题,你也可以向吴书记反映,我们能帮的一定尽力帮!”看到与自己挂钩4年的贫困户日子越过越好,谭杰荣露出笑容,“希望能通过结对帮扶,引导他们自力更生,如今和我结对的王作源顺利脱贫,我也很高兴。”
近年来,在大沥镇的帮扶下,王作源一家从危房搬到新房居住。此外,村里一直都为他一家给予各项产业帮扶,加上其儿子完成学业并走上工作岗位,王作源一家顺利脱贫。
2016年起,大沥镇深入贯彻各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坚持不懈地投入到对口帮扶贫困村的精准帮扶工作中。目前,大沥镇对口帮扶的罗定市新民村、康任村、榃兵村、里午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均明显超过脱贫线,全部顺利脱贫。
完善硬件
村民幸福感大大提升
这几年,康任村的主干道从以前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这得益于大沥镇的帮扶,出资21万元建成水泥路村道2014米。此外,大沥投入116万元扶贫资金,在里午村累计新建道路4.4公里,还对村内5.2公里道路进行硬底化;投入52.96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对新民村5.296公里道路进行硬底化。自此,村民出行不再出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情况,幸福感大大提升。
有路还不够,灯光也很重要。此前,康任村村民在晚上出行时,容易因为天黑看不清而发生意外。为此,大沥投入扶贫资金3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05盏,方便村民晚上出行。
此外,康任村委会门前原是一片水塘,如今变成面积约900平方米的小广场。2019年“七一”和国庆期间,康任村在广场举行文艺晚会,让村民在家门口也可参与高质量文化活动。广场内还有各类健身设施,不少村民闲时都会来这里运动、休闲。
康任村属山区丘陵地带,缺水是该村贫困的核心原因。三年多来,大沥镇投入扶贫资金73万元完善该村农田水利设施,新建、修缮高标准引水灌溉渠12条,约合两千多米,大大改善了全村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种养收入,惠及1800多人。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例子一直存在,做好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对重病早期发现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大沥扶贫工作组利用扶贫资金在4个村分别建设符合国家最新标准的社区卫生站,并聘请专职医生。各个卫生站内窗明几净,诊室、药房等区域有序划分,大大提高了各村的医疗水平。
开展培训
扶贫不忘“扶智+扶志”
“校长,下学期开学我的孩子要来新民小学上学!”新民村一位学生家长兴奋地对新乐片中心小学新民教学点负责人李祖隆说。这个教学点俗称新民小学,因办学条件不齐全,只接受1~5年级学生在此上学,6年级学生须到新乐片中心小学就读。
进入学校,就已踏上了该校唯一的运动场。运动场由一条约50米的塑胶跑道和一个平整光滑的硬底化石质标准篮球场组成,由广东坚美铝业集团捐赠10万元打造。加上美思内衣捐赠2万元改造校园广播系统,以及其他企业捐款开展厕所环境整治、新增饮用水机、教师办公桌和电脑等硬件提升项目,新民小学的硬件设施从新乐片中心小学下属13个教学点中排名靠后位置跃升至前5位。部分家长得知消息后,也不再争着把子女送到距离较远的中心校。因此,今年新民小学的学生总数从80多人增加至120多人。
义务教育硬件上来了,职业教育也要跟上。大沥对口帮扶罗定工作组成员、里午村第一书记陆永坚从事就业培训工作十多年,在里午村定期为村里15岁以上青年开展人生规划指导培训班。培训过程中,陆永坚对考试技巧、面试技巧、企业注重的人才表现、先就业再择业观念、热门工作指引等作详细讲解。培训结束后,他向青年们推荐用网络寻找就业机会,还介绍南海区的就业环境与薪酬待遇水平,并在村委会设立招聘信息栏进行岗位信息发布,牵线搭桥联系大沥企业招聘贫困户劳动力,以此鼓励参会青年积极就业。
此外,里午村还组织贫困户参加生江镇贫困户劳动力焊工专场培训班,考试及格后每人可获得500元的生活补贴,加上南海区对口帮扶专项资金的技术技能提升补助,每人合计可获1300元。
“番石榴出货要求:果形端正、大小均匀、有自然光泽、无病果无虫蚁……”大沥对口帮扶罗定工作组成员、榃兵村第一书记张志忠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份番石榴出货质量规定。原来,榃兵村通过开展培训,提升种植基地贫困户工人的采摘能力,确保番石榴供货质量,从而建立良好口碑,实现可持续发展。
扶贫不仅要扶智,还要扶志。大沥扶贫工作组成员多次深入能实现就业的不稳定贫困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多次交流后,很多年轻贫困劳动力明白了“努力付出才有收获”等道理,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记者手记
坚持“四摘四不摘”巩固脱贫成果
这些年,大沥镇对口扶贫帮扶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罗定市当地村民增收以及村容村貌提升,村民们听到“大沥”这个名字时,都满怀感激,竖起大拇指。经过4年的努力,大沥镇对口帮扶罗定市的各个村均已脱贫摘帽,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大沥镇党委书记刘浩文表示,群众的口碑就是扶贫工作的最好反映,2020年是决胜之年,扶贫结束后村民不返贫是当今扶贫工作的重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远在凉山越西县,也能发现大沥的扶贫足迹。大沥对口扶持当地“一村一幼”建设,提升幼儿受教育水平。一批大沥的医生、老师也已到越西当地开展支医支教行动。此外,大沥对口帮扶单位每年冬天还会到当地开展暖冬行动,向困难群众派发衣物、被褥等生活所需的日用品。
今后,大沥对口帮扶罗定工作组将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摘四不摘”政策,巩固脱贫成果,保证村民稳定脱贫。工作组还将在党建、文化等方面发力,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乡村振兴战略在当地长久高效运转,实现高质量脱贫。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吴志恒
通讯员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