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搵偈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04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樵儒溪村:绘就绿色生态画卷

 
西樵儒溪村。
珠江时报记者
/章佳琳 摄

    沿着儒溪村蜿蜒的进村大道一路向前,古朴的石桥、潺潺流水、绿如华盖的大榕树、骄阳下艳丽的花儿犹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一步一景,温馨雅致。南海区西樵镇儒溪村位于西樵山南,现有鱼塘6000亩,村民们世代以耕种养殖业为生。桑基鱼塘是村里最天然的美景,也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基石。要实现乡村振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保障。近年来,儒溪村通过大力整治环境卫生,提升村居“颜值”,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由推动群众参与变成群众主动参与

    “初步完成拓宽炮楼路口的挡土墙施工,感谢鱼塘主的支持,延期灌水。”儒溪村党委书记陈旺弟自去年11月起,就常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村里清理卫生黑点的进展。其中一次记录是6月25日对工程进展的汇报:村民主动配合施工进度,延迟十多天为鱼塘灌水,为挡土墙施工腾出时间。

    陈旺弟总是说,乡村振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2019年初,儒溪村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小组,配备了2名后勤人员,并物色了十几名村民,组成2支临时清理队伍,投入到儒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当中。“村里干净了,环境变美了,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们应主动行动。”陈旺弟说。

    今年5月,儒溪村村民初步完成了上儒片区的整治,清理了垃圾杂物,拆除有碍观瞻的建筑物,砍伐了杂草杂树,并重新栽种鲜花绿树,砌上花基围栏,移走占道的电线杆,回收破旧的垃圾桶,还将三边杂地实现了硬底化。目前,儒溪村正在推进下儒和江边片区的整治,预计今年10月内完成全村6大片区21个经济社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更让她欣慰的是,自从开展卫生黑点整治工作,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村民拧成了一股绳,投入到这场美村美居大行动中。“以前是我们要群众做,现在是群众要我们做,追着我们去做,很多村民都自觉投入到清理队伍中。”陈旺弟说,村民们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如今,家家种树、户户有花已成为儒溪村的新景象。

    “三板斧”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如今,儒溪村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正面典型,吸引了市、区、镇及其他村居前来调研学习。对于儒溪村的经验做法,陈旺弟以“三板斧”来概括,其核心就是做“人”的工作,围绕发动群众展开。

    ●第一板斧

    用好党员、经济社长、社委、代表和妇委等基层骨干年初,儒溪就组织村中的党员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在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期间,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清理卫生黑点。期间,村民看到了党员干部的用心,继而用行动表达对村委工作的支持,包括自发捐献物品,主动配合清理卫生黑点等。

    ●第二板斧

    通过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大半年来,陈旺弟坚持用微信“直播”儒溪村的卫生黑点清理工作及群众反响。今年,儒溪村发行了乡村振兴特刊《儒风溪韵》,一方面可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的良好约束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使其由内心生发出热爱家乡、心系乡土的热忱,并不断转化为振兴乡村的强大正能量。

    ●第三板斧

    动用一切可用的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儒溪村先后举办了多个大型活动,动用党员、妇女、家校、文艺组织等一切可用的社会力量,助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陈旺弟用六个字总结儒溪村开展乡村振兴的经验:不要等,用心做。“不要等有人来帮忙才行动,也不要等钱到账以后才开工。”

    文/珠江时报记者 梁雅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珠江时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