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该给孩子安排什么暑期活动?不少有娃的家长绞尽脑汁,帮孩子安排好了行程:外出游玩、下水嬉戏、到书店看书“充电”…… 孩子的暑期活动安排好了,并不代表家长就此“解放”了,因为安全防范没有“暑假”。南海区教育局、南海公安分局、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部门“定制”了一个暑期安全锦囊,请广大家长务必收下,做好暑期安全防范工作,让孩子度过安全快乐的假期。 行好路 警情回放 学生急着赶公交结果被车撞倒 7月10日上午,刚参加完期末考试的小阳(化名)到位于罗村中布村的某同学家聚会。聚会结束后约中午1时许,一众同学意犹未尽,决定乘坐公交车到商场游玩。 在前往公交车站的路上,下起了雨。眼尖的小阳发现一辆公交车即将进站,便冒雨横过马路想要赶车,这时恰逢一辆小轿车驶过,因刹车不及撞上了小阳,致其倒地受伤,周围人立即报警求助。 接报后,民警赶赴现场救助,护送小阳到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小阳为上颚粉碎性骨折,需要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7月中旬,佛山110和交警支队联合发布最新涉儿童交通事故数据,关乎每一个孩子。 数读涉儿童交通事故6~12岁儿童最易发生意外全市6~12岁的学龄儿童在儿童交通事故比例中,占一半以上。 ●2018年,18岁以下少年儿童群体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发生在暑期的交通事故警情占31%,其中7成以上受害人为6~12岁儿童。 ●2019年上半年,18岁以下的孩子当中,6~12岁年龄段儿童发生的交通事故比例仍在一半以上。根据近三年的事故分析,南海区涉及儿童交通事故占比为37.5%。 小学生下午4~7时出行最危险 ●全市涉小学生事故高发时段为16时至19时,涉中(专)学生事故高发时段为17时至23时。 涉中小学生事故原因是什么? ●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是在汽车盲区周围玩耍、马路上嬉戏、乱穿马路、不按规定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 ●中学生发生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是无证驾驶摩托车、不按规定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 民警支招 暑期交通安全“行”与“禁” 横过道路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应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在靠近车辆时注意不要走太近车头、车尾以及两侧等盲区,另外见到大型车辆转弯,请远离。 驾车出行 ●自驾出行前要提前对车辆的转向、制动系统及轮胎、灯光、机油、冷却液、雨刷器等进行全面检查。 ●要全面了解途经道路情况,不超员载客,不疲劳驾驶,避免在夜间行经山区公路。 ●驾车出行请系好“生命带”——安全带,教育孩子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或天窗外)。 大巴出行 可通过以下方法辨别所乘大巴是正规车辆还是“黑大巴”。 ●观察车辆有没有线路标志牌; ●查看车辆有没有包车合同; ●观察旅程的起点或者终点是不是车牌所属城市; ●关注微信公众号 “广东交警”,进入“粤行者”一键扫码验车。 防溺水 警情回放 三周内游泳场发生两起溺亡事故 即便是在正规泳场游泳,也切忌让孩子独自下水游玩。6月中旬至7月初,南海已发生两起泳池溺水事故。 其中7月7日,有市民报警称,西樵某村内泳场有人溺水晕倒。接报后,南海公安分局西樵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在游泳池旁发现一名溺水男孩,随即与泳场救生员对男孩进行急救,医护人员到场后也进行了紧急抢救,但男孩最终还是抢救无效死亡。 溺水男孩7岁,当天晚上,他跟着爸爸来到泳场游泳,后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独自进入游泳池,结果溺水身亡。 民警支招 孩子下水玩 家长要看牢 一是严防孩子私自下水或约伴游泳; 二是要带孩子到正规游泳场所游泳,切莫前往江河湖泊野泳; 三是下水前,要让孩子做足准备活动; 四是教育孩子学会自救本领,若孩子发现同伴溺水时,要向成年人求助,不要盲目施救。 五是要负起看管的责任,在孩子游泳的时候不要一直低头看手机等。 读好书 读几本好书“充电”是不少青少年度过暑假的另一种方式,但若不小心读到非法有害出版物,就会危害身心健康。如何分辨“文化垃圾”?如何向“文化垃圾”说“不”?让小编来告诉您。 警情回放 销售非法出版物 主犯被判5年 2017年6月27日,南海区文化体育局、市公安局南海分局、桂城街道宣传文体办等部门根据相关线索,对桂城街道一处销售及储存涉嫌非法出版物的窝点开展查处工作。 此次行动共查扣各类面向幼儿园和中小学生的非法出版物81万余册,并抓获嫌疑人7名。查获的非法出版物以各年级《黄冈小状元》为主,涉案货值超过1400万元。 该案中,李某买通正版《黄冈小状元》在广东地区印刷厂的员工刘某,第一时间获得正版《黄冈小状元》样书,然后在外省盗印,通过货运送到广东后向全国销售。上述嫌疑人的犯罪行为侵犯了著作权,扰乱了市场秩序,李某被判有期徒刑5年,并罚金50万元。 什么是非法有害出版物? ●含有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伪科学等内容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 ●含有淫秽色情、“粗口歌”等内容的音像制品; ●有害卡通画册、“口袋本”图书,不良游戏软件及网络有害信息等。 一起向“文化垃圾”说“不”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倡导绿色阅读。 ●学会辨认正版和盗版图书,抵制盗版,自觉购买、阅读正版图书。 ●拒绝进入“黑网吧”,自觉远离网络有害信息。 如何举报“文化垃圾”? 若发现非法有害出版物,可通过以下方式举报。电话举报:拨打市民热线12345或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电话86225158进行举报。网络举报:www.shdf.gov.cn(中国扫黄打非网)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杨慧 通讯员 张玲 钟显强 苏碧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