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区委全会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向全区发出“重振南海虎威,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的号召,空间格局再造和产业集群再造被摆在重要位置。 为推动空间格局再造,南海重点围绕“一环两站”,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新时代创新集聚区,以平台拓空间、促开放、招大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抢占发展先机;同时,积极推进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新城、广东金融高新区北延东拓;全面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将612个、18.9万亩村级工业园整合、改造成100个主题产业社区,努力以新空间格局抢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机。 接下来,“新时代南海家书”将从多个方面展示南海推动空间格局再造的部署、进展和成效。本期家书我们将聚焦南海村级工业园改造。 南海区的村级工业园占现状工业用地58%,这些低矮破旧厂房的集中之地,也是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藏身之地。因此,空间格局再造和产业集群再造,都需要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向存量土地要空间,优化升级城市布局,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南海区开展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多年,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接下来,南海将如何再发力、再攻坚? 村级工业园改造南海这样发力 大策划 建主题产业社区 以高起点的、大跨度的、全方位的“大策划”为指引,推动主题产业社区的建设。从全区培育“两高四新”产业战略出发,围绕区委规划建设100个主题产业社区的部署,高标准、大跨度、全方位策划村级工业园整治升级。 优政策 提升整治提升动力 以优化城市升级、 “三旧”改造政策为抓手,提升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动力。今年新出台《佛山市南海区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实施办法》,对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引入了联动改造、协议混合出让等创新性政策,将试点项目的奖励标准提高到50万元/亩,将微改造类试点项目纳入扶持范围,奖励标准为20万元/亩。三年来区镇两级累计共发放扶持资金1.87亿元,扶持项目12个。 大拆除 突破土地清拆整理瓶颈 以“大拆除”为突破口,破除土地清拆整理的瓶颈。《佛山市南海区2019年村级工业园拆除工作方案》提到,全区2019年要完成村级工业园拆除13620亩,并分解到各镇(街道)、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措施上,一是将扶持补贴措施尽量提前,为土地前期整理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加强综合整治与改造提升的部门联动,对准备实施改造升级土地整理的村级工业园,要通过环保、安全、消防等执法手段,依法打击违法行为,推动土地整理进程。三是加强服务意识,落实责任敢于担当,合理简化办理手续,切实加快土地整理步伐。 大投入 加快连片改造、混合开发 以谋划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大投入”抓手,加快推动大面积的连片改造、混合开发。组织专门的机构、专业的团队、专注的工作推动重点项目的进度。坚持公资带动、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和社会参与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打造改造标杆两点项目。积极用好自然资源部批准南海探索的工改工、商住用地和产业用地混合开发政策,加大对创新型产业用房的鼓励和扶持,为打造产业社区创造有利条件。 整治提升成效显著 升级改造 全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共4批60个,总面积2.45万亩,其中200亩以上的连片改造重点项目1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790.89亿元。已启动试点项目36个,面积1.47万亩,拆除土地5119.7亩。已完成试点项目9个,完成改造面积350亩,建成厂房43万平方米。 环保整治 村级工业园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已累计完成432个,占比63%;区镇共建集中治污示范项目,桂城红木行业绿色服务中心项目完工投入运营,九江家具集中喷漆中心已基本完成设备安装,预计六月投入运行。 安全整治 村级工业园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已全部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 亮点项目点面开花 一批重点改造提升项目取得实质成效。9个已建成的项目进驻企业42家,预计年新增产值9.1亿元,以“两高四新”为目标的产业业态逐步形成。其中桂城天富科技城建成12万平方米新厂房,引入汽车检测、机器人、传感器、医疗器械等超过30家科技企业;丹灶食品园引入食品生产企业8家;丹灶镇大金智地项目已引入佛山市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共进驻企业7家;罗村新光源基地二期引入企业12家。 一批超过500亩的连片改造重点项目按计划启动。区镇公资合作的中兴新城、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听音湖片区拓展区等项目改造投资方案已报区政府同意,狮山风梅岭工业园土地整理已进入村民表决阶段。大沥创客小镇、桂城平南合记围、五福围项目已确定项目整理人。 六种模式探索成熟 1 区镇公有资产出资改造模式,由区或镇公有资产全资推动改造,如桂城街道天富科技城。 2 镇村联合改造模式,镇公有资产与农村集体合作推动改造,如九江镇上东工业区。 3 村集体与运营企业合作模式,农村集体完成开发后引入运营企业统一管理,如桂城街道扇面工业区。 4 集体自主改造模式,农村集体统筹推进改造,建设物业、自主运营,如大沥镇沥北湖马工业区。 5 企业自主开发改造模式,由园区自行统筹推进改造,建设新型产业载体,如丹灶镇食品生产园区。 6 社会资本参与改造模式,社会资本全资推进改造,如大沥镇全球创客小镇项目、狮山镇罗村朗沙上沙里围工业区改造。 典型案例 天富科技城:旧钢铁市场崛起科创产业新高地 在南海区桂城夏南二工业区,有一个被珠三角各市学习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明星项目——天富科技城。 2014年以前的天富科技城,还是一个旧钢铁市场,产业低端,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2015年,该地借力三旧改造政策,开始改造升级。桂城公资办下属公司对该地进行规划和整理,将该项目定位为一个集生产、研发、办公、应用、生活为一体的都市型产业园区,以租金优惠等吸引高新科技企业进驻,成为科技型创新产业的新集聚地。 天富科技城占地约80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投资额约2亿元。项目设计为4栋工业式研发大楼,配套1栋创客公寓。项目分两期开发,首期建设工业式研发大楼(2、3号楼),在2016年下半年已交付使用;二期建设创客公寓(5号楼)及工业式研发大楼(4号楼),均已封顶,下阶段将进行室内工程,计划2019年下半年交付使用。其中,创客公寓楼高8层,其中6层为公寓,2层商业配套,约1.5万平方米,将为进驻企业员工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 目前,已完成的首期2、3号楼,一经交付,受到企业广泛关注,已成功引入二十多家涵盖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机器人、智能家居、防灾应急、纳米新材料、LED、汽车新能源检测等领域的科技型企业进驻,2017年开始已陆续投产。同时中国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也已与桂城街道达成进驻协议,首批项目已于2018年落户天富科技城三号楼。 天富科技城的落成使用不但改善了夏南二的村容村貌,引入的科创企业推动了桂城实体经济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空间格局再造和产业集群再造的融合之路。同时,该项目也带动让夏南二的土地升值,提高了村民收益。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李华通讯员 陈倩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