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定为芒种节气,2019年的芒种是6月6日。所谓“芒种”,“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大麦、小麦等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迫切;“种”字,是指谷黍类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广东有农谚言:“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移栽植物)”,农民此时的田间生活非常忙碌。 芒种过后,往往气温较高,空气中湿度增加,广东逐渐进入了难熬的“桑拿天”。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上班族来说,湿热环境中,人易疲倦、萎靡不振。随着“湿气”的加重,大家更加应该注意饮食健康以及增加适当的运动。其中,养生保健重在除湿,以清淡、祛暑湿的食物为主。吃苦、饮酸、食粥、清补、静心是芒种养生的特点。 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可适当多吃,譬如扁豆、薏米、冬瓜,还有水鸭。夏日面对大鱼大肉,不少人连动筷子的兴趣都没有。但如果一点肉都不吃,身体也会吃不消。这时最好的选择就是鲜嫩肥美的鸭肉。它营养丰富,能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特别适合上火的人食用。但是,若然皮肤痕痒、身体有伤、腹部疼痛以及正在感冒,就不要过这顿嘴瘾了。 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作用的食材,比如莲子、百合、太子参、沙参、玉竹、银耳、雪梨和海底椰等,都值得推荐。乌梅、山楂、葡萄、猕猴桃、番茄、菠萝,也因为其酸味能够敛汗祛湿,适当食用或榨汁饮用都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 一些苦味食物有解暑功效,苦瓜、莲子、芥蓝、荞麦等可适当多吃,对身体大有裨益。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度过酷暑,今期将重点推荐冬瓜荷叶汤,以及做法特别的灯芯球煲白粥、番茄炒蛋。苦瓜蚝豉扇骨汤、绿豆汤、金银花露、菊花茶亦是时令汤品饮品,不少家庭都已经开始喝起来了,在此就不再赘言。 需要注意的是,夏天易患感冒,出现流涕、鼻塞、打喷嚏甚至发热、头痛腹泻等症状。要提醒各位街坊忌食油腻、黏滞、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饭、油炸食品、海鱼,慎用人参及冬虫夏草、鹿茸等温性补品,少吃或不吃羊肉、狗肉。另外也忌过度进食冷饮。 推介菜式 冬瓜荷叶汤 做法:冬瓜洗净,切成块状;将炒扁豆、薏米、莲蓬、飞好水的扇骨一起放进瓦煲;加适量生油,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个小时。熄火前15分钟,加入荷叶(湿荷叶或浸泡过的干荷叶均可),调入食盐即可。 推介菜式 灯芯球煲白粥 做法:大米洗干净放适量清水,放入灯芯草,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有条件的建议加入新鲜的荷叶嫩芽,荷叶刚长出来的芽质地非常细嫩,带有淡淡的清香味,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而且它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建议将嫩芽先飞水,这样就可以去掉它的苦涩味。 统筹 /珠江时报记者 邓海莹 文/珠江时报记者 戴欢婷 苏绮玲特约通讯员 陈志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