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同时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之一。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这时草长莺飞、柳暗花明,也是农民春耕的大好时节,因为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后来,清明节逐渐和寒食节相融合,在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祭拜祖先的同时,清明也是一个踏青赏花的好时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传统礼俗主题,自古流传至今。期间,人们插茱萸、插柳、吃艾糍、植树、放风筝等。 统筹 /珠江时报记者 邓海莹文/珠江时报记者 戴欢婷 梁雅诗 特约通讯员 陈志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