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引导广大新佛山人以阳光心态面对人生、以辛勤劳动创造生活、以感恩情怀融入社会。 ——市委书记鲁毅调研南海时说 人物档案 姓名:潘健章 身份: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主任,南海九江企业家 事迹:作为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他探索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试点项目,帮助广西上林县的贫困发生率大大下降。如今,这个带着南海扶贫品牌特色印记的项目,正为越来越多地区的贫困村带来新的希望。在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他获得了“创新奖”。 感言:作为一名党员,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在做好本村的公益事业外,也为更多贫困地区的群众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2018年10月17日,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首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南海区企业家潘健章获得了“创新奖”,并在会上作了先进事迹报告。 这几年,潘健章多了一个让他无比骄傲的身份——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主任。在他探索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试点项目带动下,三年多过去,广西南宁上林县的贫困发生率从20.71%下降到12.21%。 鞋企老板有个“扶贫心愿” “其实我一开始是在九江做鞋企的。”潘健章笑着说。作为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他一直渴望能有机会为贫困群众做点事。2010年,他当选为九江镇河清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后来,机缘之下,他认识了一名在福建开展扶贫工作的同学,并在2014年成为了福建蓉中扶贫培训基地首期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导师。 但潘健章想做的不仅仅是导师,于是他开始探索更多扶贫的路径。广西有个国家级贫困县——上林县。2014年底,伴随着南广高铁的全线开通运营。在这样的机遇下,2015年7月,他满怀激情地前往上林。 刚到上林时,潘健章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干什么”。“当地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而九江镇正是‘中国淡水鱼苗之乡’,两地有产业发展的绝佳切入点。”找到了方向,潘健章马上行动起来。他一家一家地上门游说九江的水产养殖大型企业去上林投资。 然而,因为村民的不理解,建设用地又出现了问题。潘健章拉上当地的村支书,挨家挨户地做工作,给村民们算养龙虾与种花生种玉米的经济账。几个月下来,基地用地问题也解决了。 很快,潘健章牵头成立了广西澳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了上林县首个澳洲龙虾高值渔养殖示范孵化基地。基地不仅吸纳了40多户贫困户前来长期务工,让他们每年增加了3~4万元的收入,而且还带动了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去年每户分红5000元以上。 当地的贫困村群众从怀疑、警惕,渐渐变成了信任和感激。现在村里谁家有喜事,潘健章一定在邀请名单中。至今,这个示范基地在上林孵化了超过20个淡水养殖合作社。除了淡水养殖外,上林如今还涌现出养猪、养鸡、种植等扶贫产业,充分带动贫困户融入产业化链条,促进长期稳定增收。 培育致富带头人增强“造血能力” 在上林的扶贫产业发展起来后,潘健章又开始思考如何帮助上林县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在蓉中的经历启发了他。2015年9月,经国务院扶贫办批准,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在南海区九江镇河清社区成立,潘健章出任基地首任主任。 通过在南海建培训基地、在南宁上林建产业孵化基地的“双基地”培育方式,潘健章探索了“致富带头人培育跟着产业培育走”的“双培”模式。为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他还把已经上了轨道的鞋企交给团队管理。 培训基地首期开班时,上林筛选了97名学员。基地安排创业导师上各类创业课程,带他们到佛山的龙头企业参观学习、实训,以及宣讲党的扶贫政策、带贫的意义。 “学一个月就能创业了?”一开始,学员们都将信将疑,苏达谋就是其中之一。为消除学员创业的后顾之忧,潘健章提出了统一提供种苗、统一免费培训和技术服务、统一标准化生产管理,以及保价收购、保险分担的机制,让学员信心大增。 培训结束后,苏达谋马上开始创业。期间,潘健章又帮他规划设计、协调土地流转,联系金融机构货款,协调落实政策性奖补等。如今,苏达谋的生态种养合作社吸纳了贫困户71户285人,去年他的合作社销售额达800多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带贫能手。 2016年以来,潘健章带领基地为上林县培育贫困村致富带头人303人。其中,有216名学员已成功创业或正在创业,创办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173个,成功打造了西燕镇岜独村蛋鸡养殖基地、三里镇云姚村扶贫产业综合示范园等一批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全县6000多户贫困户参与特色产业项目,其中有5000多户实现增收脱贫。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了,致富带头人队伍也培养起来了,但潘健章觉得这些还不够。他想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身为一名党员,潘健章深刻感受到党建带动的重要作用。于是,他牵头创建了上林县首个扶贫产业协会党委,成立了10个合作社党支部。每期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也会成立临时党支部,旨在培养和发现一批党员致富能手。 通过实施“双培育”工程,贫困村的基层党建也得到了大大的促进。至今,上林县有35名致富带头人光荣入党,32名致富带头人被选为村“两委”干部,6名优秀创业致富带头人担任贫困村党支部书记。 3年来,潘健章频繁往返于佛山与上林之间,高铁里程达数万公里:“最忙的时候,我只能两个星期才回家一趟。”但投身脱贫攻坚,为广大贫困户脱贫奔小康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潘健章感到万分自豪。 如今,在南海九江的基地里,学员除了来自广西上林,还有广东湛江、云浮、韶关,广西百色、河池、贺州、四川凉山以及贵州毕节等地。未来,这个带着南海扶贫品牌特色印记的项目,正为越来越多地区的贫困村带来新的希望。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李翠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