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海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要从六个方面入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后,咱们的农村会更美,农民的生活也会更好! 3年取得重大进展 5年见到显著成效 10年实现根本转变 到2020年 南海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22年 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健全; 到2027年 乡村振兴取得战略性成果,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产业振兴 2018年全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项目增加到60个,今年年内基本改造完成的项目增加到7个,启动3个以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累计完成环保专项整治431个、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任务685个,实现复耕复绿面积600亩。 2027年,60个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基本完成,工业园创新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人才振兴 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 深化基层组织带头人培养计划,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建立书记储备人才库。探索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轮岗制度,加大书记在不同村(社区)及镇(街道)机关交流任职力度。 实施“两委”干部提升和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两委” 干部储备人才库,建立经济社社长助理制度,加快青年人才 成长。 实施基层万名党员骨干培养计划。 文化振兴 构建覆盖城乡的智慧图书馆服务网络,争取5年内实现全区每1.5万人就拥有一个小型图书馆的建设目标。 加快推进30个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到2020年,全区所有行政村100%参与文明村创建,全区文明村镇覆盖率达98%以上。 生态振兴 2020年年底前,全区80%以上行政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 2021年年底前,实现全区村庄污水处理全覆盖。 2020年年底前,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 2022年年底前,全区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2027年全部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以上标准。 组织振兴 持续强化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建立健全全村(社区)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在资产交易、财务支出、股权管理、股红分配及重大经济决策审批备案制度。 优化公共服务,鼓励各镇(街)探索撤并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行政服务窗口,设置自助办事终端,推行“无门式”网上办事。 建立健全村(社区)各类组织权责清单,减轻村(社区)负担。 治理有效 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监督约束和联合惩处机制。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到2020年,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 南海农村 威水史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南海人勇当改革先锋,推动“六个轮子一起转”,一大批农民“洗脚上田”,推动南海快速完成了工业化,成为全国农村发展的典型。 上世纪90年代,南海人把市场经济引入到农村管理,以股份制来改造合作制,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被称为“南海模式”,掀起全国“农村学南海”的风潮。 近年来,南海承接了多项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推行了“政经分开”“股权确权到户”等一系列改革,多项改革成果被中央采纳,上升为国家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南海成为向全国展示农村改革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 南海还是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区,承担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三项改革试点任务,这三项改革将在今年年底收官。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