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凯淇 一 千年古驿,但凡上了年纪的本地人都应该对官窑圩有点印象吧? 一条三板青石铺就的“十里长街”在官窑街头一直延伸到七甫。 长街呈东西走向成“一”字形,坐落于沿河的南堤基上。 长街上杂货铺、凿石匠、茶楼、邮铺、驿馆……各式店铺林立,圩内人口过万,繁盛一时。 如今,长长的“三板石”早已不复存在,路两旁的店铺依然驻守着,恍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风烛残年之时,仍然拄着拐杖痴痴地守候着,守候着远方游子的归来。 二 小时候,在官窑医院退休的爷爷常常带着我和弟弟,沿着家乡那一条弯弯曲曲的河堤一路走,从迎阳门进入,沿着东头黄,沿着这条古老的长街,穿过白衣庙,走去趁官窑墟,去街饮茶。 那时候,饮茶是靠数碗数碟计数的,趁墟是让人开心的事情。 那时候,经营店铺的人总是淳朴好客,无论是理发店还是打棉花的店,或者是糖水铺…… 那时的车水马龙,更多的只是那熟悉的永久和凤凰牌单车。 当年打银打金的这一间首饰店,我可曾驻足? 当年阿婆拿出珍藏着的几个袁大头去打制几条银项链给表哥表姐和我们,是否就是来帮衬的这一家? 三 瑶头,七甫旁边的瑶头,著名的金山古寺脚下的瑶头,正宗的官窑的窑头! 长街上,那小阁楼上斑驳陆离的雕花和生漆招牌,那一扇扇古老的栅门趟栊门、门楣上依稀可辨的招牌地址,既见证着当年岁月的繁盛和历史上的辉煌,也是无声地述说着岁月的无情和沧桑。 屋檐上摇摆不定的野草述说着无处安放的寂寥和荒凉。 一座座废弃的老屋、一扇扇紧锁的大门,那红砖墙上张牙舞爪的飞榕,反客为主地成了一道招摇的风景。 时光匆匆,蹉跎了岁月,一晃就是数十载光景。 两个女儿都比孩提时候的自己还要高大了,自己年少时代所有的一切徒剩追忆。 哦,十里长街,古道悠悠,岁月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