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剑平 在很多人看来,白玉兰也许是很常见很普通的一种观赏性植物。说实话,白玉兰第一次引起我的留意,是在几年前游览北京故宫的时候。 这一天,正是春寒料峭。在故宫游兴正浓的我,猛然发现,有几棵10米上下高的树傲立庭院,雪白的花朵含香怒放,在北国的早春,能见到如此花开满树,的确有些幸福。靠近了花树,令人奇怪的是,我发现这些树只见花儿朵朵,却不见树叶片片。微风中,洁白的花很有动感。在蓝天和红墙的衬托下,这些花朵就像一群栖息于枝头的鸽子,当一阵微风过来后,花朵又在轻轻地摇曳着,像是谁惊动了这些白鸽,让它们摆出“月出惊飞鸟”的姿势。我是有些不敢高声语,恐惊“树上鸽”的感觉,只好默默端详着眼前这些从未见过的树和花朵。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展翅欲飞的“白鸽”,就是白玉兰花。 在白玉兰前,我惊异于花的洁白与清香,黝黑的枝枝丫丫的质朴与自然。虽然我后来知道白玉兰的花色,除了白色,还有粉红等颜色,但我更喜欢花的纯白,那种纯洁无邪、一尘不染的白。无怪乎清朝咸丰皇帝在故宫见此情景时,也禁不住赋诗盛赞白玉兰呢:“咸茗馆前三月半,”。我想,你是不是也觉得,见着白玉兰,就像见着衣袂飘飘、楚楚动人的白雪公主呢? 很幸运的是,白玉兰并非是深锁红墙人未识,是只能在紫禁城内成长的深宫美女。白玉兰早已自由地走上民间,像邻家少女般随处可见。 南国春来早。在我家楼下,踏入二月,小区花园已是枝繁叶茂。也许是人们选择花草种植的原因,这时候盛开的花种并不多,只有大叶紫荆和白玉兰。在婆娑绿树之间,大叶紫荆的花需要绿叶的扶持,寒意袭来时,似乎缺少一些勇气和责任的担当。若果下些骤雨,紫荆花便有些憔悴,令人心生怜悯。可是那几株白玉兰,俨然是春天的主人,花开得很是灿烂,花骨朵的姿势更多的是昂首向上,有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定和孤勇。这时候,叶子还没有长出来,若不是花开的日子,我很难看出白玉兰蕴含的勃勃生机。据说,白玉兰有很多别有意蕴的别称,比如迎春花、望春、应春花、木兰等等。这也许就是它不惧寒风,争先恐后地出来迎接春天,装扮春天的原因吧?它的其一别称木兰,它在寒风骤雨中的坚守,竟让我想起南北朝的著名辞赋《木兰辞》了。 我总是觉得白玉兰高洁,但又质朴、低调。在我家楼下,乍看起来它是那样的普通,那样的平常。树皮是深灰色,粗糙开裂;树干也不算粗壮挺拔,叶子也很常见的那种。但在我看来,它是早春来临时最早开花的那种花木,花开时节往往是万绿丛中一点“白”。当然,花色也有桃红色的。那时候,白玉兰树的绿叶还蜷缩着没长出来呢,它就抢先一步地开了,仿佛要捷足先登,为人们早早报送春天来临的喜讯。可是,等到某一天,花开花落花满天的时候,我才发现,白玉兰树下,洁白的花瓣已落了一地。而那些枝丫上也终于长出了嫩叶,并且很快地绿树成荫。这时候,在我的印象中,白玉兰树不再是“羽衣仙女纷纷下”的繁花朵朵,而是“绿叶扶疏自结阴”的郁郁葱葱。难道,为人们早早迎来了春天,它就要低调地退居二线? 花开时悦目惊艳,清香怡人;花落后满树碧绿,青翠欲滴。白玉兰,是大自然中百看不厌的一道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