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笔塔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重点

第03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2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早晚游走城市间

    ◎杨年辉

    在桂林的某一个夏季早上,我站在一条拦河低坝上,河面刚没过我的脚踝约半个巴掌。那时候的晨晖还很柔和,河面甚至还有丝丝缕缕的薄雾,我一时沉迷在城市的恍惚中。不经易间,一个素面白衣的女孩,就从我的身边飘然而过。她听着耳机,神情怡淡,白生生的小腿浸在清水中,踏起的小浪像花朵一样在身后绽放。很多时候我在想,我怎么忘了去看,她的侧边,是否也有一个娉娉婷婷的女孩,裹着一团音乐,在身下清清浅浅的水中,飘然而过。等回过神来,却又见得对面飘来一面竹排,干净的竹面上只是三两把工字凳,上面坐着长裙拖曳的两个美女,撑着花伞。着黑衣的撑排人,拖紫裙配青衣的美女,在如镜的水面上摇曳而过,正是入诗的画面。

    那个时候,我刚走过桂林的大街小巷,吃了三次早餐。第一次吃的时候,是一个小巷,看见周围是一片住宅区,我想这应该是比较正宗的桂林米粉,于是进去。叫了一两分量的,在服务员奇怪的目光下,让自己的味蕾接触了在桂林的第一份米粉。然后再走了两条街,发现有一间米粉店,门牌起得好,还号称是什么连锁店,于是又走进去要了二两米粉。再走了三条街道,发现有马肉米粉店,就进去看,看到居然一份米粉是分六个小碗装的,于是也叫了一份。从店里出来后,拖着一肚子的米粉、花生、酸豆角、酸笋和牛肉马肉,步履艰难,见到旁边有河道,也下去走走,于是就见到上面的景观。

    总是在城市的早上或者晚上,会触及到这个城市的灵魂。不知从哪次旅游始,我养成了在旅行社规定的时间里早起的习惯。刚开始是自己一个人,然后是与好友一起,在城市的晨昏间行走着,期待着与城市美丽的碰撞。

    在上海,导游说九点集中,我和同行的石泉兄弟,六点多就出了门。也没什么目的,顺着大街一路走,走过一个集市,吃了南京的名吃鸭血粉。在一处街角,又排队吃了上海的生煎包子。甚至走进小巷深处,进了别人的家,看上海市民的小房子,也排队体验了上厕所交费的经过。两人一路走,随心所欲,让自己的心神放逐在这异地他乡。看到有点不同的地方,就凑过去看,见到有点特色的食品,就买来尝。让他乡的胃,填满了本地的美食。看看时间到了,才打的回集中地。

    在西安,一大早和同行的黄伯起身,打的去西安旧街区,吃了一份羊肉泡馍。那汤面是由羊杂、羊骨熬成的,看起来是乳白色,味道浓郁。浓汤羊杂脆馍,很多年后都令我怀念不已。我们南方的面店也有羊肉泡馍,但汤清如水,味道是由调味料调成的,只能说是味觉的欺骗。刚吃完,顺着街道行走,就又见到一家驴肉面店。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那驴肉泡馍,在想象中就令人向往。于是,年老的黄伯又陪我疯狂了一下,两人再叫了两份驴肉面饼。吃完在西安老城区很普通却让我们这些外乡人赞叹不已的面饼,我们沿着老街道漫步消食,一直到旅行社集中时间。

    在兰州,同事们傍晚约定去酒吧消遣。我又是独自一人,去了兰州的一条美食街道,期待着兰州的美味与我的味蕾有美丽的碰撞。在兜了几圈后,叫了当地最大众的食品,酱羊头配啤酒。啤酒的名号早已不记得了,只知道自己在微醺中,品尝着羊头肉和当地小吃,听着周围的异乡口音,一时恍惚中,浑然不记得身处何处。第二天一早,和同事廖美珍又去街道寻食,又是先后品尝了街头的多种小吃,然后在靠近火车站的一家面馆里,吃了正宗的牛肉拉面。

    早已不记得是在西北哪个城市了,也是一大早,自己沿着街道,漫无目的地行走。走了很远的地方,在一个街道拐角处,吃到了我曾吃过的最香的酸牛奶。酸牛奶的表层似乎由热油烫过,集韧香软滑于一身,吸一口,溜溜流动的嫩滑侵占了我的味蕾,甚至包裹了我的半个灵魂,让随后一路行走的我,还沉浸在那股味道中。

    在河南开封,导游带我们去包公的府邸。就在车上,我看到一个小摊档,上面写着本地小吃,羊肠汤。记得地方后,就在包公的府邸里匆匆一逛,然后迅速走回刚才见到的摊档,然后照着本地人的吃法,叫了一大碗羊肠汤美美地吃了起来。汤面乳白,明显是老汤熬煮出来的。肠子似乎是生肠之类的,参杂着各类羊杂,上面洒着绿色的香菜。一大碗汤,也喝得我醺醺然。和本地人聊着天,俨然自己也在本地居住了几十年。

    是在大连吧。又是一大早,我辗转在大连的街道上,问了晨练的人,然后去了海边。在海边的礁石上,静静地看着潮流伏涌,日出天地间,早起垂钓的人们,以及在海滩上嘻闹的游客。金色的阳光,深色的礁岩,蓝色的大海,海风拂动的各色衣裙,追逐的孩子脸上跳跃的灵气,构成了一种让人迷恋的安闲与舒适。在那里,只是一个早上,却似乎让自己过了一辈子。等到伙伴们赶来,我却是在海滩上把自己的鞋子都走坏了。

    顺着自己的眼睛走,于是在导游之外,我寻访了桂林的乡下大竹,住在竹排上的渔家,走过云南丽江的古居深处,登上西安的钟鼓楼。随着自己的味蕾走,于是海南的五指山皇帝大餐,北京的全聚德、功德林、都一处,黄山脚下的干菜肉饼,云南丽江纳西族的糯米肉肠,东北的炒松子,山东的卷饼,都收藏于记忆中。

    就这样,一路的行走,伴随了一路的早起,在同伴们的大睡中,我试图用自己的视角和味蕾,尝触城市的真正风景和味道,让自己的回忆有个立体的形象。我来了,我看了,我吃了。

    然后在生命的某个瞬间,让这段回忆温暖我的人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