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佛山高新区(狮山镇)通过充分发挥“双研三联"机制作用,积极动员多方力量,依托“三社联动”为抓手,以专项社会服务购买和公益创投等形式,面向长者、青少年、新市民、残障等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项目或活动。 事实上,佛山高新区(狮山镇)目前正坚持以“党建引领社会服务发展”的思路,致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民生需求为导向、政府推动为核心、民间运作为动力、产业工人与社区居民参与为活力”的社会协同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11月10日,佛山高新区(狮山镇)延续往年展示交流方式,在官窑、小塘、罗村、大圃四个社会管理处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设置62个服务展位,以“创新·融和·共建”为主题,诚邀全镇人民共同见证与体验2018年社会服务成果。 “2018年我们共投入约1600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近70个社会服务阵地、购买近50个专项社会工作服务,资助44个公益创投项目,搭建起了服务类型多,覆盖地域广的社会公益服务体系。”狮山镇副镇长潘裕辉介绍,目前佛山高新区(狮山镇)打造了“个案管理服务中心”、“社区戒毒康复”、“职工·家”、“社区幸福院”、“新型特色社会动员”等系列品牌项目,致力实现狮山社会治理成果共享。 》现场 ■罗村:社区集体展示美丽乡村建设新成果 “年初九,行花街,大人小孩,乐呵呵……”当天现场,联星小学学生带来的《花灯莲心》表演,将本土花灯融入舞蹈中,拉开活动的序幕。“说起罗村当地美食,必定提起朗沙沙口笋,清爽无渣,每年都吸引了市内外不少美食老饕慕名而来。”随后,芦塘社区、朗沙社区、璜溪村等导赏员逐一登场,为现场观众介绍美丽乡村风采。 事实上,佛山高新区(狮山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着力点,通过在芦塘社区、朗沙社区和高边社区璜溪村开展对乡村历史文化的保育、本土志愿导赏员的培育等社会服务项目,助力狮山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例如,芦塘社区以“寻本溯源·德耀芦塘”为乡村振兴主题,以“孝德”为品牌,以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三美一优”)为目标,建设一个宜商业、宜居住、宜观光、宜旅游的“美丽芦塘”。 除了动员村居外,佛山高新区(狮山镇)搭建了一个“社会动员网格”,以专项社会服务项目购买、公益创投、慈善会创投、社会公益力量资助等多种形式推动镇内社区社会组织、义工组织、专业机构、高校社团、企业社团等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并形成了“校企联动”“校社联动”“社企联动”等全域覆盖、立体联动、全员动员的社会动员网络,有效推动社会治理共治发展。 ■小塘: 特色社区服务引人关注 当日,小塘辖区共有28个社会服务展位进行服务展示,为市民带来多种形式的服务体验。来自社工机构、高校社团、义工组织、企业社团等社会公益组织开设近30个公益展位,包括“长者服务”“青少年家庭服务”“司法服务”“医疗服务”等六大类服务项目的展示和咨询,各具特色。 在狮山小塘的活动现场,社区幸福院、敬老院及居家养老服务展位以“长者生活体验”“怀旧经典金曲高潮连连看”等互动游戏,吸引不少市民参与。“我经常看到社工、义工们服务市民的身影,如义诊、义剪、义修活动等,社会服务值得我们关注、参与。”市民麦姨表示,现在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担任自居楼楼长,为大家服务。 除了公益展位项目外,小塘社会管理处食品安全委员会、小塘社会管理处消防办、小塘综治信访维稳办、狮山环保职能部门等亦在现场设摊,开展宣传体验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咨询。 ■官窑: 社工各出奇招展风采 当日,来自官窑片区的24个参展组织以特别的形式展现各自的服务风采,其中包括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企业及员工服务、医务服务、残障服务、自组织培育、禁毒服务项目等。各个公益服务展位准备充足,共同为展示2018年度的服务成果各出奇招:有展位进行公益服务知识问答,让居民对专业服务的了解更为深刻;有展位将服务与展示相结合,让群众在体验中感受服务,参与服务。 除了由各个展位带来的服务体验外,活动现场还设置官窑文化展示区,让居民通过猜谜的形式了解官窑文化,促进市民,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对官窑文化的了解。短短两小时的服务时间,合计超过400居民参与活动当中。 据今年统筹官窑分会场的工作人员陈嘉文介绍,与去年12个服务展位相比,今年展位数量翻倍,增至24个。随着今年各村居幸福院、敬老院项目的成立,长者服务成为本年度最大特色亮点。除此之外,自组织培育板块,从往年的由社工主导、逐渐成长,发展为今年由其骨干成员自我统筹、自我管理的新模式,标志着培育组织开始迈向成熟,也反映了越来越多高效的培育组织积极融入官窑片区社会服务的发展行列。 ■大圃: 动员居民为社会治理“发声” 大圃分场特别设有“新市民融入+社会服务展示游园会”等摊位展示,摊位结合近年来狮山镇的新市民政策、环境促进新市民群体的融入,赞扬新市民群体为狮山社会建设所发挥的作用和贡献的力量,协助新市民们加深对新市民政策的了解。新市民黄女士表示,狮山是一块福地,不仅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充满人情味的社区环境,我们一家决定在这里安家。 大圃分场专门设置“社会治理 我有话说”、“聆听社情民意”展位,让居民现场扫描反馈民情、表达民意,畅通居民社会治理的“发声”渠道,在场的青少年、新市民、长者等纷纷为共建大圃美好社区出谋划策或表达对美好社区的期望。居民们提出“以服务为基础,发掘社区的内生力量”、“希望多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美化社区”等百条意见。 》案例 社区幸福院建设长者幸福乐园 在老龄化程度日趋严峻,养老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佛山高新区核心区狮山镇以“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模式满足长者的不同服务需求,引导家庭、社区、机构责任共担。2018年度全镇近20个社区幸福院投入运营,极大地促进了家庭功能的发挥,并在活化社区资源共同服务长者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罗村社区幸福院由佰乐社工服务中心承接,项目通过“3+X”(社区+志愿者+爱心商家)模式,打造天台农场——罗寨孝满园,遵循“自然、健康、可持续”理念,集种植展示、自然生态教育、社区特色活动于一体,通过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公共空间管理和运营,开展农耕体验、种植互助、自然教育等活动,并将劳动成果送到罗寨长者饭堂作健康食材,回馈长者。 树本职工·家 新市民温暖港湾 狮山围绕产业工人在文体康娱、能力发展和社区融入等方面的需求,以“社工+义工+员工”模式,建成“政府、企业、商会、社会组织、工人“五位一体”的产业工人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目前已在工业园区建设“树本职工·家(依托树本产业家园阵地)”、“新光源职工·家”、“北园职工·家”,“长虹岭职工·家”四大职工·家。立足于工业区的企业及职工所需,以园区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手法,设置有园区职工学院、自组织孵化与培育、职工增值服务,职工社会融入活动等,回应职工、企业、园区三方发展需求。 树本职工·家提供的服务既包括社区学院、社区活动、自组织孵化与培育等,也包括恒常开展的偶到服务,令职工们在这里不仅能够不断提升自我,还能找到家的归属感。 黄姑娘(化名),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起初只是看到“树本职工·家”开展美食小组,因兴趣而加入,在成为美食小组组员后,跟组员一起开展爱心美食探访活动,活动中她接触到一位失能老人与智障女儿生活在一间十平方米的房间,家里乱糟糟、空气不流畅、水电不通是她对这个家庭的第一印象。黄姑娘与小组成员一起整理老人房间,为老人送上了由小组成员一起包的云吞,老人特别开心,边吃边笑,还一直说谢谢。这一刻黄姑娘感受到家的感觉,让她坚定信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别人。 “双联系”社区戒毒康复服务 为探索建立“社区党委统筹,公众协同参与,专业机构支持,双联系推动”的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推动狮山镇社区戒毒康复服务深入开展,狮山镇于2018年选取罗村、芦塘、塘中、华涌等4个试点社区,开展“双联系”引领社区戒毒康复行动。项目以服务对象及其家庭为本,以回应需求、解决问题为目标,以社工、党员志愿者、熟人志愿者为纽带,以社区党委、直联团队、关爱团队为助力与后盾,以直联驻点团队禁毒工作联席会议为抓手,探索全面做实“双联系”社戒机制。 杨先生(化名)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去年12月开始社区康复。据介绍,杨先生平时内心封闭,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抗拒,不愿意接受上门探访,更是不愿意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开始时,杨先生拒绝大家的关心,在关爱团队锲而不舍的联络和关心下,杨先生终于愿意为关爱团队打开了家门,接受探访和帮助。根据杨先生的实际情况,关爱团队向杨先生介绍社区居委会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及积分激励方案的内容,鼓励杨先生多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多接触外界,并在过程中给予鼓励和肯定,协助他克服社区生活中的诸多顾虑。杨先生对关爱团队从抗拒到主动接受,并愿意打开心扉,主动地向社工沟通自己的情况以及聊家常,并愿意到社区幸福院提供志愿服务,积极地融入到社区中。 》声音 ●潘裕辉(狮山镇副镇长) 接下来,佛高区(狮山镇)将持续推进“服务型狮山”的建设,以回应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继续以社会动员的模式,推动狮山社会治理与服务“共建共治共享”。 ●王晓娟(南海区社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看到狮山的坚持坚守,也看到了狮山的探索突破,社会动员社区导赏员的培育从璜溪扩展到朗沙、芦塘、企业社会工作扩展到了华兴玻璃和乐家中国,在罗村一中开展的驻校社工项目得到香港乡亲的捐赠支持,慈善会出资支持社区项目创投,要以邻里中心为载体成立百姓民生宣讲团,双联系社区戒毒康复链接东软大学生话剧传播动员理念……培育骨干,培育社会组织,全面动员,服务往治理方向深化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统筹/何万里 撰文/摄影 何万里 吴泳 李福云 梁凤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