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刷爆朋友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树本周讯

第02版
佛高区情报

第03版
重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13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法集资危害大高息诱惑需警惕

    开栏语:近年来,打着“高科技”“做慈善”等旗号的各种金融诈骗、非法集资案件频频涌现,社会影响恶劣。为加强市民对非法集资类犯罪活动的认识,本期开始,南海区防范处置金融风险和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南海区处非办”)联合社区报开设“打击非法集资”专栏,以解读政策、揭露典型案例、刊登公益漫画等方式,为市民科普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科普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要件,具体为: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是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案例高额利率为诱圈钱2000多万

    从去年9月份起开始,某美容美发店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以高额利率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宣传总店资金雄厚,全国有上百家连锁店,诱导市民前去投资,导致不少市民与该美容美发店签订《充值返利》《合作经营合同》等协议和合同,并投入一定的资金。

    但今年春节后,投资者发现该店迟迟未开门营业,投资的高额回报未能按时到账。众人报警后,公安部门调查发现,该美容美发店非法吸收的资金高达2500余万元,其中大部分参与者为上班族,投入资金最少的为5000元,最多的超过100万元。

    南海区处非办提醒,非法集资团伙多打着“超高年化收益”“稳赚不赔”“投资国家项目”等旗号吸收公众资金,市民要认真甄别,不轻信“朋友”“熟人”,看好自己的钱袋子。

    非法集资举报方式:

    市民可向南海区处非办咨询或提供非法集资、涉金融类扫黑除恶工作线索。

    邮箱:Jrb_nhqcfb@nanhai.

    gov.cn

    电话:0757-86291661、0757-81232026

    撰文/杨世聪 通讯员 陆泳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