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这个新学年,很多孩子开始要适应身份的改变,他们能顺利衔接吗? 教育部提出幼儿园去“小学化”政策,佛山幼儿园与学校的幼小衔接是否有新变化呢?设立“幼小衔接月”能不能帮助学生顺利适应……这些问题,牵动了不少家长的心。笔者走访教育部门、镇内各中学、小学,为大家支招。 小升初 一连训练5天 汗水冲刷娇气 当秋风迎面吹过一张张稚嫩的脸颊,当阳光温和地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初一级新生新学期提前到来。8月27日起,狮山镇各个中学校园内身影攒动,初一级新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开始了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升级”。 本次活动8月31日结束,共五天,主要进行队列、跑操、匕首操、手语操等多项训练,晚上进行内务整理、感恩教育等。在教官的指导下,同学们用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拼搏的汗水冲刷掉娇气和懦弱,给新老师、新同学展现崭新的自我,成为人生道路上一道亮丽风景线。 教官说 让孩子懂得吃苦不怕吃苦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邀请佛山市青少年宫的教官队长晏金发执教。“现在生活条件比较好,家长也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所以就造成有些孩子连衣服都不知道怎样洗的现象。即使洗了,手腕力量不够,很难将水扭干。”晏金发建议,在升初中那个暑假,可以有目的地训练孩子,尤其是洗衣服、打扫卫生等自理技能,提升身体素质,为适应初中生活做准备。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训练,能够让孩子们懂得吃苦、学会吃苦、不怕吃苦,磨练出顽强的意志品质,强健体魄,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学习、抗压。”而对于心理辅导,晏金发认为,还是要以鼓励为主,多表扬他们做得好、比上一次有进步的地方,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同学说 太久不见家人有点想家 刚踏入初中生活,狮城中学初一新生成锦鹏非常兴奋。第一天认识了新同学、老师以及教官,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对未知的生活与学习充满了好奇,同时对自己的要求也高了。比如上课时,坐姿要更端正、更标准。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肯定比往常学习更辛苦。但是再辛苦也得坚持下去,熬过这一关。”成锦鹏说,初中后,晚上要在学校住宿,还是有些不太习惯,太久不见家人也会有些想家。不过,有老师、教官及同学们的帮助,就像一个大家庭,很温馨。 “这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大。比如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和意志力,更可以培养我们的拼搏精神。说实在话,第一天结束后,回到宿舍,每个同学的腿都很酸,我们就互相帮忙,你帮我按一按,我帮你拍一拍,舒缓一下。”狮城中学初一新生高睿棋说,爸爸妈妈很早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 老师说 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 “家长要相信孩子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只有放心才会让孩子更快地走向独立。”雷老师建议,家长要学会放手,不要太过于担心,没什么事,家长不要频繁地来电询问,因为开学之初,老师也需要很多时间观察了解学生。同时她要求,任何情况下,家长都不要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谈论学生的不足。 幼升小 家长要引导小朋友转变身份 新学年即将到来,“幼升小”成热议话题,前段时间,教育部提出幼儿园去“小学化”,对此,佛山幼儿园与学校的幼小衔接是否有新变化呢?狮山镇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佛山近几年提出幼小衔接的“十条措施”,设立“幼小衔接月”,让小朋友有充足的适应时间及衔接引导,帮助学生顺利适应。 教育部 幼儿园要去“小学化” 今年7月初,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幼儿园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对于小学则要求坚持零起点教学。 镇教育局 设置“衔接月” 引导学生 狮山镇教育局工作人员陈富瑜表示,佛山早在2014年便提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十条措施”,并将小学一年级秋季学期的第一个月设为“幼小衔接月”。今年会结合教育部以及省、市、区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继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目前已做好工作部署,将从9月开始对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等开展自查与摸排,违反相关规定的需要进行整改。”陈富瑜说。 在“衔接月”内,学校要对课程、教学模式、活动常规等方面制订衔接措施。“在确保国家规定课程以外,学校可结合学生兴趣,开展多形式活动、校本课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陈富瑜说,“衔接月”内学校不得安排书面家庭作业,要加强与家长沟通,班主任与每位家长需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单独交流。学校可根据学生的适应情况,适当延长“衔接月”时间。 相关教育人士表示,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在没有知识储备的情况下难以跟上小学节奏,其实学校已安排好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适应和过渡。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注重做好小朋友的心理疏导,尤其在幼儿园期间不宜参与过多超纲的教学培训,以免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支招 “幼升小”家长要做好这些准备 不知不觉,开学的脚步已经临近。家长们有没有被孩子的“开学综合症”所困扰?心态调整好了吗?有没有为孩子们做好迎接新学期的准备? 尤其是对于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小朋友们来说,他们即将迎来崭新又充满挑战的新生活。家长们,大家都准备好了吗?笔者邀请狮山镇教育心理社工陈翔期为大家“支招”。 1生活节奏上的准备 一年级小学生的父母,一定要提前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时间节奏作出新的安排,力求“准时接送”。对于孩子来说,小学还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每天放学,一站到校门口就能够看见父母迎向自己的笑脸,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欢喜,孩子往往就会兴奋地和你分享他一天的校园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2让入学更有仪式感 有的家长习惯称呼孩子的小名。从即将升入小学开始,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称呼孩子的大名。告诉孩子,你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你会拥有学籍卡、学生证——也就是说,你将会拥有你的第一个社会身份。这是对你的尊重,更是认可和期许。孩子,从名字上你就是独立的,你将是一个独立的人。 3生活习惯上的准备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状态,兴奋、紧张、好奇……多种情绪产生;他们尤其需要按时作息,晚上的休息时间要在9点以前。 4管理孩子课后的安排 在一年级,孩子的家庭作业量会很少,甚至没有书面作业;但是,我们每天仍然需要留出最少30分钟的时间,关注孩子当天的学习和校园生活,帮助他们逐步融入校园生活,在学习上温故知新、总结方法、循序渐进。 5学习用品的准备 家长们在开学前和孩子一起准备学习用具,不仅是为小学生活做物质上的准备,也是为孩子进行入学心理建设的一种方式。 6和孩子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一年级孩子的学习过程,需要家长的参与。孩子刚刚暂别了任情任性、恣意玩耍的幼年,进入小学校园,不适应是必然的。这时候,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也是他们进入人生新阶段所需要的。 7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有运动进取型,有书香沉静型,有欢乐搞怪型,也有宽厚沉稳型……父母的气质类型相宜相彰或者互相磨砺着搭出了一个家庭气质的基调。然后孩子带着自己的天生气质加入其中,带来冲击的同时,更多地是在被熏陶,潜移默化。 8大家里营造阅读氛围 如何在家里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氛围?第一是家里有书,有适龄且符合孩子兴趣点的书;第二是父母读书,手不释卷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爱上阅读的最好理由;第三,最好还能有阅读的硬件准备:方便找书取书的书架、一个能舒服坐下的地方、柔和的光线(自然光和灯光)。 统筹/何万里 撰文/摄影 何万里 李福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