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生活服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狮山树本周讯

第02版
佛高区情报

第03版
重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0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伏天吃“地三鲜”清热降压养脾胃
学会这些“夏治”方法,告别冬天常出现的小毛病

    三伏天是一年中

    最潮湿、闷热的日子。很多人容易在三伏天出现疲惫、身重、头昏脑涨、胃口不佳等症状,这些都是脾胃受损的表现。此时,在饮食上应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因此可以吃“地三鲜”来温阳养脾胃。何谓“地三鲜”?本期为您逐一介绍。此外,还将介绍一些“冬病”的“夏治”方法,一起来

    看看吧。

    功效

    有助降压养心、防治疾病

    “地三鲜”,即苋菜、蚕豆、蒜薹。那么,为何三伏天要吃“地三鲜”呢?

    “地三鲜”作为夏季当季蔬菜,符合夏季温阳养脾胃的需求。其中,苋菜被誉为“长寿菜”,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通利二便的功效。蚕豆又被称为夏天的快乐豆,经常食用蚕豆可以避免营养不良病症,同时还具有健脾益胃、利湿消肿等功效。而作为夏天的抗菌菜,蒜薹中所含的大蒜素,不仅可以杀死有害细菌,防治感染和腹泻,还能防治高血压,保护神经系统和冠状动脉血管。

    所以,三伏天吃“地三鲜”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能起到有助降压养心、防治疾病的功效。

    提醒

    食用时要因人而异

    虽说“地三鲜”养生功效显著,但在吃的时候也要因人而异。

    苋菜偏寒凉,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或者搭配性温的大蒜一起吃。此外,由于红苋菜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功能,特别适合老年人和小孩食用。

    蚕豆中没有胆固醇,且蛋白质成分比较多,所以尿毒症患者、消化不良者和蚕豆过敏者不宜食用。但蚕豆中含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胆石碱,因此比较适合老年人、脑力工作者食用。

    蒜薹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但有肝病的患者大量食用蒜薹会造成肝功能障碍,应尽量少吃。消化能力不佳的人也不宜吃太多蒜薹。

    推荐

    “地三鲜”菜肴推荐

    三伏天养生,除了要吃一些合适的养生菜肴,还要切忌贪凉而暴食冷饮。笔者整理了“地三鲜”的一些菜肴推荐,大家不妨试试。

    ●海米苋菜

    材料:苋菜500克,海米10克,熟猪油50克,精盐1.5克,大蒜15克,味精2克。

    做法:苋菜择洗干净;海米用冷水浸泡,发透后洗净备用;大蒜去皮切成细末。炒锅置旺火上,加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放入海米与苋菜同炒,炒至苋菜变软微有汤汁溢出时,调味炒匀即可起锅装盘。

    ●沙茶蚕豆炒鸡丁

    材料:蚕豆200克,鸡腿肉150克,沙茶酱1大勺,生抽、盐、生粉各1/2小勺,胡椒粉1/4小勺。做法:鸡肉腌制5分钟;蚕豆去掉外皮,洗净沥干水分;锅内烧热油,下鸡肉炒至变色;倒入蚕豆翻炒2分钟;加入沙茶酱翻炒均匀,加1小勺水炒匀即可出锅。

    ●蒜薹木耳炒肉丝

    材料:蒜薹300克,猪肉100克,木耳100克,淀粉1小勺,料酒1小勺,油盐适量。

    做法:肉丝中加入适量的盐、淀粉、料酒和生抽腌制一下;热锅凉油,放入腌制好的肉丝进去爆炒;微微变色后加入蒜薹,翻炒至蒜薹微微变色后再加入黑木耳丝,盐调味,翻炒均匀即可。

    撰文/整理 刘浩华

    相关链接

    这些“冬病”最适宜“夏治”

    适合冬病夏治的小毛病有很多,冬病夏治的方法也有很多,除了到正规医疗机构做三伏天灸、艾灸、拔火罐等之外,日常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帮助调养各种冬天常见的小毛病。

    1、消化系统问题

    主要症状为胃胀、胃炎、反酸、胃溃疡、便溏、腹泻等。

    由于虚寒而导致的一系列消化道问题,是适于冬病夏治的主要健康问题。日常表现为消化不良,容易胃酸、胃胀,喝冷饮或吃寒凉食物易引起胃痛、拉肚子等。

    很多人说自己肠胃不是很好,大多数就属于虚寒性的肠胃问题,相应的,这样的人群体质一般也较差。这是因为“脾为后天之本”,人体各系统各功能运转都需要脾胃滋养,脾胃不好,体质也会下降。

    ●夏治之法:饮食多吃姜

    不论是生姜还是干姜,都有很好的温中散寒的功效,入脾、胃经。所以夏天多用姜,可以暖胃醒脾、散寒化痰,缓解虚寒引起的肠胃不适。

    比如生姜猪肚汤,准备生姜250克切薄片和猪肚一个,将姜片塞入猪肚中,文火慢炖至猪肚熟烂,把猪肚捞出切片再放回汤中,加盐、胡椒或香菜等调味即可。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消化不良、腹泻、面黄体瘦、乏力等比较适合。

    2、呼吸系统问题

    主要症状为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易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感冒、哮喘、鼻炎等,大多是因为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所导致的,迁延不愈,年年复发。如果能利用夏天的外热调养好阳气,到冬天时这些呼吸道问题就不会轻易复发。

    ●夏治之法:养阳

    三伏天灸对呼吸道问题尤其有效,因为其中使用的大多都是温热养阳的中药。此外,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泡脚、晒太阳、适当运动等方法养阳。

    而用冷热水交替洗脸、洗鼻,可以帮助提升鼻腔适应能力,预防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呼吸道问题。洗鼻时,用双手捧水至一个鼻孔处,将水由鼻孔吸入,由嘴巴吐出。冷热水交替,两侧鼻孔交替,既可以清除鼻黏膜表面的污物和过敏原,也可以锻炼鼻腔粘膜适应能力。

    3、妇科问题

    适合冬病夏治的妇科问题,主要是寒性痛经、月经不调等。夏天通过温热中药的调养,可以很好地缓解以上妇科问题。

    ●夏治之法:喝温热中药

    想要除寒气,女性朋友可以多吃些温热的中药,比如红糖大枣姜茶。

    做法:用大枣10颗,切片;生姜一小块,切片;红糖适量。先将枣片和姜片加水煲好,水沸后加入红糖再慢火熬煮3分钟即可。

    4、其他痛症

    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肾虚腰痛、风湿寒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寒主痛,风寒、湿邪都会加重骨伤病痛。夏天的时候,人体毛孔疏松、血液流通顺畅,这时候使用驱寒的药物或方法可以有效地祛除体内的风寒、湿邪,减轻关节骨痛。

    ●夏治之法:热敷痛处

    除风湿、强筋骨,可以在夏天的时候用热水熏蒸,或是热敷痛处,加快痛淤处的血液循环,可以预防病痛冬天复发。

    熏蒸或热敷时,可以用生姜、肉桂、艾叶等提升功效,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预防冻疮。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