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小城大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佛高区情报

第03版
佛高区观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6月1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圃苦瓜文化节开幕“苦瓜王”拍出 9800元

    瓜农点赞“苦瓜王”。

    苦瓜宴。

    苦瓜宴。

    重达0.85公斤的大顶苦瓜登上瓜王宝座、苦瓜盛宴上约百道苦瓜菜式供食客品尝;专家教你如何种出“最靓大顶苦瓜”……2018年狮山镇大圃苦瓜文化节暨苦瓜产学研交流会昨日开幕,多项苦瓜主题活动的举办有望进一步提升大顶苦瓜知名度和产业化。

    作为文化节的亮点之一,此次活动专门设置专家评审委员会,依据评分标准对每个苦瓜品种进行评分,根据综合评分和田间表现,评选出10个“专家推荐品种”及1个“苦瓜王”。种出“瓜王”的种植户谭振明有着超过10年的苦瓜种植经验,能评上苦瓜王他感到意外又兴奋。

    活动还与慈善挂钩。在“苦瓜王”慈善拍卖环节,拍出的9800元款项将全数捐献给狮山大圃慈善会用作慈善用途。

    此次文化节兼具专业性与大众性。主办方昨日邀请国内顶尖蔬菜种植技术专家现场开展苦瓜实用技术公开讲座,为本土苦瓜种植户面对面支招,让种植户在家门口就学习到最新的种植技术。一系列接地气的苦瓜主题活动亦于昨日同步启动,让市民更加了解这款本土特色农产品。其中,苦瓜摄影比赛鼓励摄影爱好者以独特视角拍摄狮山大圃苦瓜种植、研究、贸易和消费相关的情景。在谭边苦瓜品种展示地设置了科教区(品种区)和采摘区(大顶苦瓜种植区),让游客品味苦瓜美食,学习苦瓜知识,体验亲手采摘果蔬带来的乐趣。

    狮山镇大圃社会管理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冯明表示,接下来狮山镇大圃社会管理处将进一步加强与佛科院合作,借力佛科院专业的农产品培育技术,进一步推动大顶苦瓜的产业发展。结合区域资源,农工业及医学技术,进一步发掘大顶苦瓜的作用功效,弘扬地区文化特色。

    焦点

    大顶苦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大顶苦瓜,是狮山镇大圃社会管理处谭边村的特有品种,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十一月播种,五月结果。当地村民一直传承祖辈以来的自留栽种手法,用天然的井水浇灌苦瓜田。成长中期的苦瓜略显初形,因为形状与其他苦瓜不同,其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顶粒粗,肉厚色绿,味微苦而甘,爽脆无渣,所以被当地人们称为“雷公凿”。如今,谭边村建有大顶苦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种植面积达130亩,亩产3800斤,实现全程标准化种植,特色“苦瓜宴”家喻户晓。

    此次苦瓜文化节由狮山镇大圃社会管理处主办、佛科院承办,旨在推进苦瓜产业、技术、消费与文化进一步协调发展的理念,发展农村产业,擦亮地标品牌,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专家声音

    助力大顶苦瓜“走出去”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崔竣杰:苦瓜文化节不仅是对狮山大圃大顶苦瓜的一种有力展示,也给狮山大圃的苦瓜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目前狮山大圃的苦瓜栽培区域比较局限,主要集中在谭边村与兴贤村,而此次苦瓜文化节评选出10个“最佳品种”,有利于苦瓜“走出去”,即通过与优良品种的杂交,从而进一步改良大顶苦瓜的基因,扩大大顶苦瓜的种植面积。另一方面,此次苦瓜产学研交流会上,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畅所欲言,就苦瓜专业知识进行深入交流,未来还可能加入商业元素,在交流之余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实现大顶苦瓜真正的“走出去”。

    产业发展规划仍需完善

    广州市农科院研究员谭耀文:狮山大圃的苦瓜产业发展尚属于起步阶段,若要做出一个成熟的产业还需将策划做得更完整。如苦瓜基地的环境规划,基地的道路、整体的规划都还需下功夫;还有苦瓜的种植环境,狮山大圃的苦瓜连作问题亟需解决,因为连作可导致苦瓜病虫害多、产量减少,因而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整理/何万里摄影/何万里来源:佛山日报珠江时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