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策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树本周讯

第02版
佛高区情报

第03版
重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3月2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清明《周讯》为您寄哀思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在这个充满思念和缅怀的日子里,《周讯》推出“清明节追思”平台,为广大市民街坊提供一个诉衷肠的角落。

    平台经“罗村公信”推出后,收到不小反响。逝者已逝,独留生者叹息。每一段记录思念的文字,背后都有着一个坚强的灵魂。对于每段文字,我们都会仔细阅读,本期选登6名读者投稿。透过文字,让我们一起感受故事背后的亲情、友情、爱情,在告慰逝者的同时,给予我们生活的启迪。

    你不在了,现在多了个妹妹

    ◎追思人:苏春

    追思人:苏春,30岁,南海人,一个好兄弟因酒驾意外去世,我想告诫所有人,酒驾累己累人,切勿以身试法。

    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在懵懂的年纪里,老黄是和我一起疯一起闹的好兄弟。虽然名字是“老黄”,但其实只是长得有点着急。这么多年过去,现在提起他的名字,心里还是隐隐作痛。

    2009年9月,我正读大学,一天我在饭堂用午餐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快回来!老黄出事了!”对于当时年纪尚轻的我,最多也就联想到老黄可能撞了车断个手脚。但朋友的一句话,瞬间让我崩塌:“他在医院ICU,你现在回来也许还能见他最后一面!”

    扔下饭碗,我连忙跑出门口坐大巴回南海,一路上,想的都是和老黄这些年的回忆。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打游戏、一起出游,曾经有过无数的秘密,我们都只跟对方说,就连他的初恋,也是我出谋划策追上的。大好的一个小伙子,怎么可能说没就没了?!

    赶到医院时,一群兄弟也陆续到场,还有老黄的父母。他母亲瘫坐在ICU门外的椅子上泣不成声,父亲一直注视着ICU里的情况,眼角泛红。老黄的舅舅跟我们说了情况,原来老黄在前一晚醉酒开车,在桂丹路上把车速开到120码,最后不慎撞上路基翻车,加上自己没带安全带,酿成恶果。

    我当时是懵的,因为听老黄舅舅说,送到医院时,老黄已经脑死亡,就算最后把命夺回来,也只能是个植物人。怀着沉重的心情,我们探望了病床上的老黄,每个人转身都已是泪人。我不停告诉自己,医学这么发达,肯定有机会的!但听到老黄父亲跟医生说:“我决定拔喉”时,我哭出来了,声音不大,但足够撕裂肺腑。

    直到现在,每一年的清明时节,我都会到华侨墓园,拜祭这位好兄弟。前几年还听说,老黄的父母再生了一个女儿,老黄啊!在天之灵,你一定要好好保佑你的妹妹,让她健康成长,如果有机会,我们兄弟也会尽哥哥的责任,照顾好你的妹妹!这是我们唯一能尽兄弟情的方法了。

    记忆藏脑海父子情永留

    ◎追思人:V.c

    传说,从西方过十万亿佛土,便到了极乐世界。转眼间,您已辞世近7年,在这几年间,我依旧不太敢直面你离去的讯息。只是每每想起,都会有强烈的不舍,总感觉你我父子之间还有许多话未曾诉说。如今,借着这个特殊的方式,寄予思念。

    记得,那天一大早在宿舍接到家里电话说你走了,哭的一塌糊涂。虽然知道卧床近1年的你遭受了很多痛苦,但是我们依旧期盼着奇迹出现,哪怕回光返照你可以开口对我们说说最后的嘱托。以至于你走后的几年里,我都期盼哪一天你会在梦里跟家人讲讲你未曾说出口的叮嘱。

    你是小学语文、数学、美术老师。记得你教了好几门课,还记得我也曾帮你改过数学试卷,帮你批改过作业,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感受你的工作。

    你喜欢弹琴、拉二胡。记得以前家里墙壁挂满了你抄写的歌谱,周末还会约上老友来家里弹奏,可却被睡懒觉的我们当成“噪音”,如今这“噪音”再也听不到了。

    你喜欢种菜、种番薯、种花生。可是小时候的我们却不喜欢你挑着水桶去田地,怕同学见到会笑话。可如今我们却怀念一家人在田地里挖番薯、拔花生的时光。

    你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只要你发间长出白发,你就会让我和弟弟帮忙拔掉,那个时候总和弟弟比赛谁拔得多,谁拔得快。渐渐的我也很在意你的形象,一看到白发就会主动帮你拔掉。

    你走后,从你的抽屉搜出了很多你以前的东西,很多很多的话剧剧本,后来从妈妈口中才知道那都是你自己写的,还有很多你创作的诗词。在我们眼中,你是多才多艺的。

    ……

    你的一切,我留在了脑海里;你我的父子情,留在了心里。

    你走之后,我再也不想养下一只狗

    ◎追思人:lolo

    你会在早上闹钟响的前几分钟来叫我起床、你会在放学时间坐在门口等我回家、你洗澡不喜欢洗头,水碰到头你就会很抓狂、你很喜欢吃牛奶雪糕但你不可以多吃……我的猪豆子哦,离开我7年了,你找到天使了吗?

    亲爱的猪豆子,当初妈妈带你回家,我内心是有点小拒绝的,因为你当初好像有点太活泼了,跑来跑去的,我确实有点害怕。不过很快我就离不开你了,就像你也离不开我们家一样。

    过年带你去亲戚家,你站立讨利是,大伙都夸你老乖了;你口渴了叼着纸杯来找我要水喝,大伙夸你老聪明了。我们不在你身边看见陌生人你就逃,我们在你身边有陌生人来了你就凶别人,超看不起你这种狗仗人势的样儿。反正,说起你的事情,我就滔滔不绝,因为我觉得你一定是世界上最棒的狗狗了。

    不过有一点你是真笨。说了不能乱吃路边的东西了吧,说了多少次都不听,怎么就又乱吃了呢。那个星期天上学前,我叫你等我周末回家,怎么就食言了呢。我甚至都没有看到你最后的样子,也不知道你埋在了哪里。但是,你还是我最引以为傲的狗狗。

    你走了之后,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不哭了。看见别人遛狗,会想起你。走过你曾经很喜欢的位置,好像又看到你躺在那里懒懒的样子。搬新家了,会想你是不是也很兴奋。我知道你一直都陪在我们身边,7年了,你好像也真的从来没离开过。

    今年清明,就想叮嘱你一句,改掉乱吃东西的毛病,快点找到天使。下辈子,我们还做一家人。

    我怀念的是,桃花树下微笑的你

    ◎追死人:心有一座坟

    提笔忘字,现在想起的还是你年少的模样。

    霖,不知不觉中,你已走第十个年头了。你知道么,我们家门口那株你亲手种下的桃花,前年开花了,落英缤纷,美得让人惊讶。尽管细心照料着它,但陪我赏花的你,却已不在。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知何处去,人面依旧笑春风。以前的你,最喜欢的就是桃花,每年早春三月,总要拉着我,走遍附近所有桃林,在树下念叨着这首你最爱的唐诗。那时,我也总是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你赏花时微笑的脸庞,捕捉你那眼角的一抹笑意。

    直到现在,我都不知

    道我那天是怎么走出你的病房,走出医院,走回车里。也忘了,我是怎么在亲人的催促下主持了你的葬礼,所谓的灵魂被抽空,应该说的就是那时候我的样子吧。试想一下,曾经的朝朝暮暮,突然随风而逝,阴阳相隔,个中滋味,不愿再想起。

    霖,你还好么?你知道么,送你走后的第二天,我就把烟戒了,只是在不断地痛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戒烟,或者你的病也就不会来得那么急,那么让人接受不了。或许人总是如此吧,一直在缅怀过往的失去,而不愿抬头望向现实的世界。

    我爸妈和你爸妈的身体都还挺好的,我也常常去探望他们,特别每次去你爸妈家的时候,总是要在你以前的房间坐一会,有时候一坐就是半天。翻翻你以前的日记本,看看你曾经的娟秀字迹。你书架上的那些书,我都搬回了我们家,每一本都被我看了好几遍,尽管有些只是中学生推荐读物,但看着上面偶尔出现你的读书笔记,哪怕是一条浅浅的划线,都让我感受到你的温度。

    霖,其实你还在吧?家里的枕头上有你,洗手台有你,厨房的炉灶旁有你,这个家本来就无处不是你,我也知道,你一直都在。

    十年了,我也不知道画了多少幅你的素描。淘气的你,微笑的你,吐舌头的你,叉着腰的你……每一个关于你的样子,我都记得很清楚,像嵌进了人生的年轮,不曾离去,无法改变。

    子欲行孝而母不在

    ◎追死人:lily

    清明又至,思绪难平,感触颇多。和往年一样,每年的这个时候心情总是很沉重,怀念起故去的妈妈。应该说,妈妈故去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逐渐淡化,她的离世虽然在逐渐被我们所接受,虽然心静的时候还是能想起她。

    亲爱的妈妈,您老人家离开我们整整6年了,6年来我经常想起您,经常在梦里梦见您。

    您的一生是辛劳的一生,没享过几年福。我们小的时候,家在农村,人口多,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更谈不上生活质量了。

    1983年,我们家盖了三间房,欠了3000多元的债。要知道3000元在当时的农村就是天文数字,但您凭着勇气和毅力,硬生生将这巨债扛在了自己肩上。家里的生活基本是靠您在工厂打工维持,攒点钱就得还别人。

    随后几年,我和两个弟弟相继考上了中专,算是走出了农村,可学费对这个家而言却是不小的负担。为了供我们念书,您只能更加劳累了,下班后晚上还推着小推车到路边卖点小吃来补贴家用。后来我们一家搬到了城里,或许是由于多年积劳成疾,您的身体越来越差。

    1995年,您被诊断出脑瘤,由于两次手术都不成功,造成您卧床近6年。那6年里,我曾无数次听到您说,“就让我走吧,真的太痛苦了。”可是我们怎么舍得让你就此撒手人寰呢,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您。

    子欲行孝而母不在,这是儿女们最为无力的事情吧。我至今还记得,您走的那天,医院还是那种难闻的消毒水味,白色的纱网,床边哭成泪人的我们三姐弟。您那时候是面带笑容走的吧?再也不用忍受化疗带来的痛苦,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妈妈,您放心,我们都会很好很努力地生活,希望在天上的你,也快乐,没有忧愁,没有烦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