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狮山镇“循环智造·绿动全城”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启动仪式在南海大学城举行。以大学城社区为试点,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首期投资300万元推广“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 扔垃圾前扫码可积累积分换奖品 活动现场设立了垃圾分类宣传摊位,让市民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了解更多垃圾分类知识。瀚蓝环境工作人员则为市民讲解智能垃圾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市民可通过微信扫描智能垃圾桶的二维码,打开垃圾桶的垃圾投放口,垃圾投进桶内后,桶内附带称重功能,可将可回收垃圾的重量实时记录并记录积分,积累一定的积分后可获得奖品奖励。”瀚蓝环境绿电公司分类部宣传主管章淑贤介绍,除了使用微信,市民还可刷公交车卡、小区门卡、单位门卡等磁卡投放可回收垃圾。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创新化、智能化,还能让垃圾分类更现代化,更贴近生活,更便民、利民。 按照垃圾类别区分,每组智能垃圾桶分三个桶,分别是绿色可回收垃圾桶、红色有害垃圾桶、灰色不可回收垃圾桶,每个垃圾桶上均以图标和文字的形式帮助市民分类垃圾。 培养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 “可卖拿去卖,有害要分开。”章淑贤介绍,作为“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其最大的亮点不仅在于鼓励市民以分类好的垃圾来换取奖品奖励,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市民正确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 “推进垃圾分类有助于实现产业经济和自然环境平衡发展,是全面提升辖区生活垃圾减量,实现资源化、无害化的关键一环。”狮山镇副镇长麦永维表示,如今,佛山高新区核心区狮山镇在推进智能垃圾分类工作上已形成一条智能、绿色、发展的初始道路,接下来要以专业化要求、精细化管理推进“互联网+”垃圾分类。 据了解,首批智能垃圾桶设在南海大学城公共区域及试点单位。 撰文/摄影 李福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