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对猝死都不陌生,当中的重要元凶之一就是心梗死。日前,一位患者在工作中突发心梗,随时有生命危险,所幸狮山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开医院)已拥有南海区首个国家基层医院胸痛中心,经过及时治疗和专家会诊,最终患者转危为安。 据了解,自去年成立胸痛中心以来,南开医院已成功挽救超过30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生命。 》抢救果断处置挽救患者生命 “好痛!我要不行了!”参与抢救的南开医院小塘分院医生朱尤来告诉笔者,事发3月5日上午9时许,正在上班的杨先生突然感到胸口剧痛,就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小塘分院求诊,一个劲向医生喊痛。急诊医生为杨先生做心电图检查后,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当时病人的情况十分危险,血压和心律降低、呼吸急促,还出现了心源性休克,甚至有濒死表现,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抢救到9:30左右,病人也没什么起色。”朱尤来说,由于病情极为危重,没有时间转至条件更好的上级医院,遂决定就地为杨先生进行消栓治疗。 朱尤来表示,消栓是一种对急性心梗死患者的常用疗法,然而在小塘分院内,这种疗法一般在住院部进行,之前并无在急救室内消栓的经验。“由于当时的情况太危急,没时间送去住院部,所以我们一边为患者治疗,一边做好了抢救准备。消栓期间,患者的心电图很不稳定,还出现了心室颤动,于是我们立即为他做了心肺复苏,为了以防万一,我们甚至准备了电击器待命。”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杨先生感觉手脚开始回暖,病情逐渐缓解,到当天11:40,患者病情稳定后,被送到南海人民医院作进一步诊治。 》建设多举并推保障患者 这次杨先生能顺利获救,除了医护人员的努力外,南开医院自去年建成的国家基层医院胸痛中心也功不可没。 在南开医院小塘分院,一进大门,无论是在候诊台还是橱窗,胸痛患者优先的提示贴十分醒目,同样显眼的还有地上红底白字的标识,引导胸痛患者及时求诊。医院工作人员还提到,后停车场处还设有提示灯箱,给从不同入口进入的胸痛患者指示求诊方向。 除了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小塘分院还借助网络技术,引入了上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当日杨先生来医院后,我们迅速把他的心电图传给了南海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并和中心专家开展远程会诊,专家不仅让我们立即就地进行消栓治疗,还提醒我们在治疗过程中,要留意患者各项指标。有了专家支持,尽管我们是第一次在急救室做消栓,但大家心里都有底,最后效果也很好。” 除了心梗死,对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病人开展救治,也是小塘分院胸痛中心的重要职责。 》科普突发胸痛记住两个“120” 心梗死等急性疾病发病急、事前症状不明显,因此在平时掌握科学的应急方法尤为,朱尤来表示,最重要的是记住两个“120”。 第一是发现剧烈胸痛,尽快拨打120。“像杨先生这样由家属陪同到医院,其实有一定隐患,胸痛患者发病后,应在拨打120后尽量停止活动,等候救援。”朱尤来说道。 第二是应争取在120分钟内恢复供血,这就要求患者病发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救治时间。撰文/摄影郭炜通讯员王丹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