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粤剧,也许有人觉得这是老人家的爱好,然而无论是在兴贤醒狮会、大圃春色巡游活动的现场,还是在佛高区七一晚会的舞台上,一群小“戏骨”们上演的《春草闯堂》、《怒劈华山》同样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些学生原来是兴贤小学的学生。自2016年起,兴贤小学就积极推行粤剧进校园,通过组织粤剧名家与本地发烧友向学生授课,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粤剧文化氛围。 粤剧名家进校授课 上五年级的吴钰均学粤剧表演一年多了,当初学主要是为了让奶奶高兴。“粤剧是我奶奶的爱好,刚开始学时挺难的,经常忘记动作,而且陈老师要求也很严格,但在他的教导下,我学会了坚持。” 吴钰均口中这位严格的陈老师,其实就是广东知名武丑陈小刀,先后在广东粤剧院二团、红豆粤剧团、广州市粤剧团当武丑演员。 兴贤小学教学主任叶竞怡告诉笔者,能够请来这样名家为学生授课,本地粤剧爱好者们功不可没。“2016年,兴贤曲艺协会获得了10万元公益创投资金,他们决定把这笔钱投入粤剧推广和教育中,于是和我们开展合作。协会的老前辈们不光请来了陈小刀老师,而且还利用周末的时间,亲自到学校为同学们授课,有力保障了教学质量。”叶竞怡说道。 计划打造非遗推广基地 叶竞怡表示,粤剧进校园不只是教学生“唱大戏”,通过分层教学、全校推广等做法,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粤剧文化氛围,为此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设置了相应课程。 “比如学校对低年级开设粤剧课,由音乐老师教授基本唱法和身段操;而高年级则把粤剧和综合实践课相结合,同学们可以和华师大、佛科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一同,以小组探究的形式,开展相关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对粤剧文化的理解。”叶竞怡说。 叶竞怡提到,以艺养德,是粤剧进校园活动的核心,“粤剧本身就包含有丰富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我们专门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段落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浸润中建立健康的人格与品德。” 兴贤小学的粤剧进校园活动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今年1月,兴贤小学被评为首批佛山市粤剧特色创建基地学校。 兴贤小学副校长高志勇表示,接下来学校将给学生们争取更优质的粤剧教学资源,包括聘请专业教师为学生授课,同时还计划把学校打造成“非遗”粤剧中国保护中心推广基地,进一步推动粤剧在校园扎根,并开花结果。 撰文/郭炜 通讯员 叶志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