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笔塔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佛高区情报

第03版
重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2月0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些情系桑梓的人应被记住

    ◎黎铭光

    在南海大地上,总记得一些情系桑梓的人。

    当我们阅读南海作家近期新作《郁水情怀》、《西樵山语》、《风儿吹过了山岗》、《西樵儒风》等作品时,那浓浓的乡情和浓浓的书墨香扑面而来。

    其中,林兆帆的作品《西樵儒风》,以纪实散文报告文学的形式描述家乡人身边事,笔调平实,最至情感动人。西樵山下有儒风,在林兆帆笔下一个个在商海拼博、创业成就、关心家乡、热心公益的家乡身边人以有血有肉、平实无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大爱真情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一本好书,长见识,西樵儒风写出了西樵人奋进的时代气息。

    某天周末,当我和小塘的文友驱车到狮北乡时,我了解到狮山同样也有许多情系家乡的热心人士。闲聊中,乡民们说得最多的是邓庆球先生。

    邓庆球先生是狮北旅港乡亲,他身怀善心,热心公益事业,充满了对社会仁爱之情,饱含了为家乡服务的热情,致力建设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和谐共处的新局面;他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为家乡建设出钱出力,积极支持家乡各项福利事业的建设。

    1987年,狮北根溪村的村容村貌较为落后,村里的道路破烂,不利于村民出入以及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家乡的村容村貌,邓庆球捐资20万元,为狮北根溪村的大街小巷铺建了水泥路,这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而且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了村民群众的好评。

    不仅如此从1987年至今,邓庆球先生共计向社会捐款400多万元,并在此期间,又先后捐款建设了狮山邓庆球小学、小塘中心小学、小塘中学、小塘医院。

    邓庆球先生致富不忘家乡,真情回报桑梓,数十载来一直热心推动家乡教育事业、医疗事业、公益事业的发展,不断捐资扶贫助困、助医、助学,为家乡人民的学习、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其乐善好施之举享誉南海,是仁爱奉献树本精神的典范。

    樵山有儒风,狮山满乡情,走访乡间,我们总是会记住那些情系桑梓的人。民谚有云:“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我们的时代,需要有更多人以《西樵儒风》的方式,用笔杆真情地记录身边的人和事,让更多的正能量在社会传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