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笔塔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树本周讯

第02版
佛高区情报

第03版
重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0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母的爱情

    ◎李逸轩

    ,掐指一算,已经走过了四十二个年头了,他们从当初的势如水火,磕磕绊绊,走到了如今的相濡以沫。

    母亲很长一段时间都对父亲心存怨恨,因为父亲,她丢掉了唾手可得的“铁饭碗”——一个去镇上医院做护士的工作机会。

    父亲母亲住在同一个村子,但两家相隔一个山头,父亲住山南,母亲住山北,站在山坡上一喊话,对方就能听见。父亲母亲从小就认识,但仅仅只是认识,无甚深交,他们的婚姻则由强势的外公一手包办。

    父亲在村里算是一个知识分子,全村只有他一个人,读过镇上的正规高中,但他在读高二时,响应国家号召,一腔热血地参军去北方当兵了。母亲在乡里办的农中上过初中,边读书边劳动,十几岁就成为了村里的劳动能手,她插秧的速度全村罕有敌手,同时,母亲开始出落得亭亭玉立,两条麻花大辫子,晃晃荡荡地垂在脑后,全身上下,洋溢着青春气息。

    外公告诉母亲,不管她将来干什么,都必须接受他安排的婚姻,在外公的心里,即将当兵复员的父亲,是他最佳的女婿人选。

    不久,父亲母亲就在外公的撮合下,在村人羡慕的目光中,走进了婚姻殿堂,他们俩是标准的先有婚姻后有爱情,所以婚后性格不合导致的吵架拌嘴,时常发生。

    在一个春日融融的午后,父亲冲进镇上简陋的医院,扔掉母亲手中正要刺向病人屁股的针头,拽着母亲的手臂,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母亲拉回了家。

    这是父亲和母亲婚后爆发的第一次激烈冲突,母亲非常气愤,差点大打出手,她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机会,就那样被父亲蛮横的理由断送了。

    母亲要和父亲离婚,父亲当然不愿意,搬来外公当救星。外公本来也看不上那样的工作,坚决支持父亲的决定,就那样,在两个大男人的压制下,母亲失去护士的工作,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家务农。

    父亲母亲针尖麦芒般的争吵,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从我记事起,他们三五不时,就会爆发战争。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们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吵了起来,母亲气急败坏,拿起家里的一个铁锅就往地上砸,那铁锅还是外公送给她的嫁妆,同时,她挥舞着一根棍子,砸掉了家里的水缸,说不和父亲过了。父亲在一旁,脸红脖子粗,他从裤兜里掏出一盒火柴,冲进灶膛,作势要点火,说把房子一把火烧掉算了,日子反正没法过了。

    这件事情,最后,还是在外公的两边责骂下,平息了下来,没几天,母亲补好铁锅,父亲重新买回一个水缸,他们又生活在一起了。

    这时候,我的作用就显现了出来,我充当了他们之间的润滑剂,每次冷战到一定阶段,父亲就会偷偷来找我,让我向母亲伸出橄榄枝。而母亲每当看到我可怜兮兮,一副没爹疼没妈爱的样子,就会心软,在父亲的有意服软下,她顺坡下驴,原谅了父亲。

    岁月在父亲母亲的争吵声中,默默地流淌,他们从最初歇斯底里的争吵,渐渐地,只听到母亲一个人不停的絮叨,到最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不再争吵,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最近几年,父母就如热恋中的情人,半刻也不愿分离。满头白发的父亲,一刻见不到母亲,就要满村子寻找,说老太婆去哪里了,走开也不打声招呼。母亲更甚,单独外出一会儿,就不停地念叨,说老头子一个人在家不会做饭,会不会饿着,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这就是我父母的爱情,有笑有泪,有香有色,麻辣鲜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