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明出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树本周讯

第02版
佛高区情报

第03版
重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行分流放学、利用宗祠空地停车、借助家长志愿者力量……
疏导校门交通各校有“高招”
每逢上学放学,校门口都会聚集大批家长,因此小塘中心小学希望通过设立学生上下车区,引导家长有序通行。郭炜 摄
家长义工正在狮山中心小学门前疏导交通。(受访者供图)
颜峰小学呼吁家长尽量不要把汽车停到学校门前,目前绝大多数家长都能配合。(受访者供图)

    提到早晚高峰期拥堵点,你都会想到什么地方?是桂丹路和一环?还是各个立交的匝道、路口?这时肯定有人会说,还漏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各个学校的门口。

    每逢上学放学,许多学校的校门前都会出现拥堵,不光影响学生家长进出校园,还可能影响学校周边交通。面对这一难题,不少学校都纷纷因地制宜,想出了不少办法,到底他们都有哪些“高招”?一起去看看吧。

    》狮山中心小学

    联动部门改善交通配套

    拥有约3100名学生的狮山中心小学是目前狮山规模最大的公办小学。每逢放学,尤其是遇到恶劣天气时,校门前的交通都格外繁忙。

    学校相关负责人徐毅均表示,与之前相比,新学期学校新增了约1000名学生,今年9月1日开学后,校门交通压力大增。“由于开学头两天里,校门都出现较严重的拥堵,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学校从今年9月3日起,实行分流放学,一、二年级学生在16:20放学,而三到六年级则在16:45放学,拥堵情况得到有所改善。”徐毅均说。

    但这样并未完全解决拥堵的问题。狮山中心小学紧邻博爱中路,该路为双向六车道,较为宽敞,但受附近施工影响,学校旁的路段有一半的车道被围蔽,道路通行能力明显被削弱。加上学校门前的路边停车位也明显不足,让不少开车来的家长都感觉到不便。

    还有部分步行前往学校的家长表示,此前有关部门在校门前道路的绿化带上装上了隔离网,导致他们要绕一大圈才能到学校门口。“安装隔离网是为了阻止行人乱穿绿化带过马路,既保障了家长和学生的安全,也可以避免马路的交通更加混乱,这个本意是好的,但确实也为一些家长带来了不便。”徐毅均说。

    针对这些问题,徐毅均表示,除了组织行政值班老师和家长义工到路面维持秩序外,学校目前正与市政、交警等多个部门积极沟通,希望寻找解决办法。“比如我们会考虑暂时封闭体育馆停车场门前的掉头位,减少因等掉头引发的拥堵。同时我们还请市政部门帮忙规划临时人行通道,方便步行的家长和学生。但对于增加停车位等问题,有关部门表示需要时间研究。”

    此外,学校还对学生家长发出多个倡议。“比如有的家长送孩子上学时,要看着孩子走进校门才放心,我们就组织了家长义工和老师,代家长送孩子进校门,以减少家长在校门口的停车时间。同时,学校还发出绿色出行倡议,提倡住得较近的学生步行上学,住得较远的中高年级学生乘坐公交车上学。”徐毅均说。

    》小塘中心小学

    组织家长志愿者协助疏导交通

    小塘中心小学目前约有2600名学生,学校正门位于兴祥路边,该路段只有两车道,且两边还划有停车位,通行能力较为一般,加上学校位于旧城区中,四周住宅密集,来往人车较多,给校门前的交通带来不小的压力。

    “其实放学时还好一点,因为不少来接学生的都是老人,开车的家长较少。但早上许多父母因为送完孩子后要上班,都会开着车送孩子上学,一个上午起码有300台车开过来,如果是周一,则会增加到500甚至600台,后来的家长很容易把先来的家长堵在里面,动弹不得。”学校相关负责人李带菘说道。

    针对校门前的拥堵问题,李带菘表示学校采取了多种方法应对。“去年学校成立了家长志愿者联盟,每日组织6名自愿参与的家长,在高峰时段到校门口,协助学校保安和老师疏导交通。同时,学校已经向有关部门建议,在兴祥路和教育路路口设置学生下车区,并安排老师和义工值班,以引导驾车的家长在这里放下学生后迅速离开,避免长时间停留。同时也向有关部门建议,整顿学校与西堤国际之间的道路秩序,引导各方有序通行。”

    此外,小塘中心小学也通过教育孩子的方式引导家长。“在学校,我们会教育学生,让他们明白参与疏导交通的义工们都很辛苦,应该在感恩的同时,自觉遵守他们的指引。目前家长们基本都能服从学校的引导,放学上学时校门的交通状况已有好转。”李带菘说。

    》颜峰小学

    借用宗祠空地临时停车

    与狮山中心小学相比,只有600多名学生的颜峰小学规模要小一些,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上学放学时校门口的交通压力依然不小。

    颜峰小学位于颜峰叶氏大宗祠旁,门前正对着两个鱼塘,进出学校的路线有三条,其中两条从颜峰大道进入,一条从兴贤酒家旁进入,三条路的人流最终都会汇聚在大布墟旧街上,这是一条老旧的村中道路,不少地方仅能勉强容纳一台汽车通过,很容易出现拥堵。

    学校相关负责人梁伟来告诉笔者,目前的主要问题,一是学校门前道路过窄,通行能力有限;二是由于校门前是鱼塘,没有足够的空地供家长们停车。对此,学校特意对驾车前来的家长进行引导。“对于从颜峰大道方向来的家长,我们建议尽量不要把车开到校门口,尽量步行,而对于必须驾车的家长,我们则引导他们先把车停到隔壁大圃中学门口,再穿过叶氏大宗祠来到校门前。至于学校门前的交通疏导问题,叶氏大宗祠也十分关心,为了方便学生和家长,他们每逢上学放学时段,都会打开宗祠两侧的大门,供学生穿行,同时还允许家长在宗祠门口的空地临时停车,这为学校减轻了不少压力。”

    撰文/郭炜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