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树本周讯

第02版
佛高区情报

第03版
重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群岗榕树头大喇叭开启十九大精神宣讲频道
4000多居民通过榕树头大喇叭学习十九大精神
狮山镇群岗街坊在榕树下学习十九大报告。
邹铭华坐在广播站操控台前为街坊读十九大报告摘要。
十九大精神通过大喇叭传达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各位群岗乡里,从今天开始,我们开通榕树头十九大宣讲频道,请我们的党员、村长、经联社社长等,轮流给大家宣讲。”11月9日,在狮山镇群岗居委会的播音操控台前,群岗社区十九大精神巡讲团成员之一邹铭华通过村头榕树下的大喇叭,首次为群岗居民播报一份关于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的宣传资料。自此群岗社区榕树头十九大精神宣讲频道正式启动。

    该巡讲团由狮山镇群岗居委会的党员、社区干部、经联社长、驻班团队等人组成。群岗社区党委书记李文组将十九大报告分解成26讲,由巡讲团成员每天一讲,共持续26天。

    ●传精神

    大喇叭粤语播报十九大报告

    “党的十九大,关系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月10日下午5时,狮山镇群岗社区宣讲达人邹铭华用带着乡音的粤语宣讲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接下来的26天里,每天下午的5时至6时,群岗社区将通过乡村榕树头广播站宣讲十九大报告精神。

    邹铭华是群岗社区的第一播音员,今年51岁,也是群岗大塘村支部书记。2010年,群岗居委会自筹18万元资金建成了群岗社区有线广播系统,深受居民的欢迎。目前,群岗社区共有12个村小组,各村小组的榕树头下均设大喇叭,共覆盖4000多居民。在这7年间,邹铭华坐在群岗榕树头广播站第一主播的位置上,为居民播报一些地方新闻、粤剧故事及各类通知。“播出的内容多数是村里的通知,停电停水,以及一些征兵社保等民生信息。”邹铭华把他的手机信息拿给笔者看,里面存着近期需要播放的各类信息120多条。“要随时留意上级发来的播报信息,按轻重缓急列出清单,每天定时播放。”邹铭华说,7年来播报的信息数千条,特别是收到台风、暴雨等紧急信息,要一刻都不能耽误地播报给居民。

    “乡村榕树头广播站”其实就是以前人们熟知的农村广播。据群岗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文组介绍,几年前,李文组到各村走访村民,村民反映道,虽说电视等现代传媒已经普及,但村民们对有关农村尤其是本村的政策法规了解不多。有一天李文组在南国桃园散步时,注意到草地上装有喇叭在播放歌曲,由此他受到启发,决定重新推广童年时期乡亲们熟识的农村广播,解决村民“政策真空”的问题。

    据悉,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的宣传部门几年前开始逐步在狮山镇10多个村居建成榕树头的广播站,其中群岗社区是第一个建成且运作时间最长。李文组补充道,基于群岗社区榕树头广播站已有的资源和居民收听习惯,在上周驻点直联的会议上,群岗社区干部和驻点团队一致提议,为掀起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热潮,在榕树头广播站专门开设十九大宣讲频道,每天一讲,每讲500字,由社区干部、驻点成员、党员等人接龙宣讲十九大报告的主要精神,党员可主动报名加入宣讲团。“每个人对十九大关注的侧重点不同、理解不同,由不同的宣讲人接龙解读,给居民带来的反响也就不尽相同。”李文组说道。

    ●谈感受

    衣食住行是村民最关心的大事

    “从群岗社区大塘经济社开往官窑社会管理处的乡村巴士将于本月(11月)开通。”群岗社区党委副书记丁焯全站在大塘村村头的榕树下说道,村民们听后纷纷鼓掌称赞。

    在十九大会议结束不久后,群岗居委会干部和驻班直联团队了解到群岗居民有“村村通巴士”的诉求与心愿,于是,驻班团队经过多方沟通后,组织公交公司、交管部门现场调研,设计大塘村巴路线。为群岗居民解决了出行难的烦心事。

    “听说我们村的公交车快通车了,这样我们以后去官窑城区那边,就可以直接在家门口等车了。”今年33岁的邹女士在榕树头下一边推着婴儿车,一边指着在榕树头前方的公交车停站点的黄色划线处说道。邹女士告诉笔者,平时从大塘搭车去官窑要快步走15分钟到大道上的公交站上,如果是腿脚不利索的老年人估计要半个小时。

    “十九大精神纲要里提到要解决好农村的衣食住行的问题。这些年来,生活在大塘衣食住都没问题,就是出行不方便。”今年69岁的老党员邹炳华说,如今大塘村巴将要通车,村里的人尤其是老人每天都坐在榕树头下坐等通车的那一天,“通车以后,我们出行也就方便很多了。”邹炳华说。

    ●话发展

    守住群岗的青山绿水

    “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社区党委就组织了社区党员骨干集中收听收看十九大开幕式,在第一时间学习十九大精神。”李文组说,他对十九大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熟知群岗社区情况的李文组认为,群岗社区的发展出路在于建设和保育好社区里的绿树青山,落实河长制,建设美丽文明村居,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群岗总人口7000人左右,以农业为主,工业用地很少,以前大家眼红别村发展,希望把地租出去,但就算全部出租,每个居民也分不到多少。鼓励年轻人出外创业,我们守住绿水青山、守住乡愁,等周围环境好了,我们社区就是无价之宝。”李文组说道。

    结合十九大精神的宣讲,提升社区黄少强公园就是最好的案例。

    “上级给了一笔钱,用于完善黄少强公园的硬件设施。”李文组说,但现在正是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的关键期,他便向上级汇报,希望在公园挂上十九大精神宣传牌,让群众更了解十九大。群岗社区“两委”干部专门开会讨论,大家一拍即合,在黄少强公园增设十九大精神宣传牌。“目前,初稿已经出来,预计月中推出。”

    此外,群岗社区党员通过党建引领和发挥党员核心作用,以居民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在十九大召开后,成立社区舞蹈队、醒狮队,将开展以融入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的社区文艺晚会,让十九大精神传达到社区的每个角落,实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撰文/肖越群 摄影/刘贝娜 通讯员 杨黛梅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