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封面策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树本周讯

第02版
佛高区情报

第03版
佛高区观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09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来投票!选出新南海人宣传片主角
9月 14日-23日可参与微信线上投票,期间每个微信号每天可以投一票

    我们身边,越来越多新南海人,他们爱岗敬业、自强不息;他们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他们创新创业、努力拼搏……每一个扎根南海的新南海人,都有写不完的故事。

    由南海区民政局推出的“南海因你更美丽”新南海人故事征集活动已于上月结束,共征集了56个新南海人故事,经过主办方初步筛选,共评出14个新南海人候选故事(排名不分先后)。9月14日-23日将推出新南海人故事线上投票活动,期间每个微信号每天可以投一票,最终将根据票选结果评出七名典型的新南海人,参与出演新南海人宣传片的主角。

    还等什么?快扫一扫右边投票渠道二维码,选出感动你的新南海人故事,让他们的正能量传播开去,全面展现新南海人形象。

    1

    陈静

    带领龙舟女队获奖无数

    谈起龙舟,大家想到的往往都是一群年轻力壮的男子,手握划桨,驰骋水面。然而在九江,龙舟队特别是龙舟女队,早已是常胜之师。而作为龙舟女队助理教练的陈静,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带领队员们在国内外龙舟赛事中获奖无数。

    2015年初,陈静开始担任九江女子龙舟队的助理教练。由于是运动员出身,陈静开始运用在体院学到的科学方法训练新队员,要求队员进一步提高划浆技术。如今,九江龙舟女队更是曾多次以国家队的身份参赛,在各大龙舟赛都可谓是榜上名队。

    2

    黄冬梅

    三年志愿服务时数超500小时

    在南海福利中心探访活动中,她是孩子们口中的“冬姐姐”;在善曦义工队慰问独居老人家中,她是被老人紧拉着手闲话家常的“好闺女”。来自清远连州的黄冬梅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积极融入本地生活。2014年,黄冬梅加入义工的大家庭。孝德文化节、南海福利中心、孝德湖畔,都留下了她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的身影。三年来,黄冬梅志愿服务累计时数已超过500小时。

    3

    龙喜

    凭精湛技术缓解市民腰椎酸痛

    因工作调动原因,龙喜来到了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工作。如今,不论年长的长者还是白领阶层,出现腰椎、肩部等酸痛不适,都会前往康复科寻找龙医生就诊,因此龙医生在丹灶建立了良好的口碑。除了诊室内就诊工作,龙喜也会跟着团队一起下到村居开展义诊,帮助年长的老人们针灸、拔火罐、刮痧等一系列康复工作。

    4

    罗惜坤

    从务农小子变商会秘书

    1990年,罗惜坤只身来到南海打拼。27年来,他靠自己的创作才华和爱岗敬业精神,从路桥收费员到新闻记者,再到桂城总商会党支部书记,3次职场角色的转换见证了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人生之路上攀登。

    罗惜坤现任桂城总商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他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之外,还当选为南海区十三届党代表,现在还身兼桂城灯湖笔会常务副会长、桂城社会服务联会秘书长、桂城职工笔友会会长等社团职务,被税务、工商、公安、医院等多家职能部门、单位聘请担任行风监督员。

    5

    潘利敏

    “大城工匠”致力陶瓷技术创新

    作为南下的陶瓷“师傅”,潘利敏从1992年至今,致力陶瓷行业技术创新研发,先后被授予南海区优秀科技工作者、佛山市先进劳动者、“十一五”轻工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他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助推西樵陶瓷企业走在了同行前列,他本人也被评为了“大城工匠”。作为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总工程师,他参与完成的多个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一等奖等。

    6

    申民

    成功创业并为青年分享经验

    里水流潮社区的明德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民,从学生时代的鼓手,经过16年的沉淀,带领着他的团队建立了一个吉他王国,每年向全球输出数以万支专业吉他。申民还担任了佛山市青年商会副会长、里水青年商会荣誉会长,积极参与到青年企业家之间的内部交流考察,以及青年人的职业规划指导中;经常到社区、里水企业·家中心与里水青年、同行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

    7

    谭劲俊

    用原创音乐传承本土文化

    1999年,谭劲俊放弃了老家的工作来到了西樵,在西樵镇民乐小学当了多年代课老师,培养了众多音乐才子。在18年从教与创作之路中,他坚持“做真实的音乐、传承有根的本土文化”,创作出了《情满樵乡》《岁月柔情古村美》等被西樵人广为传唱的佳作,其音乐作品《岁月柔情古村美》曾获“佛山首届原创音乐大赛”金奖,《情满樵乡》曾获“粤港澳华语音乐大赛”优秀奖和“佛山南海原创音乐大赛”金奖。

    8

    万登

    热心社区公益 做居民好帮手

    来自湖南的万登,现任狮山镇罗村江南基础小区邻里中心主任。近4年来,他为小区200多户居民四处奔走,拉资源、搞活动、谋福利,期间共主持了5个公益项目参加区、镇两级的公益创投,项目涉及残障人士、遗孀、老人以及社区党建,最终均全部通过,获得资助资金。所有项目,万登和他的团队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去做,而且不收分毫,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日益提升。

    9

    万嘉敏

    创业成功不忘慈善

    2002年,万嘉敏和丈夫揣着5万块钱来到丹灶,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如今他们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就。虽曾经被质疑,遇到过不少困难,但万嘉敏却一直心系慈善,从2015年开始,她便开始关注镇内需要关爱的群体,将空调、风扇、空调被等物资捐赠给困难群体。

    10

    王道旺

    “眼看耳听手摸”判断车辆故障

    王道旺2005年进入一汽-大众,2006年成长为一线班长。2007年,他毅然放弃管理岗位,从返修技工学徒做起,最后成为大众集团汽车高压电技师,“眼看耳听手摸”就能判断车辆故障。他带领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的70多名汽修技工,追求卓越创造的精神,为汽车的品质保驾护航,其负责培训的员工在佛山多个比赛中都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

    11

    王晓东

    打破国外医疗器械行业巨头垄断

    1994年博士毕业后,王晓东长期在英国一家上市医疗器械企业工作。2010年他回国联合创办了佛山市优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团队建立了国内第一条、全球第五条全套海藻碳酸钙敷料生产线,打破了国外医疗器械行业巨头垄断地位。2012年,他获评佛山市创新领军人物、佛山市南海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南海区高层次人才。

    12

    谢其申

    为街坊修了12年电路

    原籍清远阳山的谢其申,以前是南海体育馆的一位机电班电工,日常的工作是要爬上高压线塔检查、维护线路。12年来,他经常利用自己的职业技能帮助桂一社区桂南小区孤寡老人修理电器、检修电线。耳濡目染下,他的二儿子小谢也学会了一些修理的技巧,开始了用业余时间为小区居民维修电路、电器。谢其申一家的乐于助人,不但带动了一个家庭的关爱邻里、助力小区建设,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左邻右里,他们纷纷模仿、学习谢家热心公益的行为。

    13

    张秀红

    120期公益读经传递正能量

    在梦里水乡创益中心有一个很有名的“公益达人”叫张秀红,大家都叫她“洋洋妈”。来自粤北韶关的她积极促进新旧里水人相互融入,由她创立的育心经典公益读经班至今已经举办了超过120期。公益读经班搭建的平台,让更多新旧里水人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有了更多交流和互相融入的机会。坚持公益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让张秀红获评第二届“里水好人”称号。

    14

    朱成奎

    为外来工排忧解难

    “外来工有困难,那就找老朱。”作为十佳新九江人,朱成奎的工作生活异常忙碌,他不仅帮助外来工在工伤事务等事上排忧解难,而且十分关注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积极反映外来工的心声。除了关注外来工子女入学,朱成奎还多方奔走,引起更多外来工的关注,同时他还计划开展对为新市民提供职场技能等社会服务,增强外来工发展能力。尽管十分劳累,但朱成奎却依然坚持着,他打从心底里希望能帮助外来工改善生活状况,增强他们发展能力,促进社区共融。

    统筹/欧林菊 整理/陈钰君 陈志健 万里 杨世聪 吴玮琛 陈肖玲 陈淑娟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