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小城大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狮山树本周讯

第02版
佛高区情报

第03版
重点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07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93岁叶准亲自为弟子开拳
第四届国际咏春大赛华南赛区选拔赛现正火热接受报名
准叔开拳!
“开拳!”。
叶准之徒陈东华矫正学员手势。
学咏春要从娃娃抓起。
开拳仪式现场。
“来,我们过两招!”
打完拳,肯定要“食夜粥”!

    “咏到老树婆娑叶茂枝繁根牢固,春来桃李璀璨红嫣紫姹绿晶莹。”7月15日,现年93岁高龄、一代宗师叶问之子——叶准来到罗村叶问纪念馆,于叶问铜像前,二字拑羊马,双脚打横一字张开,带领63位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全国各地的咏春学徒开拳。

    据悉,此次2017年佛山高新区第四届国际咏春大赛赛前集中训练营、2017年叶准咏春拳全国文艺特训班于罗村叶问纪念馆正式开营,在为期五天的特训时间里,学员们将走进叶问故里,感受叶问咏春传统魅力,按小念头、寻桥、标指和木人桩等分班进行系统学习。

    准叔开拳 增添仪式感

    “正式开始学拳后,大家注意手上不要佩戴饰品,避免练习过程中对同学造成伤害。”当天现场,叶准弟子林聪不忘细心提醒练拳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众学员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当天,众学员在助教们的带领下,来到叶问纪念馆中庭列队,接受阳光酷暑的考验。“为什么天气这么热我们还要在这里?因为我们的师公在这里,我们的根也在这里。”随后,现年93岁高龄的叶准来到现场,在叶问铜像前,为众学员开拳。“跨腿,与肩同宽,身体要柔和放松。”叶准一边领拳,一边不忘瞩目学员们动作细节,“这几个动作是咏春拳三个套路的统一开始动作,现在就算把你们领进门了,以后更需要勤加练习。”

    区别于其他内家拳,咏春拳不练气,不练劲,只练穿透力与桥力,是极合乎科学化之一门武术,其学习程序,主要以拳套、黐手、自由搏击、木人桩法,进而刀棍等器械。对于大部分学员而言,参与此次特训班,更多意味着是对于咏春拳文化的一种感受。

    来自广州的学员潘先生,此前曾参加过北京的特训班,也曾被叶准师傅带领开拳,但一样是开拳,此次却多了一点不一样的感受。“可能是身处师公的纪念馆吧,感觉仪式感更加强烈,也更加震撼,也只有在这里才能更靠近咏春拳所蕴含的文化,更接近咏春之魂。”

    国际咏春大赛现接受报名

    据悉,此次特训班将在罗村进行为期五天的课程,其中全部课程都由叶准及徒弟等亲自指导授课,确保能接触到叶问咏春的真正精髓所在。

    “手腕要有劲,出拳速度要快,要直线出击,命中目标。”当晚,教学课程转移到罗村文化中心继续进行,学员们跟着师傅的动作,一板一眼地认真学习,体会其中动作要领。经过了首日8小时的“魔鬼课程”,不少学员都大呼又饿又累。“虽然比较累,但是希望在特训班学习最原汁原味的咏春拳,也能对叶问咏春有一个比较直接、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来自杭州的学员李小姐表示。

    “喝夜粥去!”随着师傅一声令下,众助教及学员们簇拥着叶老,一起进行一个颇具江湖气息的传统——“食夜粥”。据叶准之徒陈东华介绍,旧时习武基本都是走江湖的穷苦人,每天跟着师傅练拳很辛苦,到了晚上难免饥肠辘辘,这时候师母就会准备一大锅粥分给师兄弟们。“慢慢地就有了‘打功夫,食夜粥’的说法。此次课程设置这个环节,也是希望学员们能感受到武术的内核文化,也是对传统的一种延续。”

    据悉,佛山高新区将于今年11月10-12日承办第四届国际咏春大赛及系列武术文化宣传活动,更好地推动佛山武术国际化宣传。此外,今年8月份,佛山高新区还将举办第四届国际咏春大赛华南赛区选拔赛,现正接受火热报名中。

    撰文/吴泳 摄影/杨世聪 通讯员 张俞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