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同人关爱义工服务队成立于2015年,队伍总人数接近300人。同人关爱义工服务队以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等社会弱势群体以及儿童、青少年成长和便民服务等服务为重点,因地制宜,发挥义工队伍作用,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 传承慈善文化成立义工队伍 当被问起这支队伍名字的由来时,官窑同人关爱义工服务队队长谭凤娟向笔者娓娓道来:“这个队伍名字来源于官窑同人善堂,官窑的慈善文化由来已久,我们从中摘取‘同人’二字成立队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官窑的慈善文化。” 据了解,清朝光绪戊戌年,官窑的刘凤翔、黄梓林等善心人士捐巨资创建最初的同人善堂,内设免费行医,并对穷人施药施食,对病亡者免费安葬。2013年下半年,官窑商会发动热心人士共同出资,对同人善堂重建,借此承载100多年来官窑人善与人同、扶贫济困、从善积德的精神,所发义工队亦承载着“人善与人同、助人为乐”的精神。 为了秉承慈善文化,在这两年里同人关爱义工服务队开展慈善公益进校园,募捐衣物和书籍、社区探访等活动。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爱心活动,影响力在不断扩大,队伍人物也在不断地增加。每一位同人关爱义工服务队的志愿者时常这样说:“只要坚持‘善与人同,与爱同行’的宗旨,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专业队伍的转变 “刚开始建立队伍的时候困难很多,不知道在那里找到对应的志愿服务资源,例如:经费、服务对象、如何发掘义工、如何开展工作等。”谭凤娟回忆道。后来就找有善心的人士捐赠物资,向各个社区寻找服务对象,一边开展一边向其他义工队取经。 同人关爱义工服务队每季度都会举行“义工培训”、“义工交流”、“义工团建”、“义工表彰”四方面的活动,给志愿者搭建一个专属平台,开展多场义工基础培训课程。以恒常及滚动的形式开展义工基础培训课程(通识性培训),以引导新义工规范参与社区义工服务。针对义工骨干,开展义工提升培训课程。通过服务环境、服务岗位、社工专业方法(社工化培训)等培训课程,深化义工骨干(社区领袖)对社区整体的认识及组织服务的策略和思路。 在不断的摸索当中,同人关爱义工服务队已经总结出一个模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服务中感受真诚,深刻地领悟服务离不开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离不开义工服务队义工们辛勤的付出,同人关爱义工服务队将会继续优化,使志愿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撰文/曾雯 通讯员/谭凤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