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封面策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树本周讯

第02版
佛高区情报

第03版
重点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06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跟我们提前去探营佛山西站

    站场内的标语。

    目前佛山西站站楼核心区域建设已到尾声,剩下的主要是一些清扫和整理工作。

    佛山西站宏大的内部空间。

    佛山西站各功能区指引图。

    工作人员正在出站口安装闸机。

    站场内,工人正在抓紧时间施工。

    距离6月30日佛山西站开通运营的日子越来越近,佛山人对西站的期待也越来越大。毕竟,围绕着西站的建设,有关高铁经济、粤港澳大湾区枢纽打造、新型商圈等话题的讨论不曾间断;佛山西站对南海区域发展新格局所起到的作用,留给外界巨大的想象空间。

    与佛山西站命运交织最为紧密的莫过于其所在的佛高区。佛高区的发展定位是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广佛副中心。西站的开通,把佛高区向广佛副中心推近了一步。因为它为佛高区新增了一条发展路径——建设枢纽型城市。而这,恰恰可以弥补当前其欠缺的都市化色彩与现代商业化色彩。

    今日,就跟随我们走进众人期待的西站,为大家提前揭开西站神秘的面纱。

    印 象

    国内最大下进下出线下式高铁交通枢纽

    大,是许多人看到佛山西站后的第一印象,但佛山西站到底有多大?

    佛山西站站房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共有5层,其中地面三层、地下两层,设有10个站台23线,它不仅是广州铁路客运枢纽“四主一辅”中的主站之一,而且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下进下出线下式高铁交通枢纽。

    在投入使用后,佛山西站将成为珠三角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也是粤桂黔高铁经济带领合作试验区(广东园)核心区,未来还将建成集航空、高铁、地铁、公交、香港出入境大厅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现场速写

    多种设备正在紧张安装

    尽管站场内还有大批工人在施工,但已经能大体看出站内环境的面貌。各层已装好大部分的地板和天花板,楼层间的扶手电梯也已安装妥当,上面亮起的指示灯表示设备正在等待调试。多台出入闸机已被放置到二层的活动广场上,闸机两旁有多名工人在施工,他们正准备安装透明的隔离墙,一些指示牌和指引图也被装至指定位置。

    据工作人员朱健恒介绍,最高峰时,佛山西站工地上有超过3千名工人,而随着各处工程陆续结束,已有约一半工人离场:“目前西站站楼核心区域的建设已到尾声,大部分工人将于6月15日后离场,剩下的主要是一些清扫和整理工作。”

    站内特写

    进出分层保障秩序

    尽管佛山西站站厅巨大,但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巨大客流,如何防止进出站的旅客相互拥挤乃至引发混乱呢?朱健恒表示,针对这一问题,佛山西站采用了分层出入的设计。

    一层站厅是进站层,因此集中安检机等多种进站设备。旅客在此进站后,可以选择用楼梯或手扶梯进入位于3层的站台,也可以选择直达电梯。

    与一层相对的是位于二楼的出站层,这里不光有供旅客短暂休息的活动广场,同时也是不同交通工具换乘的中转区,旅客在这里可以根据指示,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出站或换乘。

    站内零距离换乘

    有过接站经历的老司机都知道,大型客运站四周往往车流密集,很难停车,而且如果不注意,接站的车辆很容易导致交通拥堵。

    对此,西站设有多个停车场,其中西北角为社会车辆停车场、西南角为出租车停车场,而在东边的停车场则由社会车辆和出租车共用。按照规划,佛山西站周边将设有约1900个停车位。

    而在二楼出站层,则设有上客区,以便出站乘客上车。接站时,车辆需先通过匝道驶上二层,接上旅客后,再沿匝道返回地面。

    为便于旅客换乘,佛山西站内接驳了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并在站楼内设有专门的公交车及出租车换乘区,未来还将在地下空间建造地铁站,旅客不必出站,即可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可谓实现了站内零距离换乘。

    下沉式广场好看更有用

    在佛山西站正门前,有个巨大的深坑,边缘甚至能看到正在围闭施工中的地下区域,这个坑究竟有什么用?

    原来这个大坑,就是未来佛山西站前的下沉式广场,这个广场不仅可以改善西站周边景观,更有通道与佛山西站负一层联通,可用于疏散地铁乘客。“如果没有这个广场,未来大量的地铁乘客就只能走到站厅内出站,这就可能与进站的旅客挤到一起,不利于保障站内秩序,而通过下沉式广场,地铁乘客可以快速离站,有助减轻站厅内的人流压力。”朱健恒说道。

    撰文/摄影 何万里 郭炜

    通讯员 李伟洪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珠江时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