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碧瓦朱甍,一旁绿树繁花。穿梭在狮山的街头巷尾,历史文化、现代风韵与绿色自然融合,造就了狮山的不凡气度,满目的绿色又将这底蕴渲染得更加厚重。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齐头并进的大美狮山,不知不觉间悄然崛起。 始于2013年,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出发,佛山提出举全市之力打造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国家森林城市。从“创森”计划的提出到如今的计划步入冲刺攻坚阶段,肩负“创森”重任的狮山始终坚定不移,孜孜求索。 如今将近四年,市“创森”工作将面临迎检验收。狮山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基本形成区域覆盖和贯穿,森林进城围城的公园数量不断增加,格局不断网络化。 创森期间狮山完成森林家园建设24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建设26个,乡村绿化美化提升点26个,新建农田林网0.58公里,完善农田林网4.64公里,完成狮山中央公园提升工作,并申报通过了区级森林公园的验收;目前罗村孝德湖公园也正在申报区级湿地公园。 今年1月,2017狮山桃花节暨“佛山绿 醉岭南”创森体验活动启动仪式在狮山南国桃园举行,广邀国内主流媒体和一众知名网友、摄影师实地走访,亲身感受狮山创森乃至佛山创森所取得的成果,领略“绿城飞花”的魅力。 未来,狮山还将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将湿地公园建设改造划入城市升级的重要任务,不断提升全镇的绿化品质和城市形象。 亮点巡视 虹岭路:打造区样板绿化道路 虹岭路全长约20公里,行经狮山镇松岗、大圃等多个片区,除了与西二环高速、二广高速广州支线、佛山一环等交通干线相交外,还联通了桃园路、博爱路、兴业路等镇内重要道路,沿线还经过多处工业区,是狮山重要的物流及交通要道之一。 对于这样一条道路,狮山不仅对其进行持续维护和适时升级,近年来更是在道路绿化改造上下功夫,使道路绿化和景观有了明显改善。 在现今城市中,在道路中央设立绿化带并不新鲜,但不少人第一次开车驶入虹岭路时,还是会感到意外,原来虹岭路中央的绿化隔离带上,不光有一般城市常见的花草,还有一排高大茂密的树木,其中不少足足有4、5层楼高,这在周边地区并不常见。 对许多开车经过的司机来说,这片浓厚的绿荫无疑是一道讨人喜爱的风景线。在狮山城区居住的刘季生是一名业务员,十多年前随企业一同来到狮山,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穿梭在狮山的各条道路上,在他眼里,虹岭路无疑让司机最舒服的道路。 除了道路中间的绿化带,虹岭路两边被树木簇拥的人行道,也颇有林间小径的韵味,成为了不少居民和骑行爱好者的好去处。 孝德湖公园:大手笔绘就生态蓝图 一泓清水荡碧波,水面在阳光下闪现着迷人的光彩,海水一样沉稳的蓝天与碧水相呼应,倩影波动在水面。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漫步于公园内,香樟、水棉等本土树种洒下绿芽萌发,平添几分春日的生机。岸边各种水生植物,色彩斑斓,与清澈的湖面相映成辉。 回首2013年孝德湖公园动工之初,这里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湖泊,狮山镇一张蓝图,投入约6500万,将这里打造成日后广佛两地知名的湿地公园。当年,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焕然一新的孝德湖公园完成了一期的提升改造,建设了水生植物展示区、游船码头、台地小花园、孝德廊桥、湿地公园、亲水阶梯广场、花溪跌水,自行车及行人分流系统贯穿整个公园。 2016年9月,孝德湖公园又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添加了许多寓教育于自然环境的孝德文化、罗村文化的石雕、孝德公约、叶问铜像、伦文叙高中状元骑马铜像、生仔石、岭南野趣小景。 “生态型孝德湖公园现在很受群众喜爱,我们经常来这里晨练,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晚饭后来散步的群众更是人山人海,真是狮山罗村群众休闲、活动、寓教于乐的一个好去处。”市民罗先生表示。 “孝德湖公园与其他城市开放空间形成有机的整体,它的建设彰显自然山水之美以及历史人文之美,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环境品质。”狮山镇城乡统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孝德湖公园具备区级以上湿地公园申报条件,现在正在申报将孝德湖公园设立为区级湿地公园。 谈到狮山,许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产业,但随着“产城人融合的广佛副中心”战略定位的提出,狮山未来的城市环境建设也成为下一个五年的关注焦点之一。 事实上,近年来,罗村孝德湖公园、南海中央公园等绿色地标不断在狮山涌现,下一步,狮山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建设,使得狮山真正宜居宜业宜创新,产城人融合的广佛副中心更名副其实。 统筹/何万里撰文/摄影 何万里 郭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