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创思驿站大讲堂走进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南海讲师团成员周崇贤为企业职工带来《人生需要执行力》课程,结合当前社会下的工作环境从自身了解的事例去讲解“执行力”的课程。 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文化专员黄锦仪说道:“周老师的这一门课程我们要求班组长以上的人员都要前来上课,分两个班进行上课,关于执行力提升的课程公司领导也十分重视,同时也感谢创思驿站可以给企业链接这些资源,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 周崇贤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开场,吸引了现场听众。周崇贤是佛山市讲师团的成员,也是共青团广东省委青年讲师团讲师和广东省委“中国梦”讲师团讲师。其以各种热门话题展开课题,并逐步引入关于执行力的内容,让上课的职工听得津津有味。“执行力需要知行合一,做事要做到四部曲,厘清目标、反映真相、调整心态、计划行动。”周崇贤在课上特别提醒。 撰文/摄影 曾雯 职工谈执行力: “混”下去容易“混”上来难 关于执行力这三个字,大家耳熟能详,有一些人更是经常挂在嘴边,但是往往总是说的继续说,听的继续听,根本无法落实到位。昨晚,听了周崇贤老师《如何提升执行力》,给了我另一个思考执行力无法落地的原因。 常说生命在于运动,成功在于行动。两者之间,都突出了“动”字,也就是说,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理想,你要去做,你要去把你的想法变成行动,而且是立即行动。道理很浅显,但为什么还是执行不了呢?这就是因为在做之前,往往会被自己的畏难心理、懒惰思想、缺乏激情所束缚手脚,特别是缺乏激情,让整个人的心里如同一潭死水,最后导致的就是光说不练,永远在那里找理由,找借口。 想想,一个人如果仅仅站在固有的高度上,而不是走出去,成功又岂会自己找上门来? 都说,成功者找办法,失败者找借口。你找了一堆的借口来说你是如何如何做不到的,把自己的劣势尽可能地扩大化,那怎么可能会做得到。要知道,当你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时,便无法爬上山去。而一件事没做成,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如果你遇事总是这样去找借口,那你就被这个想法所固化,然后就按个想法一直走下去,一直去找理由,当这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最终就是把自己的一生都搭进去。 当看到《案例:中国民营企业现状》这一张PPT时,内心是很震憾的。看着上面的那些数据,不由来的,我就去想,我自己现在是处于哪种状态。看着,想着,我给自己吓到了,我知道,我现在处于一个危险的状态,如果我再不去悬崖勒马的话,那自己将会掉到那悬崖里去。想着想着,自己惊出了一身冷汗。 人,真的是混下去很容易,但混上来很难。 投稿人/杨小青 想法变行动行动变结果 3月22日,我参加主题为“人生需要执行力”的培训学习。课题上主讲老师重点讲到:执行力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这对我有很大启发。 我深刻地体会到工作中每做一件事都离不开想法和行动。就我们5S小组工作来讲,按照公司要求,我们需要对每一个班组开展5S工作,但由于各班组的员工素质及5S意识不高,我们开展工作极为困难。面对着困难,我们小组人员并没有害怕,我们不断地把5S的工作想法讲解给员工,经过长时间沟通了解,员工意识逐步得到提高,工作开展得越来越顺利,我们做到了真正把想法变成行动。公司的5S工作维持到今日,也体现到把行动变成结果的真理。 总之我对这个培训课题体会很深刻,觉得很有必要继续接受培训,提高领导能力,提高执行力。我们必须明确为什么而工作,才能实现提升执行力的效果。 投稿人/李秀华 执行力=干≠蛮干 完成一个任务,首先要有“意愿”,一个负得起责任的心态,如果一个人连做都不想做,那就算他勉强执行了,得到的结果都会不如人意。而为什么会不想做呢?这又是值得深思。 然后,必须要有计划。想想怎么执行,如何做,怎么样才会做好……做这个计划不仅要写好完成步骤,我们还要考虑不安定因素,特别是会对结果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这样子做能让我们遇到突发问题的时候不至于措手无策。 最后,我们要有一个正确面对结果的态度。任务如愿完成,不能证明什么,只能说自己完成了应当做的。若完成得比想象中的好,自己心里肯定会高兴一下,但切勿骄傲,这一点成就只是说明自己的计划做得比较好,团队配合得比较好而已,自己必须更加努力才能做得更好,完成更大的任务。若自己真的努力了,但结果还是不太好,那也别气馁,总结经验最重要,把自己的错误和得失详细分析,避免下次再错。 我觉得,要珍惜每一次执行任务的机会。因为,每完成一次任务,在做每一件事情,每遇到一次困难,自己都会不知不觉的有所悟,都会掌握到不同的方法,自己的能力就会提升一点点。 投稿人/黄锦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