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肉眼几乎看不见的LED芯片有多重要?笔者告诉你,没有它,你家里的LED灯相当于形同虚设。但制造这种芯片,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在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国星半导体”),就有这样一位四川人,付诸心血于此长达28年。他叫雷自合,国星半导体的董事长,也是南海照明协会现任会长。 在中国LED照明产业的发展浪潮中,雷自合秉着一份对光电技术的热情和执着,一步一脚印地走到今天,成为别人眼中的“光电工匠”。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工匠,听听他从业28年的故事。 公司简介 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在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成立,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可用于照明、显示、背光的高品质LED外延材料和芯片。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掌握了先进的LED外延材料和芯片的制造技术,产品荣获多项国家专利。公司现有博士6人,硕士24人,1名高级工程师,本科以上科技人员86人。 坚守28年 技术生产样样通 国星半导体是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后者建于1969年,是国内最早生产LED的企业之一。雷自合的成功故事,就始于国星光电。 “1985年我在华南理工大学读书,一毕业就进入国星光电工作,到现在从未离开过,最大原因是我对‘光电’两个字,有着无限热爱。”在职业生涯初期,雷自合干过技术,搞过生产,所以对这一行特别有感情。 从基层开始摸爬,奋斗至中层,雷自合大概用了10年时间,对于技术出身的人来说,这个时间并不算短。“后来公司转制,氛围更加开放包容,越来越多人得到机会,现在一个优秀干部,也只需2至3年,便可独当一面。”雷自合说,在LED照明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公司越来越重视技术人才,加上行业总体发展趋势良好,所以技术人才日渐吃香,得到的发展空间和平台也越来越广阔。 鉴于自己的职业经历,雷自合对于人才培养,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有些公司习惯把搞技术的放到研发中心,我们是把技术人员直接放到车间里,跟车间人员一起成长,也更贴近公司的发展轨迹。”雷自合表示,公司每年还会组织管理培训班,定制特色课程,让人才的发展更全面。 实干善干 专注“更好的产品” 在中国LED照明灯饰版图上,佛山产区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据“2015中国LED照明灯饰行业100强”统计,全国销售业绩最顶尖的照明企业,有9家出自佛山南海(国星光电排名第14位),占比达9%,这对于任何一个着力于LED照明产业发展的产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雷自合作为佛山产区LED产业化的见证者,是名副其实的“实干家”。在产品研发上,从构思到落地一般要经历论证、实验、试产、量产4个大步骤以及其它几十个细分步骤。在可靠性实验室里,LED产品还要经历冷热冲击等多种恶劣条件的考验,以保证在极端环境下也能正常运作。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多代产品更迭,需要克服重重的技术难题。雷自合和他的团队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只为了一句“可以更好”! 这些年来,他们开发出了数以千计的LED产品,从各类LED器件,到家电模块,到普通的照明灯、路灯,它们所发出的光,或许就有那么一束曾照亮过你的脸庞。 去年下半年,雷自合来到国星半导体任董事长,肩负起公司在LED照明产业上游强势崛起的重任(LED照明产业链简答可划分为上游芯片、中游封装、下游应用),他告诉笔者,芯片是LED照明的核心,简单来说,发光就是靠它。同年11月,他出任南海照明协会的新一任会长。 寄语年轻人要有LED的“寿命” 当今,LED照明越来越普遍化,进入千家万户,不论性能还是价格,都受到众多消费者青睐。“相比于传统照明产品,它可以节能80%-90%,而且寿命一般达到2万-5万小时,发光效率非常高,更重要的是,它的价格现在跟传统照明产品相比,也差不了多少。”见证产业浮沉十数年,雷自合的话有着十分的权威性。 “但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工作或者创业,一定要像LED照明产品那样,有着足够的‘寿命’和效率,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脚踏实地,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力争破局,这样才能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雷自合说,跟他同时期的许多拍档,也一直留在公司,大多都干到高管级别了,这就是一路坚持和执着的结果。 像雷自合这种做一行爱一行的工匠,其实非常值得大家尊重,在如今选择繁多、略显浮躁的社会,他就如一股清流,洗涤着身边的每个人。目前,国星半导体共有450多人,雷自合将带领着他们,闯过未来一关又一关的考验,让LED绽放出更具魅力的色彩。 撰文/摄影 杨世聪 通讯员 林齐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