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南海的打造,离不开实业的支撑;制造业创新核心区的创建,更需要一批掌握世界领先科技的企业引领和高素质人才的带动。芬兰籍华人科学家杨云峰,10几年前带领团队研发出世界领先的精密喷射技术,其技术可直接喷射出尺寸和形状精准的模具或近净形高质量零部件,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的空白,是当今世界冶金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2014年,杨云峰带着世界先进技术落户南海狮山,成立佛山峰合精密喷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为南海制造业创新发展带来新动力。 A经历曾在厂里做临时工后来考上清华博士 杨云峰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母都是老师,一个在常德,一个在湘潭,1966年小学毕业后,由于大环境影响,初中上了一个学期后,杨云峰便来到当时的湘潭钢铁厂做临时工。“那个时候我才14岁,干一天挣6毛钱。”回想起那段经历,杨云峰觉得虽然苦,但却苦中有乐,因为凭借这点收入,他可以管住自己的生活,不需要给家里增添负担,相反还可以适当补贴家庭一点,这让他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3年的临时工下来,杨云峰通过高强度的装卸作业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慢慢熟悉了一线作业的知识。后来,凭借好学勤奋的个性,他被厂里招去做学徒,从最苦最累的装卸作业中解脱出来,学习文化技能,钻研相关技术。“那个阶段让我受益匪浅。”杨云峰回忆道,正是有了一线作业的经验和技术的积累,为他今后的持续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1973年尝试恢复高考,杨云峰如愿考上湖南大学机械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湘潭市机修厂做技术员,每月有着固定收入,而且深受厂领导重视。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环境杨云峰应该满足,可是,他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我这个人不太容易满足,总想多见识一下,尝试点新东西。”杨云峰说道,而这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后来,杨云峰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1977)相继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及1982年清华大学机械系博士生。 在上世纪70-80年代,大学录取名额极为有限,能考上大学已实属难得,而能一口气连续考上硕士、博士,并且考上清华这样的名校更是凤毛麟角,而大的平台也给了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博士毕业后,杨云峰成为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当时全国总共80人,清华只有5人,他是其中之一,同时,他也是全国冶金领域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可以依托基金成立自己的实验室,还有望成为未来的学部委员。可是,还是骨子里那种想不断尝试的基因让他最终放弃这些,踏上了去芬兰进修之路。 B成长钻研国际先进技术成喷射成形领域权威 用杨云峰自己的话来说,去芬兰纯属机缘巧合。博士毕业后,他把想出国交流的想法告诉了一位经常出国访问的领导,后来在维也纳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该位领导将杨云峰推荐给了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位教授,并最终促成了杨云峰来到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交流学习。“在芬兰的20多年,让我收获很大,这里的创新机制全球领先,高科技指数及竞争力也位于全球前列,这让我可以学到很多前沿技术。”杨云峰说道,当时他关注的还是铸造领域,这也是他的老本行,在芬兰期间,他不仅将老本行钻研通透,还将先进技术及时转化,通过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并由此获得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的高度评价。 芬兰的造纸设备全球闻名,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芬兰也将目光瞄准了这一巨大市场,1996年,离别祖国近10年的杨云峰作为芬兰对华投资方代表,负责升级改造当时西安的一家造纸机械厂,他改变传统的大锅饭观念,采用芬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只用了2年时间,就实现产品对日本出口,速度之快令国内外同行感到惊诧,产品质量连一向挑剔的日本客户也感到满意,可也正是他的执着和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对国际市场同类型产品造成了冲击,芬兰投资方不得不把他调回去,以此保护市场。 刚准备放手大干一场的杨云峰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中国,可是2年的时间没有专门从事研究,他的研究已经出现了断层,再从事原来的研究已经有难度,杨云峰经过仔细分析,决定将研究方向放到精密喷射成形领域来。“这项技术最早是一家英国公司研究的,但是对方始终没有取得大的突破。”杨云峰介绍,精密喷射成形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可以运用到众多的领域,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还能成倍提高效率,是最前沿的新技术。杨云峰带着满腔的热情,一头扎进技术研究,这一来就是3年,3年里解决了多少困难我们不得而知,但3年后,他却实实在在拿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做出了全世界第一台精密喷射成形设备并完备其工艺技术,此后数年,他率领团队不断完善技术,将精密喷射成形技术做到极致,并成为执掌世界该技术牛耳的权威科学家,这一年,他刚好50岁。 C回归扎根南海创立公司要进入世界500强 记者了解到,精密喷射成形技术与3D打印技术均属于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擅长于高成形灵便性的精细零部件制造(原材料沉积速度慢、成本高),而精密喷射成形技术沉积速度是3D打印技术的1000倍,且成品的性能、寿命、生产成本均优于传统工艺,更适用于工业化的、高性能的、更广泛合金成分的零部件制造。 2005年,杨云峰作为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驻华首席代表来到上海,负责中芬技术合作以及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在华产业推广工作。其间,精密喷射成形技术受到多家中国企业青睐,当年便与东风汽车开展了产业化合作,并在2013年拿到中国汽车工业科技一等奖,此外,杨云峰还研发出能直喷五吨半高级钢材的设备和技术,并与安泰科技合作完成了产业化,助力国内高端钢材市场建设。2014年,杨云峰自主创业,在众多的区域中选择佛山南海作为事业发展地,并成立了佛山峰合精密喷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我也考察过国内其他地方,还是觉得南海的创业氛围不错,政府也非常支持,因此决定来这里创业。”杨云峰的公司位于狮山大学城力合创制孵化器内,周边湖光山色,绿树成荫,环境非常安静,公司成立后,杨云峰每天工作16个小时,除了休息,其余时间基本上呆在工厂里,记者采访当天已经临近春节,他给工人们放了假,却决定自己借这段时间再做做功课,研究一下技术,谋划一下公司未来的发展,不给自己丝毫的懈怠空间。 在杨云峰的构想中,尽管公司目前占地面积只有2000多平米,员工数十人,但他要的远不止这些。“5年内我们要将精密喷射成形技术推向若干个百亿级的高端应用市场,未来,公司要力争进入世界500强。”杨云峰如此规划公司未来的宏伟蓝图,尽管相比较于现在有点天方夜谭,但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杨云峰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无疑给他带来一片发展的蓝海,与传统产业合作共赢,不仅可以迅速将新技术产业化,也给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心剂。目前,已有众多的企业找上门来,寻求和杨云峰的合作,狮山镇、南海区、佛山市、广东省等各级政府也纷纷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并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并为新技术的应用穿针引线,各级人才部门也不时到访,询问有无困难需要解决,这一切,都更加增强了杨云峰扎根南海的信心。更难得的是,2016年10月,在深圳的“双创周”期间,国家总理李克强还听取了杨云峰对该技术的介绍并给予高度肯定,这让杨云峰想干点事的劲头更足。 “我会努力完成自己的理想,尽全力去做,要对得起支持自己的人,不让自己后悔。”谈起未来,杨云峰既有对目标的坚定执着,也有一份感性闪烁,60年来的风雨历程,丝毫不能泯灭他成就事业的雄心,当其他花甲老人正在坐享天伦之际,他,带着一股豪情和干劲,依然拼搏在奋斗的第一线,诠释着创业没有年龄的现实含义,这就是他的人生际遇,如同他在工厂一样,不甘心,敢尝试,能成功。 撰文/摄影 蒋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