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拔不拔?医生这样说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尤其是由智齿引发的疼痛,足以让很多人终生难忘。牙疼的时候,大家恨不得立刻拔掉它,如果智齿没有疼痛,到底要不要拔呢?
禅城区人民医院口腔医院口综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宇明表示,智慧齿用处不大,但带来的问题多,建议如果有疑问的市民,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根据智慧齿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拔掉智慧齿。
有这些情况智齿一定要拔
智齿是口腔中最晚萌出的一组恒牙,也称第三磨牙,有1~4颗不等。一般17~25岁左右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因此俗称“智齿”。实际上,智齿与智商高低无关,拔智齿并不会使人变笨。
一般情况下,在智齿长出之前,除了智齿以外的牙齿都会发育成熟,此时,就可能会造成智齿要长出的部位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引起疼痛、脸肿等症状。还有部分人群的智齿在萌生时会出现横向生长,这种智齿就是位置不正,很容易诱发炎症。
此外,由于智齿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缝隙,在饮食时如果不注意,就会引起食物残渣进入该部位,引起炎性反应等一系列症状。
虽然智齿的萌出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在发育过程中,部分智齿位置不正或者阻生,智齿被牙龈部分包裹,智齿牙冠与牙龈之间的间隙容易存留食物残渣。当人体免疫力较低时,会引起牙冠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患者大多会表现为牙龈肿痛、颌面部充血水肿、吞咽困难、张口受限等。
刘宇明提醒,不是所有智齿都需要拔,但大多数智齿都应该拔除。值得保留的智齿通常有以下几种:位置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者;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龋坏者;有对牙咬合。
然而,符合以上条件的智齿虽不是万里挑一,但情况也是比较少见。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智齿出现肿痛、蛀牙、难以清洁,经常发炎肿痛就必须要拔掉,否则炎症会危害其他的牙齿,对口腔健康造成危害。
拔智齿没那么疼
大多数人因为怕疼,迟迟不敢去拔智齿。但在拔智齿的过程中,其实感觉不到疼。如果非要有一个疼痛预警,那么在打麻醉的短暂瞬间,你可能会感到一丝疼痛。
刘宇明介绍,拔牙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局部麻醉,二是牙齿拔除。真正可能有痛感的是麻醉阶段。而且随着麻药研发的进展和舒适化牙科治疗的普及,麻醉阶段的疼痛也大大减少了。牙齿经过局部麻醉后,患者局部痛觉消失,拔牙过程中是感觉不到疼痛的。
同时,现在特殊的拔牙器械及涡轮微动力切割的拔牙技术等取代了传统的锤击式拔牙法,也减少了锤击给患者带来的心理恐惧感。
所以,拔智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另外,拔牙后麻药消退,如果感到疼痛,可以视情况服用止痛药物。
拔智齿最佳时期是22岁前
刘宇明说一般来说,18至22岁是拔智齿的最佳时期。年龄越大,拔智齿的创伤会增大。
很多人都是到了“不得不拔”时才拔智齿,甚至有的老人80多岁了才来拔,往往又因身体状况不适合而不能拔,那时因智齿引发的问题就很难彻底根除了,有时甚至会影响老人佩戴假牙,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有的智齿已经连累周边牙齿坏掉,不得不两三颗牙一起拔掉,那时伤害就更大了。原则上一旦发现智齿发育不良,应尽早拔除,否则将来后患无穷。
刘宇明建议,13岁~18岁期间,最好去医院给牙齿做一个
“体检”,看看智齿发育情况,以便及早诊治,那时智齿根部还没有形成,尽早手术创伤小。
【相关链接】
顺利拔掉智齿,需要做哪些准备?
为了减少拔牙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拥有愉快的拔牙体验,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若术后需参加重要会议、讲课,或进行剧烈运动等,建议择期拔牙。
②女性应避开月经期。
③术前应避免空腹、熬夜、疲劳等情况。④完善术前检查,如口腔全景片、C
T来评估手术风险。
⑤如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有药物过敏史或其他特殊情况等,应提前告知医生。
拔牙后注意事项:
①咬紧棉花或纱卷30~60分钟后吐出,以利止血。
②拔牙两小时后方可进软食或清淡饮食
③拔牙后唾液中有少量血液(微红或少量血丝)是正常现象,切勿反复吐,更不宜强力吸吮或漱口,勿用舌头舔创口以防血凝块破坏而出血。
④拔牙当天或次晨不要刷牙、漱口。
⑤如出血较多(鲜血或大血块)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时应马上复诊。
⑥拔牙后缝线者术后5~7天拆线。
(《智齿拔不拔?医生这样说》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晚上总是睡不着?试试这几款汤